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凡得到直播——笔记整理

2018年7月6日晚8点,吴伯凡在得到直播,主要讲了以下几个概念。吴老师语速很快啊,但感觉还是和其快速运转的脑子不匹配,思维很跳跃,有太多东西跳出来,可能是有太多固化的神经元连接,犹如立体交叉的高速公路网络。

一、知行合一(这一段错过了直播,以下内容根据专栏整理)

“行”本身是“知”的一个同步的结果。“知”是反复“行”形成的一个固定连接。简单说就是越知越行,越行越知。

“知行合一”是王明阳心学的核心概念,“行”是“知”的一个同步。“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一个念头一旦发动,本身就是“行”。“知”指射箭时看到且达到了目标,强调的是要正中那个目标。知是未发动的行,行是已经实现的知。

书法家为什么能写好字?写好是一种行,知道怎么写好是一种知,这两者不能分开。书法家练字的过程都同步到心智模式中,最后在心中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书写软件”(我理解为比肌肉记忆更高级的东西),然后在写书法的一瞬间,知和行同时发生了,才能不假思索,写出好字。纸上的书法就是书法家心里的书法的一个同步。

“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可以这样类比一下,你已经看了王羲之的《兰亭序》,为什么还是写不好书法?

所谓的认知就是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建立一个高带宽的专线连接。神经元的连接,从偶然连接到固定连接,从低带宽连接到高带宽连接的过程,就是刻意练习的过程。

再来看学习,“学”是建立初步连接的过程,“习”是把偶然连接固化,形成高带宽的专线连接。“学而时习之”里的习原意是小鸟的羽毛,可以理解为快速、高频率的练习,学和习本来就是痛苦的,同时有快感和幸福,只有刻意练习,内化于心,才有可能真的“知”。

二、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通常的解释是“自己的内心有各种规范和条理,然后将外在的材料纳入到我们已知的规范和条理,放到我们内心的格子里,形成一个认知”。

比如一堆杂乱的书或许多资料,需要编目或按自己的规则进行整理,然后放进一个一个格子里或自己建立的认知体系里,才具有很大价值,才能方便且快速的提取和输出。现在大家都通过刷手机、网络来获取信息和知识,看了就看了,过了就忘了,这样就不是有价值的输入。另外,大家都能方便获取的东西是不能形成生态位的。真知就是在生态位形成的,要找到、知道自己的生态位,才有竞争优势。

如果“格物致知”是一种认知方式,那么静观式、非互动的感知就不是真正有效的认知。真正有效的认知是接触,是冲突,是博弈。

后来,有人重新定义了“格物致知”:把“格物”的“格”定义为“格斗”的“格”。格斗就是正面近距离的冲突。通过近距离接触、互动、冲突、博弈,获知对象的真实状况。所以“格物致知”的“格物”就是与物格斗、与物博弈、与物互动。这就好比战争中的火力侦察,用这种侦察方式得到的结果,更接近敌方的真实情况。

三、生态位

特定的生态位决定了特定的认知,真知就是在生态位形成的。准确找到自己的生态位,置于生死攸关的处境,迫使自己不得不改变,然后建立自己的认知、优势,从而形成很有价值的生态位。

生态位并不是你找到一个位置就是一个生态位,是在你所处的位置,找到和获取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就越具备竞争优势。我们要提高认知,不是简单的大量的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去获取五花八门的知识,要看哪些知识与你生存有关,与你建立生态位有重大关系。比如:蝙蝠的生态位是能利用超声波定位;蛇能感受红外线;很多小动物能提前预知灾难的来临。

在这个时代,不应该无针对性的去看大量新闻,会把自己喂傻,每天无目的的刷手机得来的东西也没有相对优势。关键是要找到特定的位置、生存空间,自己的生死攸关之地(生态位)。比如刀锋占的比例很小,但非常重要,也就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四、恐惧与颤栗

恐惧是通过基因遗传下来的一种有用的生存工具,比如遇蛇会害怕,靠近悬崖会紧张等。理智永远是情绪的奴隶,情绪具有一票否定的能力。“手里拿把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只能怪自己工具箱里的工具太少,要是工具多,方法就多,就能多角度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这需要智慧)。

恐惧到极限之后,当不得不面对恐惧时,有可能戳破恐惧,认知会一下子提升认知很多,甚至得到升华。

焦虑是由于自己位置(地位)不稳定而产生的(嫉妒也一样),也是持续无对象的恐惧,身体处于持续无对象的警报当中,这就会干扰正常的生理系统,然后人体出现病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吴伯凡得到直播——笔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