论语新解6(4-6始)

2022年5月31日

《论语》

《里仁第四》(六)

论语新解——钱穆

领读人

景彤彤 张子武

原文: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得之不处也:处,安住义。得之二字或连上读,则疑若有以不道得之之嫌。连下读,则偶而得之之意自显。

得知不去也:去,违离义。富贵贫贱,有非求而得之者。若在己无应得此富贵之道,虽富贵,君子将不安处。若在己无应得此贫贱之道,虽贫贱,君子将不求去。君子所处惟仁,所去惟不仁,若求得富贵,去贫贱,斯将为不仁之人矣。

去仁恶乎成名:常人富贵则处,贫贱则去。君子仁则处,不仁则去。君子之名成于此。若离于仁,恶乎成君子之名?

无终食之间违仁:终食之间,谓一顿饭时。违,离去义。无终食之间违仁,是无时无刻违仁。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两是字指仁。造次,匆促急遽 之时。颠沛,颠仆困顿之时。于此之际而不违仁,故知君子无时无刻违仁。

《论语》最重言仁。然仁者之心,得自天赋,自然有之。故人非求仁之难,择仁安仁而不去之为难。慕富贵,厌贫贱。处常境而疏忽,遭变故而摇移。人之不仁,非由于难得之,乃由于轻去之。惟君子能处一切境而不去仁,在一切时而无不安于仁,故谓之君子。此章仍是里仁为美之意。而去仁之说,学者尤当深玩。或说:君子去仁以下二十七字当自为一章,今仍连上节作一章说之。

白话试译

先生说:“富与贵,人人所欲,但若不以当得富贵之道而富贵了,君子将不安处此富贵。贫与贱,人人所恶,但若不以当得贫贱之道而贫贱了,君子将不违去此贫贱。君子若违去了仁,又哪得名为君子呀!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违去仁。匆促急遽 之时仍是仁,颠仆困顿之时同样仍是仁。”

靳婷:这是我读书会里的讨论,请大家有空看看这个讨论:

古人为学是为了考取功名。皇权贵族为学是为了更好的统治国家,不是为了人民一体,百姓不需要学习。就算学习也就修身齐家就够了,这样的观点,大家怎么看[合十]

薛逸然:古代不是一个点,古人也不是一个人

郭洋:@靳婷-济南您好我以前也是那么认为的,但是学习了大学之后明白了,我们学习不一定是为了当官,当然当官能更好的去明明德,亲民。但是我们普通人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去做。可以做不了大事可以做小事,关键是你是不是给社会给你周边带来的是正能量。[抱拳]

例如在我身上发生的小事。我们部门人多,每天喝水多,都需要上班之后去打水,但是人多让谁去打水就会发生争执,排打水表轮流打水也不好,你打多我打少了,你喝水多了,我工作忙等等。然后我就按照明明德的做法,主动去打水。,没有水了就去打,不到打水还帮同事倒上水,这样没过多长时间大家就有点不好意思了,然后我没空的时候就会有人主动去打水,也没有了争执,我感觉我主动打水就是在亲民,多打水就是修身齐家治国。经过我一段时间打水大家都不好意思了,都去主动打水了,也没有争执了,这不就是天下平吗?我们做不了大事可以做小事。我感觉都是在践行大学之道[抱拳][抱拳][抱拳]

有感觉我们中国的复兴,不是某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事而是每一个人的事,我们有十四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做一件善事,那就是十四亿件正能量。这是多么庞大的能量[抱拳][抱拳][抱拳]

靳婷:大家好,关于早上的问题,我把薛老师的语音整理一下发到这里,我个人很受益,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内容比较长。

第一点

首先,所谓古代,我们的历史它不是一个点,古人也不是一个人,但是我们往往谈到古人的时候,有些人会下意识的去把它归结为一个点,归结为了一个人,然后就做了一个整体的概括,其实这是有问题的。

(我父亲曾经说过一个问题,女性看问题多为点式思维,以前我可能会抗拒,后来我发现有时候的确是他说的这样,我观察他和孩子爸聊天,他们两个五号男人聊天像打开两张巨大的网)

说到读书的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有一部分人那就是为了功名利禄,不少的统治者就是为了统治,这很正常,包括现在我们现在读书的目的肯定不都是一样的对吧。

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看到还有一批人,他们去读书,他不是为了考取功名,他们学习圣人之学是为了求道,以致其道。我们承认那些为了考取功名的,也不能去否认为了求道而学习的人。

就像我们身边有为了谋求个人利益的官员,但也不乏为了百姓国家的利益去奉献一生的官员,有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商人,也有为民造福的商人,有为了孩子高分名校的家长,也有我们这样为了追求真理,希望站好自己的位,能为家庭、家族做出点传承的父母。

在历史中,我们能够看到的很多人也不是因为身处高位他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统治,就像蒋艳说的,可以理解为统治,(一个国家当然也需要一个性命双修,德才兼备的统治者,从百姓阶层,我们希望我们的领导人是追求真理大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也可以理解为服务,也可以理解为管理,也可以理解为修行,他借皇帝的这个职位角色成就一生悟道、修道、成道的志向。

家是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只有我们亿万同胞都能众志成城,修好自己的身,齐好自己的家,才有更好的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自身点滴做起。

同样的做法,同样的学习,可以有不同的目的,历朝历代有多少人读书甚至考取功名也是为了去造福一方啊,去为民做主,就是希望让这个我管理的这一块下去内,让大家能够生活的更好。

二点,首先,我们要看这个教育的本质在哪里,它最终的那个追求在哪里。

从孔子开始。传道开始,它的最本质就在于求道、修身、求道是最本质的,但是大家能不能做到,就是另外一回事,后人能不能传承是另外一回事,大部分人可能都做不到,大部分人都想去做,儒家求道的本质就是去统治、管理别人是经过太多历史更迭,王朝更替,文化运动后的产物,从孔子一开始就不是这么一个目的,对吧?

其次,“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士大夫对于大臣事君的态度皆承于孔子,认为“大臣之责与天下共其安危利害也。在士大夫看来,大臣唯有为道求去,才能使君主产生敬畏之心。君主有敬畏之心,才能行君道,以道统治天下,而不徇于己之欲。因此,“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才是爱君的表现。

我们中国为什么会很早就这种暴力革命去把它视为是正当的途径,那也是在这里啊,我们从来都不是说为了去哪一个君王去做的这种教育,那这是我们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地方。

那这一点对于统治者来说,有一部统治者其实是不喜欢的,所以历代皇权,或者至少是大部分吧,他一方面需要儒,因为整个国家层面的读书人大部分都在学儒,但是另一方面,。有的统治者本身格局不够大的时候,儒生的那些风骨就不被喜欢。

所以他用儒生,他用儒家经典,但是他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他希望去实际,实际上希望是为他的统治做服务的,这是一定有的。

更有甚者,历朝历代都有,不断有删书的行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删《诗》《书》轻则发配,重则凌迟,引发方士和儒生私下批评秦始皇,将460多人全部活埋。

北宋虽然扬文抑武,优待读书人,但也有「文字狱」的「乌台诗案」。宋神宗推行「熙宁变法」后,遭到了部分士大夫的反对。当时,苏东坡耳闻目睹「青苗法」在执行中走样,损害了老百姓利益,多次上书反对变法。宋神宗求听不进不同意见,对苏东坡提意见有看法。因此,御史李定等人就以苏东坡诗文中有攻击新法、讥讽皇帝之语而弹劾他,苏东坡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而清朝的文字狱可谓登峰造极。康熙、乾隆二朝素有「盛世」一说,但那不过是粉饰之词,其文字狱之惨烈,历代难望其项背。

去篡改书,去烧书,去删书,然后先往下去传播,这恰恰说明了我们文化本身并不是去臣服。

所以皇权贵族不得不依赖儒家的同时,一方面又去篡改“以便”于统治,是人为的做法,我们不能把矛头指向经典,说经典就是为官之学,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之学,经典是求道之学,是圣人之学,是内圣外王之学。

2022年6月1日

《里仁篇第四》(七)

领读人:缪丹 范家驹

注解:钱穆《论语新解》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各于其党:党,类义。人之有过,各有党类,如君子过于厚,小人过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过厚过爱非恶,皆不好学之过。

观过斯知仁:功者人所贪,过者人所避。故于人之过,尤易见真情。如子路丧姊,期而不除,孔子非之。子路曰:“不幸寡兄弟,不忍除之。”昔人以此为观过知仁之例。或引此章作观过斯知人,亦通。

本章“人之过也”,唐以前本“人”或作“民”,旧解因谓本章为莅民者言。如耕夫不能书,非其过,故观过当郵,即此观过之人有仁心矣。此实曲解,今不从。

又按:《论语》言仁,或指心,或指德。本章观过知仁,谓观于其人之过,可以知其心之有仁,非谓成德之仁。

【白话试译】

先生说:“人的过失,各分党类。只观其人之过失处,便知其人心中仁的分数了。”

2022年6月3日

《论语新解》4-8补遗

领读人:王福明 刘飞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人生之大道。人生必有死,死又不可预知。正因时时可死,故必急求闻道。否则生而为人,不知为人之道,岂不枉了此生?若使朝闻道,夕死即不为枉活。因道亘古今,千万世而常然,一日之道,即千万世之道。故若由道而生,则一日之生,亦犹夫千万世之生矣。本章警策人当汲汲以求道。石经“可矣”作“可也”,也字似不如矣字之警策。

白话试译

先生说:“人若在朝上得闻道,即便タ间死,也得了。”

2022年6月3日

2022年6月3月

《里仁篇第四》(九)

领读人:丁建英,魏雅凡,曾美双

注解:钱穆《论语新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在孔子时,凡由平民社会升入贵族阶层一过渡的身分。来学于孔子之门者多未仕,故孔子屡言士,孑贡子张亦问士,皆讨论此士之身分在当时社会立身处世之道。孔子在中国历史上,为以平民身分在社会传教之第一人。但孔子之轮,在使学者由明道而行道,不在使学者求仕而得仕。若学者由此得仕,亦将藉仕以行道,非为谋个人生活之安富尊荣而求仕。故来学于孔子之门者,孔子必先教其“志于道”,即是以道存心。苟如此,而其人仍以一己之恶衣恶食为耻,孔子曰,“是亦末足与议矣。”盖道关系天下后世之公,衣食则属一人之私,其人不能忘情于一己衣食之美恶,岂能为天下后世作大公之计而努力以赴之?此等人,心不干净,留有许多龌龊渣滓。纵有志,亦是虚志。道不虚行,故未足与议。有志之士,于此章极当深玩,勿以其言浅而忽之。

【白话试泽】

先生说:“一个士,既有志于道了,还觉得自己恶衣恶食为可耻,那便不足与议了。”

曾美双:个人感悟,一个人不管他的身份是平民或者贵族也吧,他行为认知以为道德(仁)不重要,只求物质生活是完全不对的,没有充实精神,内心是完全空虚的,只有我们向内求精神层次才可以超过于物质生活的追求时候,我们的生命才会更有意义和价值。

2022年6月6日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2022年6月7日

《论语》里仁第四

6月7日

(十一)

领读人:景彤彤 张子武

《论语新解》钱穆

原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怀德,怀土:怀,思念义。德,指德行。土,谓乡土。小人因生此乡土,故不忍离去。君子能成此德性,亦不忍违弃。

怀刑,怀惠:刑,刑法。惠,恩惠。君子常念及刑法,故谨于自守。小人常念及恩惠,故勇于求乞

本章言君子小人品格有不同,其常所思念怀虑亦不同。或说:此章君子小人指位言。若在上位之君子能用德治,则其民安土重迁而不去。若在上者用法治,则在下者怀思他邦之恩泽Dr.轻离。此解亦可通。然就文理,似有增字作解之嫌,今从前解。

白话试译

先生说:“君子常怀念于德性,小人常怀念于乡土。君子常怀念到刑法,小人常怀念到恩惠。”

魏雅凡:对于这样章我胡乱说一下个人认知  看钱穆先生释解 似乎觉得 此章 若用德治  那人人皆成君子即使迁于外地也能安于乐土,若用法治那人人皆成小人 只是要得到些恩惠罢了!其实这个观点自己也不能服自己 拿出来以供探讨[抱拳]

王新娟:@怒放生命魏老师[抱拳]“本章言君子小人品格有不同,其常所思念怀虑亦不同。”钱穆先生说“从前解”。我百度了一下,大多也是说本章是在对比君子和小人的胸怀、眼界。我觉得像画像一样[呲牙]

2022年6月8日

《论语》四(十一)

6月8日

领读人:缪丹 范家驹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语音]

放于利而行:放字有两解。一、放纵义。谓放纵自己在谋利上。一、依仿义。谓行事皆依照利害计算。今从后解。

多怨:此怨字亦可有两解。一、人之怨己,旧解都主此。惟《论语》教人,多从自己一面说。若专在利害上计算,我心对外将不免多所怨。孔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若行事能依仁道,则不论利害得失,己心皆可无怨。此怨字,当指己心对外言。放于利而行多怨,正与求仁得仁则无怨,其义对待相发。

《论语》有专指人事之某一面言,而可通之全体者。亦有通指人事全体言,而可用以专指者。旧说亦谓此章乃专对在上位者言。谓在上者专以谋利行事,则多招民众之怨。义亦可通。但孔子当时所说,纵是专指,而义既可通于人事之其他方面者,读者仍当就其可通之全量而求之,以见其涵义之弘大而无碍,此亦读《论语》者所当知。

【白话试译】

先生说:“一切依照着利的目的来行事,自己心上便易多生怨恨。”

魏雅凡:个人观点 当于十章同看 ,义之所从也。多怨 钱穆先生说亦应做己之有怨,又说子曰:求仁得仁 有何怨也?。

无怨也 ,富贵人之所欲,以其道得之亦可安矣!又有何怨。 个人对这一章的体悟 不知道对不对 还请诸位老师同学指正[抱拳][爱心]

个人还觉得论语应先从通篇整体上去分析然后在从单章去看 ,也就是说化零为整 在化整为零这样去学就能贯通起来 这时候就能知道每篇每章夫子要表达的思想了。

如果单从一章去看 是会偏颇的

王福明:个人体悟:利益在身外,会有诸多求之不得,得之再失的变动化。所以如果太多在利益得失上计较,那人的要求有太多的不满足,不满足即生怨恨之心,“身有所愤懥则不得其中”,对修身是有害的!

我觉得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交易的时候的利益纠纷很多,大家注意![微笑]

2022年6月9日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2022年6月10日

论语新解 钱穆 注 里仁篇【4.14】领读人丁建英 曾美双 魏雅凡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位,职位。古人议事有朝会。有官守者,遇朝会则各立其位。己无才德,将何以立于其位?有知己之才德者,将可援之入仕,患无位,则患莫己知。求为可知,即先求所以立于其位之才德。

此章言君子求其在我。不避位,亦不汲汲于求位。若徒以恬澹自高,亦非孔门求仁行道经世之实学。

【白话释义】先生说:“不要愁得不到职位,该愁自己拿什么来立在这位上。不要愁没人知道我该求我,有什么可为人知道的。”

魏雅凡:里仁篇 【4.14】

个人体会 :出仕在位的人如果不具备德才 那是立不住的,学习高尚的德性和和工作能力这才是一个在位的人应该考虑的事,平时工作时要学习圣贤的品德和仁爱之心 事事为他人着想的同时也要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加强工作能力。

2022年6月13日

习之日新社

论语新解4.15

领读人:王彬 靳婷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参乎:参,曾子名。呼其名,欲有所告。吾道一以贯之:贯,串义,亦通义。如以绳穿物。孔子言道虽若所指繁多,实可会通,归于一贯。唯:应辞。直应曰唯,不再问。曾子自谓已明孔子意。门人问曰:门人,孔子之门人。时同侍孔子,闻其言,不明所指,俟孔子出,问于曾子。或说:子出,当是孔子往曾子处,曾子答而孔子出户去。门人,曾子弟子。

        今按:《论语》,孔子弟子皆称门人,非孔子之弟子则异其辞。孔门高第,曾子年最少,孔子存时,曾子未必有弟子。盖曾子与诸弟子同侍于孔子,孔子有事离座暂出。何谓也:也,通邪。疑问辞。忠恕而已矣: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己之心以及人谓之恕。人心有相同,己心所欲所恶,与他人之心之所欲所恶,无大悬殊故尽己心以待人,不以己所恶者施于人。忠恕之道即仁道,其道实一本之于我心,而可贯通之于万人之心,乃至万世以下人之心者。而言忠恕,则较言仁更使人易晓。因仁者至高之德,而忠恕则是学者当下之工夫,人人可以尽力。

      解《论语》,异说尽多。尤著者,则为汉宋之两壁垒。而此章尤见双方之歧见…孔子告曾子以一贯之说,曾子是一性格敦笃人,自以其平日尽心谨慎所经验者体认之,当面一唯,不再发问。

      《中庸》曰:“忠恕违道不远。”孔子亦自言之,曰:“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曾子以忠恕阐释师道之一贯,可谓虽不中不远矣。若由孔子自言之,或当别有说。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者只当认此章乃曾子之阐述其师旨,如此则已。曾子固是孔门一大弟子,但在孔门属后辈。孔子殁时,曾子年仅二十有九,正值孔子三十而立之阶段。孔子又曰:“参也鲁”,是曾子资性较钝,不似后代禅宗所谓顿悟之一派。只看吾日三省吾身章,可见曾子平日为学,极尽心,极谨慎,极笃实。至其临死之际,尚犹战战兢兢,告其门弟子,谓“我知免夫”。此其平日尽心谨慎之态度可见。此章正是其平日尽心谨慎之所心得。宋儒因受禅宗秘密传心故事之影响,以之解释此章,认为曾子一“唯”,正是他当时直得孔子心传。此决非本章之正解。但清儒力反宋儒,解贯字为行事义。一以贯之,曲说成一以行之,其用意只要力避一心字。不知忠恕固属行事,亦确指心地。必欲避土一心字,则全部《论语》多成不可解。

        门户之见,乃学问之大戒。本书只就《论语》原文平心解释,后儒种种歧见,不务多引,偶拈此章为例。

      又按: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此后孟子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此正可以见学脉。然谓一部《论语》,只讲孝弟忠恕,终有未是。此等处,学者其细参之。

白话试译

先生说:“参啊!我平日所讲的道,都可把一个头绪来贯串着。”曾子应道:"唯。”先生出去了,在座同学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呀?”曾子说:“先生之道,只忠恕二字便完了。”

2022年6月14日

2022年6月14日

《里仁第四》(十六)

《论语新解》钱穆

领读 景彤彤 张子武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晓义。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用心不同,故其所晓了亦异。

或说:此章君子小人以位言。董仲舒有言,“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乃此章之确解。今按:董氏之说,亦谓在上位者当喻于仁义,在下位者常喻于财利耳。非谓在下位者必当喻于财利,在上位者必自喻于仁义也。然则在下位而喻于义者非君子乎?在上位而喻于利者非小人乎?本章自有通义,而又何必拘守董氏之言以为解。

又按:宋儒陆象山于白鹿洞讲此章,曰:“人之所喻,由于所习,所习由于所志。”于此章喻字外特拈出习字志字,可谓探本之见。读者当以此章与君子上达小人下达章合参。

白话试译

先生说:“君子所了解的在义,小人所了解的在利。”

2022年6月15日

《里仁第四》(一七)

领读:缪丹 范家驹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平等义。思齐,思与之平,愿己亦有此贤。内自省,内心自反省,惧己亦有此不贤。此章见与人相处,无论其人贤不贤,于己皆有益。若见贤而忌惮之,见不贤而讥轻之,则惟害己德而已。又此章所指,不仅于同时人为然,读书见古人之贤,亦求与之齐。见其不贤,亦以自省。则触发更广,长进更易。

又按:此章当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章合参。

【白话试译】

先生说:“遇见贤人,当思与之齐等,遇见不贤之人,当自反省莫要自己亦和他一般。”

2022年6月16日

《习之日新社》

  《论语新解》

  里仁篇第四

  (一八)

  领读人:王福明  刘飞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几谏:几,微义。谏,规劝义。父母有过,为子女者惟当微言讽劝,所谓下气怡色柔声以谏。又说:几者,初见端倪义。父母子女日常相处,父母有过,当从其端倪初露,便设法谏劝。然就文义言,此当云“以几谏”,不当云“几谏”。今从前解。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所谓几谏,仅微见己志而已,不务竭言。若父母不从,仍当起敬起孝,不违逆。待父母心气悦怿,再相机进谏。旧解,谓见父母之志不从,则只“不从”二字已足,且当云“意不从”,不当云“志不从”。故知见志,指子女自表己志。为子女者仅自表己志,即是不明争是非,亦即几谏之义。若如上述又一解,父母之过,初露端倪,尚未发为行为,故云见父母有不从之志,然连下文“又敬不违,劳而无怨”两语,终不如上解之贴切。今不从。

    不违亦可有两解:一是不违其父母,二是不违其原初几谏之意。既恐唐突以触父母之怒,又务欲置父母于无过之地,此见孝子之深爱。然敬是敬父母,则不违当以不违父母为是。

    劳而不怨:劳,忧义。子女见父母有过,当忧不当怨。或说劳,劳苦义。谏不从,当反复再谏,虽劳而不怨。然此反复再谏,仍当是几谏,则乃操心之劳,仍是优义。

    此章见父子家人相处,情义当兼尽。为子女者,尤不当自处于义,而伤对父母之情。若对父母无情,则先自陷于大不义,故必一本于至情以冀父母之终归于义。如此,操心甚劳,然求至情大义兼尽,则亦惟有如此。苟明乎此,自无可怨矣。                            【白话试译】

先生说:“子女奉事父母。若父母有过当微婉而谏,把自己志意表见了,若父母不听从,还当照常恭敬,不要违逆,且看机会再劝谏,虽如此般操心忧劳,也不对父母生怨恨。”

魏雅凡:诸位老师同学们 请教一下 女子无才便是德 这句话真正的意思讲的是什么?

薛逸然:1、古人有很多,不是都是圣贤,古人讲的话更多,不是每一句都有道理。我们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也不要走到另外一个极端,觉得只要是古代的传统就都是好的,就都是有道理的。

2、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又不是圣贤所讲。没什么好研究的。

3、这句话出自晚明。“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主要是说德的重要性。有才无德危害甚大。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愤慨之语。所以这句话本来就有所偏激,矫枉过正。

4、近代批判传统,有人单独拿了半句出来。作为证据来证明中国古代对妇女的压迫。断章取义的鼓动人心,调动情绪。这种行为更加恶劣。

2022年6月17日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022年6月20日

《习之日新社》

领读人:靳婷 王彬

论语:里仁第四  二十

注解/钱穆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此章重出,已见《学而篇》。当是弟子各记孔子之言,而详略不同,盖《学而篇》一章乃言观人之法,此章言孝子之行;而此章前后皆论事父母之道,故复出。

2022年6月21日

《论语》里仁第四

二十一

领读人:景彤彤 张子武

《论语新解》钱穆

原文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知,犹知也。常记在心之义。喜者,喜其寿。惧者,惧其来日之无多。喜惧一时并集,不分先后。或说:父母之年,子女无时不当知。或父母年尚强,然强健之时不可多得。或喜其寿考,而衰危已将至。此说亦有理。但读书不当一意向深处求,不如上一说,得孝顺子爱日之大常。

此章描写孝子心情,甚当玩味。惟其忧乐之情深,故喜惧之心笃。

以上四章皆言孝。孝心即仁心。不孝何能仁?当知能对别人有同情,有关切,此乃人类心情之最可宝贵者。孔子特就孝道指点人心之仁。人当推广孝心以达于仁,若以自私之心对父母,处家庭,初视若亦无违孝道,然心不仁,亦将不孝。此心是一,即仁便是孝,即孝便是仁,非谓仁孝可有先后之分别。

白话试译

先生说:“父母的年岁,不可不常记在心呀!”叫你一想到,又是欢喜,又是忧惧。”

2022年6月22日

《论语》里仁第四

二十二

领读人:缪丹 范家驹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言之不出,不轻出也。躬,指躬行。逮,及也。躬行不及,徒自轻言,事属可耻。本章诫学者当讷于言而敏于行。举古人,所以警今人也。或以言指著述,然用出字,当指言语为是,今不从。

【白话试译】

先生说:“古人不肯轻易出言,因怕自己行为追不上,那是一件可耻的事呀!”

魏雅凡:  论语 里仁篇 22章 个人感悟

读这一章能感受到古人, 慎言慎行的谦虚慎重,说到做到的君子之风尚,不像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人, 夸夸其谈 有的没的 张嘴就来 自己做不到的事 就敢说能做到, 不以为这样是耻辱的行为。要记住说到的就要做到 不可以失信于人,如果做不到的事就不说 ,或者是用谨慎的言语,切勿说大话,只要有了羞耻心才会感到羞耻啊!

2022年6月23日

《习之日新社》

 《论语新解》

  里仁篇第四

  (二十三)

  领读人:王福明  刘飞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检束义。收敛,不放纵。着实,不浮泛。凡谨言慎行皆是约。处财用为俭约。从事学问事业为守约。鲜,少也。人能以约自守,则所失自少矣。

【白话试译】

先生说:“由检约而差失的很少了。

景彤彤:@靳婷-济南包含的范围太大,做人上就是谨言慎行,做事上就是集中精神,生活上就是俭朴诚挚……任何事都可以用约,但很难做到那种,估计颜回可以,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克也就是约!

2022年6月24日

《里仁篇第四》(二四)

领读人:丁建英,魏雅凡,曾美双

注解:钱穆《论语新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迟钝义。敏,勤捷义。敏讷虽若天资,亦由习。轻言矫之以讷,行缓励之以敏,此亦变化气质,君子成德之方。

【白话试译】

先生说:“一个君子,常想说话迟钝些,而做事敏捷些。”

曾美双:个人感悟,在《里仁篇第四》(二二~二四)讲的真正智者仁者都是谨言慎行,大智若愚的行为。

比如巜天道》这部电视剧里面丁元英就把这三句话演得淋漓尽致,他看事情清晰透彻超乎常人的智慧。

第一,他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事关系愈简单愈好。

第二,他从不轻易给人 承诺 。

第三,他事成于心,从不 轻易表达 ,所以话迟于钝,做事于敏捷。

要修于心,修德言。[合十][合十][合十]

2022年6月27日

《习之日新社》

领读人: 王彬  靳婷

【论语】 4.25

注解:钱穆

(二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邻,亲近义.篦字有两说。一指修德言。人不能独修成德,必求师友夹辅°一指有德言.有德之人纵处衰乱之世,亦不孤立,必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邻,如孔子之有七十二弟子。今采下一说。

白话试译. 先生说:“有德之人,决不会孤立,必然有来亲近他的人。”

王彬:德不孤,必有邻!

德行好的人一定不孤独,因为这样的人一般不会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想的做的更多是利他,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自然会赢得更多的友谊和被关注,

德高望重。

不能独修成德,必求师友夹辅。

就像我们的同修们一起学习,一个人再厉害,也只能有自己的视角看问题,而大家一起讨论学习,会有不同的视角,并且有解答有鼓励有承诺时,会更有力量前行,我们会走得更久更远。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修德效果显著,人是群居动物,一起学习,会有好的模仿与碰撞,觉性、良知自然被的开发。[爱心]

2022年6月28日

【论语】

《里仁第四》(二六)

领读: 景彤彤 张子武

注解:钱穆

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此数字有两读:一读色角反。逼促义,又烦琐义。一读世主反,数说义。事君交友,见有过,劝谏逼促,或过于烦琐,必受辱,或见疏。或求亲昵于君友,以逼促烦琐求之,亦必受辱,或见疏。若依数说义,于君友前数说己劳己长,或数说君友之短及其不是,亦将受辱见疏。今采前一读。

  本章以君见友连言,见五伦中此两伦为相近。古称此两轮以人合。夫妇、父子、兄弟三伦属于家庭,古称以天合。夫妇本以人合。故孔子常言孝弟,专就父子、兄弟两伦纯以天合者,珍重其相互间之亲情,建其道以为人群相处之本。然兄弟亦有时如朋友,《论语》中颇多兄弟朋友连言,则五伦中惟父子一伦,乃纯以天合,故孔门特重言孝。其他四伦,君臣、朋友、夫妇、兄弟,亦可谓都属社会关系。惟父子一伦,则与生俱来,本于自然,又兼有世代之绵延。如是则社会无深度。而世界各大宗教,皆不言孝,不重历史绵延。如是则社会无深度,而人生短暂,失其意义。故各宗教莫不带有出世之心情。尊天抑人,事所宜然。

  本篇二十六章多言仁,其中数章特言孝,最后子游此一章,专言君臣、朋友,亦仁道中之一节,故编者特以附本篇之末。读者试通玩此二十六章,而求其相互间之关系,与其关系之各不同,庶于孔门所言仁道,有更深之了解。

白话试译

子游说:“事君太逼促,太琐屑,便会受辱了。交友太逼促,太琐屑,便会见疏了。”

2022年6月28日

公冶长篇第五

(一)

领读:缪丹、范家驹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缘塑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公冶长:孔子弟子。公冶氐长名。其人在《论语》惟此一见。缥址:缰,黑色大索。继,牵系义。古狱中用黑索系罪人。公冶长曾因事入狱,实非其罪。

以其子妻之:古男女皆称子。孔子以己之女嫁公冶长。

南容:亦孔子弟子,名缙。

不废:废,弃义。国家有道,必见用,不废弃。

免于刑裁:刑,刑罚。戮,诛戮。国家无道,南容谨于言行,亦可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有兄孟皮,早卒,孔子以孟皮之女嫁南容。

本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论语》编者以继前四章之后。孔门之教,重于所以为人,知人物之贤否,行事之得失,即所学之实证。孔子千古大圣,而其择婿条件,极为平易。学圣人亦当在平易近人处。编者以本章为本篇之首,亦有深义,学者其细阐之。

【白话试译】

先生说公冶长,"可嫁他一女儿吧。他虽曾下过牢狱,但不是他的罪过呀。”遂把自己女儿嫁了他。又说南容,"国家有道,他是不会废弃的。国家无道,他也可免于刑裁。”把自己的侄女嫁了他。

2022年6月29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新解6(4-6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