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抛弃“唯心”的世界

在这篇文章开始之前,请暂时接受一个结论:

情绪是低于理性的。

(情绪对应[emotion],而理性则对应[ration])

我们常形容一个商品经济尤其发达的时代为“物欲横流”的时代。消费主义至上,娱乐行业空前繁荣,快餐式地消耗自己所有的能量。任何一种向外的态度都有各自对应的“内耗”。

反对“克制欲望”的封建时代,我们高谈阔论“有限制的自由”。急于逃离象牙塔的生活,奋力发掘属于现代社会被“隐藏”的黑暗和丑恶,看到这些原始的罪恶似乎才能让人清醒一些。

歌颂精神的“画大饼”时代已经过去了,正因为利益被这个时代更赤裸裸地放大,我们也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为现实的人,几近放弃追求所谓的“真善美”和“伟大”。

这大概也是“认识平凡”的结果吧。“感性”逐渐被贬低为软弱无能,而“理性”则再一次被抬高到至高无上的价值。“理性”确实也是人类始终追求的一种价值。没有绝对的暗面光面,所有的歌颂都在于片面的观察。无意义的争辩,无知的话都在冷漠的理性面前丧失所有的意义。

竞技场中最可怕的并非是极度的“内卷”,而是社交的不纯粹。“联系”分明是这个社会构架的基础,但因为疯狂的“竞争”,关联下暗流涌动的是“是非利益”,逼迫每个人对自我进行适当地包裹。

社交当然是美好的,当然是有意义的。社交再一次被soul,探探这样的软件刻画得极致娱乐化之后,它的价值显然更加被忽略了。这让现在的每一个人都在“欲望”与“孤独”的权衡中,徘徊。

现在似乎更流行一种理论,感情有什么重要,这年头谁还相信感情啊,谈起来不过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抛弃感情的决绝更加被所谓的“洒脱”,掩饰为一种对感情的轻视。

史铁生视为生命中的珍宝的“爱情”,反倒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的游戏。轻蔑,嗤笑似乎才应该是提起这个词应当摆出的态度。

当你听见收音机里又一次播放起“爱不爱你”的歌词时,你会不会不由自主地嗤之以鼻“现在的人怎么脑子里全是这些了,多点亲情,友情不成吗?天天爱得死去活来的”。

可是,为什么?因为爱情同时被情欲操控吗?因为两个人之间不应当有无来由的爱与依恋吗?因为害怕对方爱上的并非自己,而是自己的其他物质部分吗?因为对每个人人性中的不善良都小心翼翼吗?还是因为恰巧爱情卡在友情与亲情之间的位置吗?

年少时的情愫被成年人定义为“罪恶”,青年时的恋爱被众人定义为“轻狂”,中年时的恋爱被视为“利益的权衡”,婚姻是热情磨灭的标志。

我们从来没有正视过任何一种情感。包括落寞,压抑,紧张,焦虑这种早已板上钉钉的负面情绪。始终告诉自己,爱是一种无意义的折磨,恐惧是懦弱。于是越发压制住所有情绪的外露与爆发。

并自以为“理智”就是这样将所有情绪冲动都压制,告诉自己这些都是“不应该”。

可真正以理性审视的态度分明是,不预设评判地看待自己的全部。先允许它们的存在,看到它们最原本的面目。没有绝对的懦弱与贪婪,愚蠢与天真。这个时代常谈的“包容”也应当给予自己,即使在外有时也需要我们低头哈腰,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时刻是不可避免的。

但正因这份对情绪的包容才真正能使我长有开心颜。总说,新时代培养了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年少的轻狂自傲是必然的,磨去棱角才是一种无奈。

当“舔狗”“勾引”“钓鱼”这样的辞藻越发频繁地使用在“恋爱局”中,就越发见得爱情是一场无知者的“猫鼠游戏”。失恋者的失落成为“不值得”,分手成为关于“洒脱”的表演。“为情所困”成为痴傻者的不务实事。

可爱从来都不是“得到”,而是接纳。爱从来都不是施舍,而是给予。这个不平等和等级仍然分明的世界,谁的爱是无比珍贵,又有谁的爱是无比下贱的?尤其在这个残忍麻木的竞技场,每一分关怀都从最纯粹的爱与善出发。是在这个践踏情感的泥土里突破而出的珍贵。

如果爱都需要成为金钱价值的附庸,这个世界便从此褪色了。

作者:徜翃星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邮箱联系:[email protected]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抛弃“唯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