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读了大原扁理的《做二休五:钱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作者是日本人,目前在台北郊区过着每周工作两天,休息五天的生活。没有完全与社会脱节,也没有必须为工作付出全部精力。
对我有些启发。工作了几年,我觉得上班不能当作我人生的事业,常常陷于不得不做的功能、为KPI的扭曲。大部分的工作都在与他人协调,最后常常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付出都是无用的,不是努力后验证的无用,而是一开始就明确的无用。偶有成就感的小事,四两拨千斤,意外做成了,也觉得自己不值得。目前对自己的认知来看,还是更适合独自有精进的工作,把目前的一些业余爱好发展到专业程度,才可能有所收获,有一步步向前走,也许能走出自己天地的踏实感。
作者在高中毕业后,感觉上班也不对劲,上大学也没什么想学的,迷茫了三年。后来去打工,常常一天工作12小时以上,节假日也要上班。这样努力的工作,没有生活品质,居然还完全没存下钱,当时脾气不好,健康情况也不太好。
而日本是比较固化的环境,他一个编外员工,继续工作到五十、六十岁,也不能成为正式员工,收入也不会增加多少。
作者有提到上班12小时时遇到的一个流浪大叔,感觉对他影响很大。他想给大叔一个便利店的面包,大叔说自己刚吃了烤番薯的人送的,是XX品种,很甜很好吃。他表示那这面包可以当明天早饭,大叔表示在面包店工作的人会给他国产有机小麦做的面包,那种比较好吃。不仅如此,大叔还穿着北面的衣服(玩户外的可能都知道,那是高档户外品牌,非常贵),是别人给他的衣服。
作者想起自己这样拼命工作,还没吃过国产有机小麦做的面包,没穿过那么高档暖和的衣服...
离职很久后,有次和之前的同事吃饭,同事说:“工作12小时一天,那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作者腹诽「待在不正常的地方久了,就会觉得那很正常。明明是很可怕的事,现在却好像一点也不稀奇。现今年轻人对政治的冷感,或饮食习惯的紊乱,一定也是因为他们没有心力去应对了。这是我实际体验忙碌工作后所感受到的。」
作者现在做的是照顾重度身障者的工作,每月收入七八万日元(大约5000人民币)。作者没有特别节省,也没有记账,但花销七万日元左右(包括房租,他住得离地铁远比较便宜)。存款能维持半年的生活(3万人民币的样子)。
日常自己做简单的饭菜,吃素,肉和复杂的菜偶尔外食(不花太多工夫做饭这点和我比较像,不过我因为外卖方便每天都吃很多肉
)。买东西只买需要的,过简单生活。所以房租3万日元之外,日常生活也3-4万日元(2000多点人民币)就够。这即使在台北,也算比较节省的生活吧。
每周不工作的五天,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还是一样早起。日常routine之外,也就想做什么做什么,没有一定之规,读图书馆免费借的书、散步、采附近的野菜、见见朋友。
说到采野菜,真的有趣又有用。他常采来吃的有艾草、薤白(一种野葱)、虎杖、黄花菜,还有日本韩国人爱吃的紫苏、银杏。其实这些菜在中国也蛮常见的,尤其银杏〜
书中介绍了一个很有用的清洁剂——小苏打。作者做家务、洗衣服都用它,非常环保,清洁力也强,关键还非常便宜,比那些贵而对水质有伤害的清洁剂好多了。
作者关于打扫的心态也和我比较像,平时随手清洁,但不会花大力做得很细致。书中这样讲:「如果脏污清除不掉,就抱着“算了,这样就可以了,反正我已经努力清过了”的想法放弃吧。比起扫得干干净净,更重要的是清洁之后的心情爽快。发生了讨厌的事,或是诸事不顺、静不下心的时候,我就会很想扫除。大概是因为一直重复单调的动作吧,很容易变得心无旁骛。此外,专心打扫也容易忘却烦恼,甚至常会心念一转,觉得自己所烦忧的事其实没什么大不了。以前听人家说过扫除是十分重要的神圣仪式,对我而言,打扫可能真的类似祈祷、祈愿这类的行为呢。」
书中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不用翻开日历,我就先察觉了季节的变换,这让我十分心满意足」。
我不上班一段时间后,自己终于能种活植物了,也更多感受到了周围的美。附近的山桃花林、老小区的花草、十几层楼高的大树,都是上班几年都没发现的。甚至之前办公楼下有好些开花的植物,我两年间每个工作日都路过,坐四楼看向窗外应该都能看到,这样也完全没发现。看来当时是挺瞎的。
作者具体的工作选择,日常的无所事事,我并不喜欢,也不适合我。但不把上班放得太重,选择一种更向自己倾斜的人生态度对我很有启发——留出更多不被上班束缚的时间,把兴趣发展为专业,为自己的努力工作,做真正能有进步,能找到使命感的事吧。
相关阅读
一位收入不高的日本小姐姐,靠节俭和贷款,买房收租后开起猫咖不再上班的故事:幸福穷女孩——低收入的她七年买房三套,还开起了猫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