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名言
他认为水有七善,其中 一善“动善时”,就是把握时机、顺势而为。
年轻时觉得,“顺势而为”哪有“逆天改命”来得荡气回肠,积极向上?
等年纪渐长才醒悟,真正积极的人生,就是一种可持续的“顺势而为”。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在老子的眼里,水是万物中最能适应环境的存在,遇山川就成小溪,遇平地就成江湖,看似随地赋形,实则无坚不催。
人也应该学习水的精神,无论何时都能从缺陷与困境中突围出来。
相传老子的母亲怀胎81载才生下的他,所以他“生而白首”。
后人据此推断老子应该是一个白化病患者,一只眼睛还看不见,再加上一对又大又软的耳朵(“聃者,耳曼无轮也”)。
这种长相不仅算不上英俊,甚至还有些“惊悚” 。
外貌上的缺陷注定了他的孤独。
但他并没有因此空虚、愤懑,而是选择接纳,即使后来声名远播,他也依然享受“隐君子”一般的生活;
不喜社交,也没有广收门徒,更多的时候是独自一人与天地间进行精神往来,这份孤独正是他创作《道德经》的基础。
接纳远比愤懑来得勇敢,顺势而为远比无效抗争来得高明。
大文豪苏东坡曾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意思是我能居庙堂之高,也能处江湖之远,高洁的地方我能呆,泥沙俱下的地方我也能呆,跟任何人都能相处愉快。
苏东坡62岁时被流放到海南,当时的海南可不是现在的旅游胜地,而是蛮荒僻远的“天涯海角”,毒虫栉比、缺衣少药。
面对这样的环境,再想起归乡无望的事实,被贬谪到这的读书人都终日郁郁。
但苏东坡却能一边啃着大芋头,一边要求百姓给他讲当地的鬼故事,吃饱喝足还能面朝大海咏叹一番: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扬花似雪花。
单看这首词的意象,旁人很难想象出苏东坡正处于一个前途未卜的恶劣环境中。
他不是没做最坏的打算,只是依然想过好眼前的生活,所以每贬谪到一处,必留下一些佳作、一段佳话。
像“东坡羮”、“东坡豆腐”、“东坡肉”这些美食,都是他被贬黄州时创下的。
这种“随缘自适”的乐观,就是一种对环境的顺适而为。
不纠结于那些无法改变的,好好把握那些能改变的。
顺势而为,就是一个先接纳、再面对、最后有所作为的过程。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很多人批评老子消极,既没有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积极地推销自己的思想主张;
更没做一个乱世名臣,去匡扶衰微的周王室。
这么说真有些冤枉老子,以上两项工作他可能都干不好。
想想这位大神,能在周守藏室之史的职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相当于半辈子都泡在了图书馆。
他博览群书,融通百家,最后像武学小说中开宗立派的宗师一样捧出了一部《道德经》,影响了后世无数人。
这比硬着头皮去不擅长的领域,强行发挥有意义得多。
一个顺势而为的人,会找到并放大自己的优势,而不是非要跟自己的短板死磕。
曾读到过一篇名为《好猫与烂虎》的文章,讲的是著名漫画家朱德庸的故事。
因为天生对文字迟钝,朱德庸的学习成绩特别不好,无论他如何努力也不见起色。
从小学到中学,作为差等生的他不得不频繁转学,受了不少嘲笑。
每天放学回家,他都会把这一天的经历和一肚子的委屈用漫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他爸爸看到这些画作后欣喜不已,带着朱德庸去了趟动物园,指着园里的老虎说:
老虎看上去比猫厉害吧,但猫有很多本领是老虎没有的。
只可惜,人人都想成为老虎,而其中有很多本来是猫,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一批烂虎。
与其做烂虎,不如做好猫。
朱德庸豁然开朗,开始集中精力学漫画,25岁那年就成为了漫画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2002年根据他的畅销漫画《涩女郎》改编的电视剧《粉红女郎》风靡全国,陈好饰演的“万人迷”至今还是一代人心中的白月光。
人生既然没有完美,何不让自己的某一点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