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森林》| 是我们毁灭了环境,还是环境毁灭了我们? (5/8)

前言

在现代工业刚开始发展、人类初尝以环境破坏为代价换来大量经济利益甜头的时代,环境保护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1962年,《寂静的春天》面世。作者蕾切尔·卡逊撰写该书之时正值美苏冷战,美国政府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大量使用农药,很多人因食用农药残留过量的食物而生病,作者也因此罹患癌症。在这种情况下,蕾切尔·卡逊扛着自身的痛苦与政府官员的压力,完成了此书。

《寂静的春天》一经出版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围绕书中话题展开热议,并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大会”。会上,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世界范围的环境保护事业正式启动。《寂静的春天》被誉为“世界环保运动的里程碑”。


《寂静的春天》


警示:毁灭环境,也是毁灭人类本身

《寂静的春天》开篇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美丽村庄由于不明原因,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周围蔓延着死亡的气息。蕾切尔继而提出疑问:村庄为何变得如此荒凉破落?答案正是人类的所作所为。

人类不知道他们对环境的破坏导致了灾难的降临。正如本文致辞中写到的那样:”人类已经失去预见和自制能力,人类自身摧毁地球并随之而灭亡。”在之后的几章,蕾切尔以科学的笔触描述了自然在经历人类破坏后如何变化并影响人类。过量杀虫剂的使用破坏了正常的食物链,使土地变得贫瘠的同时也通过水源、食物、空气等等媒介进入人类的身体,导致疾病的产生。

书中所举的大量例子中,最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1943年位于丹佛附近一个化学兵团的落矾山军需工厂的事例:军需工厂将工厂场地借给了一个私人石油公司生产杀虫剂,哪知道场地都没来得及改变工序,附近几里地的农民以及他们的牲畜就发生无法诊断的疾病,附近的树木以及庄稼也出现死亡的情况。


质疑:DDT的危害真的这么大吗?

《寂静的春天》著述的基点便是DDT。DDT最早是作为有机杀虫剂,运用于农业,防止农业病虫害。其大量投入使用是在二战时期。当时占领意大利的盟军出现了疫情,每天都有几十名士兵受到感染。在人员伤亡的危机下,问世不久的DDT只用了三个星期就完全控制住了斑疹伤寒,由此成为力挽狂澜的角色。1965年,美国科学院研究报告称,在使用DDT的20年间,DDT在全世界范围内至少拯救了5亿人的生命。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也宣布启用DDT,用来预防疟疾、黄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而在《寂静的春天》里,这一救危解难的“特效药”则被描述得宛若毒药

早在1962年,一位叫鲍尔德温的科学家就写过一篇《寂静的春天》的书评,批评该书过分渲染化工产品对大自然的负面影响。鲍尔德温在书评中指出“自从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人就开始了对大自然平衡的破坏。"DDT的有害性是很轻微的,人们必须平衡地看待优劣,不能只盯着DDT的缺点。但在《寂静的春天》正热销的当时,鲍尔德温被认为是“利益集团的打手”,他的意见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南非在美国和环保组织的双重压力下停止使用DDT。结果,南非其中一个省的疟疾患者数量便从8000人迅速上升至4.2万人,其中死亡340人。与之相邻的另一个省则经历了疟疾大爆发,上万人丧命。在2003年,南非重新启用DDT,结果同一地区因疟疾而死的人数立减少一半以上。正如鲍尔德温所说的:“世界上不存在完全无害的化学药品,但却存在着无害的使用方法。”

无论是生态文学如《寂静的春天》,还是灾难电影如《后天》,人们对于自然生态的思考从未停止。从崇拜自然、征服大自然到敬畏自然,人们对大自然的态度也随着认知的深入而产生变化。


结语

人类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它来自于自然归属于自然。在无限广大而普遍联系自然界面前,人类应当只有一份尊重敬畏的爱护之心,不断完善相关的生态伦理法律法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至关紧要的。然而,现在的时代往往背离此道工业革命以来,征服自然成为主流意识。当下迈入后工业文明的信息化时代。人类掌握了核裂变,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似乎可以得心应手的改造自然。但“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仙湖逝去,是大自然干枯的泪水;漫天沙尘,是大自然亮出的黄牌。难以想象有一天各地会污水横流,垃圾围城。但现实就是如此,若我们仍肆意破坏自然,那么这些犯下的错终将回到自己身上。俗话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从现在起共同守护身边的美丽也为时不晚,未来仍可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寂静的森林》| 是我们毁灭了环境,还是环境毁灭了我们?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