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茶

       提及茶,两句话便跳脱出来。一句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句是“琴棋书画诗酒茶”。前者,茶是生活,是百姓们的日常;后者,茶是文化,是少数人的狂欢。看似矛盾的存在,却蕴含着茶的智慧:下可入尘埃,相伴人人;上可出凡尘,高不可攀。就在这高低上下之中,每个人都可找到适合自己的点,谈与茶的那些事儿。

       我与茶,可从孩童时谈起。故乡有座凤凰山,凤凰山上有片美丽茶园。每到万物初萌的季节,茶园需要采茶工,不分年龄,只要愿意,都可去采。采茶工中,大人居多。手头麻利的,一个茶季下来,会有一笔不小的收入,可供大半年的日常开销。我们小孩子也去,半玩半采,几天下来,也可得几块钱。贪吃的,换瓜子糖豆,满足口腹;懂事的,换纸笔画册,满足精神……总之,没几天,劳动所得,便被我们“挥霍”一空。我们便在快快乐乐中,等待下一个茶季的到来。

       其时,我并不关心茶之去向。直至年底,父亲带回一包茶叶,以备过年待客之用。这便是凤凰山的茶叶,记得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凤凰山毛尖”。父亲迫不及待地要尝尝。他拿来大瓷缸子,抓一把茶叶放入其中,歪头看向母亲。母亲会意,取来暖水瓶,将开水倒入瓷缸。不一会儿,满屋茶香。父亲便慢慢悠悠喝起来。我凑上前,也要尝,刚入口,便又吐了出来。家人见此,都哈哈大笑起来。茶汤于我,是苦涩的。这样的记忆,持续多年。

       将茶与文化关联起来,是进入大学中文系之后的事了。那是最好的年华,心地纯净如春茶。一旦与美丽的文字相遇,心便跟着飞翔起来。“且将新火试新茶”,有苏东坡的超然;“晴窗细乳戏分茶”,是陆放翁的无奈悠闲;“赌书消得泼茶香”,喃喃的是纳兰容若的深情;“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牵连起宝玉、黛玉的情感。茶与不同人相遇,便沾染了不同人的气质。茶与妙玉,更是令人拍案称奇。刘姥姥入大观园,和贾母等人,吃过酒肉,行至栊翠庵。妙玉以旧年蠲的雨水烹了老君眉,盛在成窑五彩小盖钟内,亲自捧与贾母吃,众人的茶器均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更奇的是,妙玉请宝钗、黛玉、宝玉吃体己茶,竟用梅花上的雪来泡。这还罢了,给宝钗、黛玉用的杯子也是新奇非常。就连她日常用的绿玉斗为何物,也是不得而知的。这样满纸茶香的文字,让人流连。古人云“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任何一种生活求到极致,就会与文化交融,成为一个民族独有的文化印记。当然,如此饮茶,不只是生活,更是美与格调的象征,是小小茶圈里专业茶人的狂欢。

       茶之生活与文化相融的首次体验,发生在某年除夕,一家人照例团聚之时。男人们在厨房忙碌,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女人们窝在客厅的沙发上闲聊,时不时看着跑来跑去的孩子。一切和乐融融。小妹新学了茶艺,自荐泡茶给我们喝。我窘迫着说,没有茶器,也没有茶。她似乎早知如此,便像变魔术般拿出工夫茶具,还有一款名为“凤凰单丛”的茶。接着是煮水,温杯洁具,闻干茶香,注水,出汤,分杯品茗。在准茶艺师的指导下,我们忙乱地完成了整个品茶过程。这是一款打破旧有记忆的茶汤:没有苦涩味,充斥口腔的是一种花香。小妹介绍说,这是一款来自广东凤凰山的乌龙茶,茶汤中有玉兰花香。我似懂非懂,却饶有兴致。我意识到这是文化之茶,而非生活之茶。只是当时的我们,就着热闹的新年气氛,品饮下工夫茶汤,可谓一边是生活,一边是文化,却并不疏离。这也算是难得的体验。

       转眼冬去春来,花儿次第开。小妹邀我品茶。她的泡茶技艺更为娴熟,不一会儿,一款色泽浅绿的茶汤,便入了我的口中。这茶依旧没有苦涩味,也不像凤凰单丛的香气,清新中带着豆香,仿佛置身青草丛中。再看汤色,很是喜欢,仿若水畔垂柳的一抹鹅黄。这便是鼎鼎大名的明前西湖龙井,绿茶界的巨星。小妹说,西湖龙井成名很早,受乾隆皇帝的影响,清朝皇宫就有“夏喝龙井,冬饮普洱”的习惯……这是一次静心的品茶经历,在悠悠茶汤中,还品到了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我意识到,一扇茶之窗在我心底悄悄开启。

       不久,我也成了茶校的学员之一。这一坚持,就是多年。几年来,我牺牲周末时间,往返四五个小时,只为三个小时的学习。之所以坚持不辍,是因为我深深懂得:茶,入门易,深入难,出师更难。时至今日,我依然在茶圈外徘徊,还没有登堂入室。某友踏遍各大茶山,深谙茶道。我向她请教习茶捷径。她自嘲是野路子,以胃伤为代价,自学成才。是啊,每到一处,试茶成为生活常态,而茶品又是良莠难辨,怎能护好脆弱的胃?这样习茶之路,不知比我难上多少倍。我所走之路,已算捷径。每次茶课,老师都会准备好标准样,从干茶、茶汤、叶底几个纬度,教我们识茶。人对茶味是有记忆的,记的多了,自然熟悉。久而久之,便建起属于自己的茶味系统。除识茶品汤外,还要学会泡茶。茶类不同,投茶量、水温、注水等亦不同。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茶之香气,泡出适口的茶汤。若仅此而止,习茶不算难事。可真正的茶人,还需将品茗与挂画、插花、焚香、鸣琴等融为一体。这就需要广博的国学常识、较好的传统文化素养、相当敏锐的审美感知力等等。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要达此境界,非一朝一夕之功,非坚持不辍不可行至。今日之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唐代卢仝在《七碗茶歌》曾言“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可谓妙绝。他用文字记下自己独特的体验,一传便是一千余年。可见茶味传递的精神力量。习茶之后,我便有了每日一茶的习惯。晚饭后半小时,我和家人围坐一起,伴着缕缕茶香,畅谈生活的美妙。这是难得的宁静时光。更为难得的是,家人在我的影响下,开始爱上饮茶,还能简单区别茶味了。于我而言,这样的茶味传递,虽不至千年,却能在家人心里烙下印记,也是极为幸福的。我还时常干些“傻事儿”。看到春花烂漫,总忍不住凑上前去,闻一闻花香,像兰花、茉莉、玫瑰、荷花……均不放过;去超市购物,看到肉桂、红枣、金银花、圣女果干、荔枝、水蜜桃……总忍不住采购一些,或生嚼、或泡水。家人曾不解我的奇怪举动。我解释说花香、果香、辛辣滋味,常似茶味。他们似有所悟,不再嘲笑我的“愚”。而这“愚”,恰是习茶人最弥足珍贵之处。将茶味与自然、生活之味建立联系,既能丰富茶味系统,又让人敏锐感知春花秋月之美,体味生活酸甜苦辣的况味。正所谓“一叶一菩提,一茶一世界”,在这样的世界行走,顿觉生活如此美妙。

       家有七岁小侄女,受我影响,已有两年多的茶龄。一到周末,她常央告父母到我家来,理由是喝茶,当然,不乏想看两集动画片的小心思。我们都知道她的小机灵,并不揭穿。因为每次确有茶喝。时间累积,她也随着我们喝了不少的茶,有龙井、竹叶青、蒙顶甘露、六安瓜片、白毫银针、白牡丹、贡(寿)眉、莫干黄芽、霍山黄芽、凤凰单丛、铁观音、武夷岩茶、金萱、正山小种、白琳工夫、滇红工夫、祁红、普洱(生、熟)……这些茶味,她均不排斥。当然,源于年龄小,我们每次只让她尝一小杯。即便这样,足以让她欢呼雀跃了。不过,也有例外的时候。一次,我泡茯砖,她竟多次索要。我告诉她这不是可乐,不可多饮。她竟连连摇头,坚持说这就是饮料,又甜又香,比可乐还好喝。看她那认真的样子,我们都呵呵笑起来。笑过之后,我竟想起小时候向父亲要“凤凰毛尖”时的场景。时过境迁,父亲离世多年,但那茶味,永远不散。或许经年流转之后,小侄女也会长大,也会有属于她的茶味,并传给她的亲朋或后代。这样绵延不息的传递,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中国茶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

       外国友人来中国习茶。茶艺老师让她列举三个代表中国的事或物。她的答案是:功夫、瓷器、茶。或许这个答案不能代表中国的全部,但也恰恰说明我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证据显示,世界上有许多地方的饮茶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英国是个钟爱饮茶的国度。但是英国并不产茶,甚至整个欧洲都不产茶。1560年,我国的茶叶通过威尼斯进入欧洲。1610年,葡萄牙人开始从我国进口茶叶,并成为欧洲饮茶最早的国家之一。直到17世纪60年代,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嫁入英国王室,并带来一箱茶叶作为嫁妆,开启了英国饮茶的纪录。所谓上行下效,饮茶之风很快在英国传播开来。并逐渐发展为独具英式特色的下午茶。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日本的茶从我国唐宋时期走来,逐渐成为仪式化的茶道。这便是茶文化传递的魅力。

       曾经很长一段时期,作为我国文化符号的茶,处于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境地。即便是今日,不识茶的情况仍不少见。朋友出差回来,带回一盒珍贵的“白茶”,约我一起品饮。包装打开,我笑了起来。这确乎名为白茶,只是前面还有“安吉”二字。这安吉白茶产于浙江,属历史名茶,归于绿茶类。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中提到“茶色白,有之仅二三家”,据说就是这安吉白茶。在盛行斗茶的宋代,茶色浅配上建盏深,是一种极美的视觉体验。前些年,铁观音因它独有的观音韵,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可不少人误解它为绿茶,孰不知它是闽南乌龙茶的代表。前段时间,朋友带给我一些有机“红茶”。我迫不及待想要尝尝。煮水,温盖碗,投茶,闻干茶香。我发觉香味不太对,没有红茶的甜香,反而有些似乌龙的花香,又似普洱的陈香。冲泡茶汤,出汤入公道杯,再分茶入品茗杯。看汤色,我已基本确定,再品饮一小口,我就敢笃定了,没错,它是普洱熟。这样的乌龙,我碰到过几次,可谓亦喜亦忧。近几年,随着茶文化的推广,饮茶人也开始精细起来。于是茶人们开始从老祖宗那儿,寻觅茶文化的精神力量,并从福建、广东、台湾,甚至日本,学习并探索适合当下的饮茶方式。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茶不仅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必需,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文化自信。致力于茶文化的专业人士多起来,具有文化特色的茶空间多起来。三五茶友,抽出时间,相聚于环境雅致的饮茶空间,畅谈生活理想,会是一段美妙惬意的时光。喧嚣的都市,快节奏的生活,需要人们偶尔慢下来,带上茶,看日影西斜,看月上梢头,看春天花瓣轻盈入盏,看冬天雪花翩翩起舞……

       这是人们需要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爱茶,写与茶有关的文字,将成为我一生的执念。

       不悔。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与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