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汉》:七十年前对话中走出来的人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十二怒汉》(12 Angry Men)一部几乎没有出现角色姓名的黑白影片,导演西德尼·吕美特的镜头组合让极富特色的角色在人心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9号陪审员对一位七十多岁证人的特质分析,让我想试试能否用相似的方法来了解这十二位陪审员。

《十二怒汉群像》( 网图侵删)

十二个角色,除了1号陪审员担任评审团主席需组织讨论外,其余人在这个小小的房间内并无特殊职责。即无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取得过怎样的成就,此刻他们需要做的事都一样——对被告做出裁决。

在影片开始的前几分钟,十二位陪审员从法庭进入陪审团休息室。他们有的谈论天气和窗外的风景,有的分享自己的陪审员经验,有的互相寒暄交流,有人简单交换几句对案件的看法……相同的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男孩有罪,因为检察官和律师已花费不少力气来证明这件事。

如果不是8号陪审员一遍又一遍说着“I don't know”,“ supposing“,推动着全员不得不进行讨论,或许这将是一个三分钟内就可以结束的陪审团会议。而法官所说的”这是一份承重的责任“,也会变成一个例行场面话。

除最快开始的“1票(无罪)VS11票(有罪)” 和最后一次达成“无罪”观点的投票外,陪审员们还进行了四次正式的投票。这几次投票之间的一轮又一轮的讨论与交锋中,每位陪审员的特质开始显现。

《十二怒汉》影片截图

偏见双方

在第一轮发言中,大都数人都相信检方和律师通过举证得出的结果,即这个孩子有罪。除了检方和律师提供的证据和证词外,坐在被告席上的孩子本身也让人更愿意相信“他会犯罪”。因为他在贫民区长大,警方还提供了他的过往案底。

这些的标签让人们很难相信这个观点:一个打架斗殴对他来说或许如同家庭便饭的孩子是个“好人”。人们更容易相信他是个“坏人”,而坐在被告席上非常符合他“坏人”的身份,即便他只有18岁。

这样的标签对个人判断的深层影响在10号陪审员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最后一次投票前,几乎每次有人选择“无罪”时,10号陪审员都会大声宣泄他的不满。无论其他陪审员讨论哪位证人的证词或者任何证据,在他们谨慎得出新的猜测时,他都会反复强调“这些细枝末节不重要”,认为被说服的人都和那个被审判的孩子一样。

即便10号陪审员口中的种种缺点并非只存在于贫民区居民的身上(例如:他说被告这类人无法正确使用语言时使用了错误的动词),但他依旧反复强调贫民区居民的“坏”。他的傲慢、愤怒、与具有强烈偏见的发言让众人在最后一次投票前纷纷与之划清界限。

偏见遮蔽了人们探寻真相的动力,甚至也会阻碍思维。

而深受这种偏见影响的还有5号陪审员,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从贫民窟走出来的人。第一轮发言中,5号陪审员选择跳过,镜头中的他有些拘谨又有些无措。小时候的他趴在地上看着街对面的少年打群架,工作后的他坐在陪审席上看着被告席上的少年,他好像一直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一边担心众人知道他来自贫民窟而远离他,一边愤怒于外界对他们深根柢固的偏见。

小心翼翼与忿忿不平在他的心里交织拉扯,让5号陪审员身上展现出犹豫和摇摆。他在10号陪审员重复对贫民区居民的偏见时第一个站起来反对,又很担心人们说他投“无罪”是因为自己出生于贫民区。如果不是偏见环境中那个坚定的质疑声给了他信心,或许他不会在第二轮轮例证中(楼下老人是否能在电车经过时听见楼上的争吵声与人体落地声)听从内心的合理质疑声,改投“无罪”票。

“小”职员

卫生间中6号陪审员对8号陪审员说的话——“我不习惯假设,我只是…一个打工的。我老板负责假设,但是…我会试试的”,透露出其中几位陪审员的心态。

即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检察官已认为被告是凶手,那么只需要根据检察官的假设做出决定即可。于是在影片中可以多位陪审员反复说出类似于“那是检察官、律师的职责”的话,人们并非不知道生命的重量,只是经历了整整六天的权威说服后更加相信权威的判断。从未做出过重大抉择的人很难在这样高强度、高压的说服下得相反结论,尤其是当所有人都在做“证实有罪假设”的时候。

当人提出合理怀疑时且获得微弱支持后,推理方式从“有罪假设”的角度变为这些“假设”的例证是否合理时,且在没有权威的压力与干预下,他们少有的开始认真思考,并维护“疑罪从无”的原则改投“无罪票”。这个具有正义感的群体并非千人一面,影片在塑造角色角色时展现了他们之间独特的个人特质。

6号陪审员在3号陪审员对9号陪审员大呼小叫时,首先站起来对事件进行干预。他没有选择用外显的、极具张力的情绪来解决这件事,而是克制、坚定地用语言和动作要求对方尊重老人。在卫生间对话后,他开始认真思考检方的证据链是否完整,并且根据工作经验对证人证言产生合理质疑。在改投“无罪票”之后,他也在认真聆听每一次讨论与例证。

2号陪审员似乎是所有陪审员中个子最为矮小的、声线最为温和的,似乎并没有什么威慑力。陪审团休息室或许与他所上班的银行一样,他身在其中却很容易被忽视。他知道自己在身形体量上并不占优势,并且有意识地避免与他人冲突,即便是对某些咄咄逼人者心存不满,也会保持礼貌地拒绝对方。

1号陪审员作为陪审团的主席,他似乎很少直接表达个人观点,而是维护陪审团的内部秩序、并与法庭工作人员交流。他可能不擅长组织成年人进行一场严肃的讨论,但努力想办法推动着会议的进度,即便被激怒也能够较快冷静下来。他的内心或许同雨天的那场橄榄球赛一样“快要疯了”,却也深深地明白不是每件事都会按照自己的期待进行。

11号陪审员在第二轮证实讨论中改变立场为“无罪”。与因职位需求而维护秩序的1号陪审员不同,他是在自发的维护秩序。这种有条理的秩序感可能来自于他发自内心对陪审团制度的维护,尤其是他在质问7号陪审员的改票理由时的严厉口吻,除了对证据链的合理性进行思考外,他也在要求陪审员的选择是有理有据的。

“幽默”与否

几乎在每次投票引起的冲突后,12号陪审员都会讲一个小故事来缓解尴尬的氛围。这样的行为似乎说明他非常放松,换句话说,他对讨论本身并不上心、也没有形成个人的判断与怀疑。他的眼镜就像是一个伪装色,戴上才能有安全感地嬉笑,取下则露出软弱的内心。如果没有7号陪审团改投“无罪票”打破六比六的僵局,真的很难判断他是否会改投“无罪票”,他似乎只想随大流。

3号陪审员身上有着一种另类的“幽默”,他有着细心记录案情的一面,又时时表现出张牙舞爪的外表。如果仔细观察,很容易能够发现他在每次有人改票时的发言内容互相矛盾,而他会用更强烈的情绪与肢体语言来掩饰。这让人忽略他的柔软与脆弱,他知晓这并不是一种舒适的与人交往方式,但已习惯如此。这种内心与外表之间的矛盾与慌乱,在他跟4号陪审员确认两人观点一致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暗线与明线

9号陪审员似乎代表着一类理想的老人形象。他选择在利索能力的范围内分担众人对8号陪审员的愤怒,推动所有人认真思考案情的证据链。他似乎时时刻刻都在观察周围的人,无论是法庭上、还是陪审团休息室内,并且用和蔼地语气条例清晰地表达这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以及细节之后的含义。他似乎是导演在电影中埋下的第一条暗线。

而第二条暗线,或许是看上去玩世不恭的7号陪审员。如果说12号陪审团是暗中对案情不上心,那么7号陪审员则是直接把“我压根不关心”放在脸上和行动中。然而当他指出8号陪审员身上有着一种能说服人的“软技巧”时,表现出他在默默观察周围的人。或许他不太擅长在人群面前表达个人推测的结果,但他又确确实实在听、在想,并在出现平局时主动将它打破,推动讨论继续。

8号陪审员毫无疑问是这个小小陪审团中的主角,他似乎是唯一从都到尾都在客观看待检方和律师是否遵从了“程序正义”和“疑罪从无”原则的陪审员。他能敏锐觉察到大家的不满情绪,并在第二次投票时无奈、犹豫地选择旁观,而每次出现新的机会他都会牢牢把握,整合大家说出的新细节进行一轮又一轮逻辑论证与实践。

而与他有着相似缜密逻辑的4号陪审员无疑是整部影片中最难说服的角色,说服4号陪审员的过程更像是在说服拥有上帝视角的观众。在大热天中身着外套而不出汗的他似乎是冷静、理性的代名词,在人群中自成一派。他持有偏见却很少明确表露,能够记住案件细节且忠于自己的推论,4号陪审员似乎能够把情绪从事件中完全抽离,用一个完整旁观者的角度一条一条提出自己的质疑,并等待着其余陪审员的论证。或许是为了让他更像是陪审团的一员,导演让他在8号陪审员的一句句讯问中留下汗水。

如果没有对案件深入了解的4号陪审员来检测陪审团的“无罪”结论是否合理,这部电影很可能会失色不少。


(网图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二怒汉》:七十年前对话中走出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