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手机游戏让孩子沉迷的心理机制,给家长五个打赢手游的方法

还记得,江苏盐城一名高三男生因为玩手机跟父亲发生争吵,男生一怒之下在凌晨四点跳楼轻生了。

不记得这是最近第几个此类新闻报道,因为家长不允许孩子玩手机,孩子做出跳楼等极端行为的事件。只记得,他们中有几个都是十几岁的花季少男少女。在人们痛惜之余,有不少家长就提出:为什么这么大年龄的孩子依然不懂事?为什么怎么讲道理都不听,不能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而非要玩手机玩游戏呢?盐城男孩的父亲在抱着孩子哭时,也是不解和万分后悔。

也许大家会说,这只不过是极端事件,那我们看看周边的现实是怎样的。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生日宴会,因为大家都带着小孩,就给小孩子们集中到一张桌子。让我震惊的是,晚餐基本结束的时候,那一张桌子上大概十来位小朋友都抱着手机在看,而我家大宝也凑到相熟的小朋友那里看她玩手机。

一帮孩子本来可以活蹦乱跳地一起去玩,现在却基本互不交流,一个个抱着手机在玩。这让我对手机的威力感到了害怕,也让我对手机和游戏陷入了思考。

当我对手机和游戏了解得更多之后,我不得不很残忍地告诉家长们:我们不过是普通的父母,而手机和游戏的背后却是一群专业研究游戏心理和技术的“精英人才”。他们天天做的事情就是:如何让一款手机或游戏更好用,更好玩,让人欲罢不能。

而且,我想说:如果你们搞不懂孩子们是如何被手机和游戏控制而上瘾的,而且不懂得发挥家长和现实生活对孩子的吸引力,那仅仅靠着一片好心和一张嘴想要打赢跟手机游戏的战役,几乎没有胜算!

对,如果我们把手机和游戏当作敌人或者对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而且,当你真正了解了你的对手,还有化敌为友的可能性!今天我们就从专业的角度,为大家剖析手机和游戏是如何让孩子们上瘾的。

手机和游戏是如何让孩子们上瘾的?

01

多巴胺带来愉悦的体验

在众多的研究游戏的理论当中,大多数人赞成的是,当人们在游戏当中完成一项任务,比如清除掉一种图案的点或者击垮了一个猪营时,人的大脑会释放神经递质多巴胺,而多巴胺能够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从而让人产生想要再玩一次的冲动。

多巴胺作为一种调节情绪的激素,具备着调节我们情绪的能力,当多巴胺分泌量低的时候,我们容易感到疲倦消沉,反之则容易感到幸福。

为什么游戏可以让人产生多巴胺?

从心理学中来讲,人们希望掌握一种技能,并不断地提高这项技能的技巧,是一种深层的心理需求。而这项技能可以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比如说打游戏。

那些广受欢迎的游戏非常懂得如何满足人们希望提高技巧的深层需求。玩游戏者需要不断地尝试,在尝试之后有所进步。而游戏目标的设定,就是那种不太容易也不太难,通过稍加努力就能够完成的挑战。这种设计,会让游戏者在挑战中获得成功,可以满足不断提高某项技巧的心理需求,当心理需求被满足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分泌多巴胺,从而获得愉悦的感受。

02

即时的正向反馈机制

任何一个游戏都会涉及到进阶与奖赏,甚至只是登录游戏也会及时受到奖励获得金币。这其中,其实是运用了一个很重要的“即时正向反馈机制”,这恰恰是根据人的心理规律来设计的。

当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因为每一个小的或大的进步都获得了及时的奖励,这会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或者说是价值上的被认可。可以说,只要你愿意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游戏当中轻松地获得认可和价值感。这恰恰是游戏的设计者懂得玩游戏者的心理,通过这种心理机制将孩子牢牢地控制在游戏当中。

03

模拟真实的世界

游戏《Tress!》的创造者亚瑟沃尔莫说:“当人们感觉到软件更接近于真实世界而不是虚拟世界时,他们会更容易与这些软件建立连接。”而人类工程学家查尔斯莫罗(他曾经写过很多游戏)表示:“当一个熟悉的行为被精确地数字化模拟时,就像愤怒的小鸟中向后拉弹工的工作,15秒钟后,玩家就对游戏机制有了基本的心理模型。”

我曾经体验过一次7D电影,机器帮我模拟了如下情境:像一名宇航员从外太空飞向地球,进入中国的故宫、黄河、草原、喜马拉雅山,我既可以上天也可以穿越峡谷,就像一只自由自在的鸟儿。我毫不费力地在15分钟里饱览了祖国大好河山,感觉自己就像拥有了超能力一样。这种感受非常美妙,让你有想再次体验的冲动。

你看,模拟现实世界的游戏不仅非常有趣,而且它还摒弃了真实世界当中的辛苦、痛苦和不舒服的一切内容(如果是真的宇航员,恐怕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身体还要忍受不少的痛苦和压力),它是这么容易上手,这么容易获得成就感,这实际上大大降低了人们因为遇到挫折而放弃的可能性。

对大人尚能造成如此大的影响,我们又怎么能够要求孩子们抵制游戏的诱惑呢?

04

因为“面部”而产生的吸引力

在加拿大安大略滑铁卢大学游戏学院的教授凯伦柯林斯说:“当一个物品拥有面部,我们就会更加难以放弃它和摆脱他,在这点上我们似乎有些奇怪,我们从逻辑上清楚那些东西不是真实的,但却存在一些感情链接。”

且不说很多游戏当中就是一个个人物串联起游戏,即使是动物或者植物,我们只要给它安上一个面部表情,将它做的人格化。玩游戏的人就会自然地对其产生某种“感情”。

查尔斯莫罗说:“我认为如果愤怒的小鸟不做得那么人格化,它就不会获得如此大的成功。拟人化在第二层次为部分用户创造的兴趣点,可能是在潜意识层次。”

当孩子将情感投入到游戏中的某个“形象”,在不断的重复刺激当中,与游戏形象产生越来越多的情感连接,家长想让孩子和游戏分开就会变得像分开一对初恋男生女生一样的难。

正是基于游戏背后的设计机制,孩子很容易对游戏上瘾。毫不夸张地讲,即使你是一个大人,如果你面临和孩子一样的状况,你也很容易投入游戏的怀抱。看看现在有多少家长一直抱着手机,又有多少家长一回到家就是玩游戏,你就知道游戏的威力了。

现实世界的痛苦一让孩子沉迷游戏的推手

从前面的分析当中,我们已经明白:游戏从它在设计之初,就是秉承着让人沉迷,让人欲罢不能的机制来进行的。

那为什么说现实世界的痛苦是把孩子推向虚拟世界的推手呢?

01

忽视或控制孩子的家长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行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游戏成瘾的孩子比例是2.6%,而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几乎都来自忽视型和专制型家庭。

很多孩子在最开始接触手机和游戏,就是因为家长的忽视。大人也许在忙自己的事情,也许只是觉得孩子给自己造成了困扰,一旦发现手机可以让孩子安静下来不打扰自己,于是抱着让孩子看一下无所谓的心态,就将孩子甩绐手机。然后,这种行为变得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

但当有一天当发现手机已给孩子造成了极大危害时,这些家长往往又从忽视型转变成了控制型,想要用高压手段快速解决孩子依赖手机的问题。结果,事与愿违,父母越是高压,孩子越觉得虚拟世界是美好的,越想沉溺在虚拟世界中逃避现实。

02

对孩子过分要求,不愿给予肯定的家长

相对于游戏当中,通过一点努力就可以获得肯定和成就感。现实的世界对很多孩子而言,是充满压力和痛苦的。学习不好被批评,进步不大被批评,马虎了被批评,偏科了被批评……

家长可以找出很多个理由批评孩子,却很难为孩子的一点点进步而鼓励肯定。家长如此吝啬自己的表扬,其背后恰恰是因为对孩子的高期望值。

其实,哪个孩子不渴望得到家长的肯定和表扬,追求对父母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是人生而具有的本能心理需求。孩子中的绝大部分也确实努力过,但是他们的努力却常常换不来家长的肯定,在一次一次受挫之后,他们中的一些开始退缩、逃避,才将自己投入到更让他们愉悦的虚拟世界当中,在那里,他们很容易就获得肯定和价值感。

03

充满压力和冲突的大环境

除了父母和家长带来的压力,我们整个的教育环境乃至说社会给孩子提供的成长环境也是压力重重、冲突不断。

孩子们之间的竞争早在上学之前就已经开始,与孩子相不相干的人都喜欢把孩子拿来比较。男孩儿应该体格健壮,女孩儿应该漂亮可爱,谁家小孩儿已经能背唐诗300首,谁家小孩儿钢琴已经拿了证书……你以为不懂事的小孩其实内心也受着煎熬,焦虑的大环境造就焦虑的小孩

在现实生活中,想要取得一项成功必须通过足够的努力,也不可避免地承受一些压力,这本来并没有错,也算是人间正道。但是,趋利避害,喜欢做轻松的事情也是人的天性啊。现实世界那么难,虚拟世界多轻松,我为什么不能够活在虚拟的世界当中?

如何打赢与手机游戏的孩子争夺战?

通过上面两个部分的分析,我们已经明白了:孩子之所以会沉迷手机游戏,一方面是在现实世界当中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愉悦、成就感和价值感。另一方面,是手机游戏的设计确实符合孩子的需求和心理机制。也就是说,家长自身的战斗能力不强,且局势不利,而对手却非常强大。那在战略、战术上我们就要好好琢磨一下了。

在具体展开方法之前,我必须首先强调一点,如果您的孩子年龄还比较小,一定不要过早地让孩子去接触电子产品。虽然,家长很难隔绝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但要避免给自己尽早的“树敌”。等孩子的各方面发展更加稳固之后再接触会更好,那时,孩子的意志力和控制力会更强,不容易沉迷进去。

1、增加多巴胺的分泌

游戏是通过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而让人产生愉悦和幸福感。那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

运动刺激

有氧运动、跑步、跳绳、骑车之类的运动,经过科学家证明,都是可以有效促进身体多巴胺分泌的。有研究表明,运动还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而意志力是克服成瘾性行为的必要能力。

充足的睡眠

人在睡觉的时候,体内的多巴胺会相对静止,消耗会比日常较低,充足的睡眠之后可以保持白天的多巴胺维持更高的水平,从而让人感到更具幸福感。

调整饮食

经过研究发现:香蕉、牛奶、豆类和肉类是食物当中可以刺激多巴胺分泌的种类。提示我们家长应该注意孩子平时的饮食营养,注意任何食物都不能过量食用。

2、及时正面的鼓励

家长要懂得借鉴游戏即时正向的反馈机制,虽然我们无法做到像游戏一样高频次即时地反馈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但是,每天关注孩子的进步并给予肯定和鼓励是可以做到的。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技术:就是将大的目标拆解成小的阶段性目标,并及时给予正向反馈。

比如,我们想让孩子在数学上提高二十分的成绩。我们可以将其拆解成:每提高5分为一个小阶段,甚至可以3分一个阶段。每达成一个小的目标,家长就及时地鼓励和肯定孩子。每一次小的成功都可以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和价值感,让坚持变得轻松一些。

3、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

音乐、绘画、旅行、阅读……在现实世界当中,其实有很多能够让人愉悦的事物,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兴趣爱好,恰恰是人产生幸福感的重要源泉。当一个孩子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很多有乐趣的点,他的能量和注意力就不会集中的放到虚拟世界当中,自然不容易沉迷手机游戏。

4、树立终身成长的理念,不随意比较孩子

现在很多家长和社会的焦虑,就在于太看重一时的成与败。特别是,家长不要只关心成绩,将学习跟压力直接挂勾。其实成绩的一时好坏并不能够决定孩子的一生。

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个自发自主、源源不断、终其一生的过程。本来,每个孩子从出生就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本身也是一种有乐趣、有价值的体验。恰恰是家长不合适的要求和不断的比较,让孩子将学习跟痛苦挂钩。

一想到在走上社会之前的十几年,家长、老师和社会都在拿一件让他有压力,甚至痛苦的事情在评价他,哪个孩子不想逃避呢!可是,当我们都认为学习是终其一生的事情,我们不再纠结于一时的好坏,那从心态上是不是就轻松了很多?对于这一点,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银河补习班和终身学习的文章,大家可以看一下。

5、变控制为合理规则内的和谐共存

不得不承认,不管我们怎么严防死守,孩子们必然会接触到手机游戏等电子产品。而将手机和游戏一棍子打死也没有这个必要。事实上,在《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行为研究报告》中,能够正确使用网络的中小学生比例有79%。所以说,玩游戏、喜欢玩游戏并不等于沉迷游戏。

在今年的高考当中,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学霸王希来一直都很喜欢玩游戏《皇室战争》,为了专心备战高考,又不会导致账号“凉了”,他就拜托自己的妈妈帮忙打游戏。结果,王希来在高考中考出了675分的好成绩,也变成了一位“大神级玩家”,成为了儿子的队友。

所以,不要一味地妖魔化手机游戏,我们家长是不是能够和手机游戏化敌为友呢?

这里,我们要运用到一个重要的技术就是:制定游戏规则。

规定游戏的时间、游戏的类型只是比较初级的方式,我要教给大家的是:巧妙替换。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我们允许孩子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内玩游戏,比如说15分钟。

然后,设立一个奖励机制。比如,熟练背诵一篇小古文可以奖励多玩五分钟。

最后,严格执行奖励机制。也就是说,如果孩子背了五篇小古文,你就要奖励25分钟。不能以时间太长,为由拒绝奖励。

采用这种方法,其实将游戏跟学习巧妙挂钩,形成“好好学习就能好好玩游戏”这个连接,慢慢的,孩子就会在学习和游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和手机游戏的孩子争夺战!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关注、点赞、转发、收藏都是对我的鼓励,谢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我是“豆妈逗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经的教书匠和班主任,多平台签约作者。一个走过南闯过北,努力探索人生和世界可能性,超有烟火气的俩娃妈。

你可能感兴趣的:(搞懂手机游戏让孩子沉迷的心理机制,给家长五个打赢手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