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需求分析里的三个大坑

在真正的这个用户需求分析里边有三个大坑。

第一个,真需求,还是假需求?

需求是真是假,通过验证是可以验证出来的,但是确实也有难度,举个例子。

分众曾经推过一个计划,比如说,分众的那个屏都是在每一个楼里边,那么在等电梯的时候,对场景里的评论是有价值的。

要在短的时间内的话,可能会看一下屏幕上面的广告。分众看到了互联网的发展,说能不能把这块屏互联网化。

他们认为,如果通过这个互联网的方式,把一块屏网络化,那么一块屏就是一个互动的平台,用户可以去点击,可以去点播视频,可以去搜索内容,可以去干点什么事情,这样会不会更好?

大家来看,从这个道理上来讲,好像这个需求是存在的。用户反正也要看屏,我连个网以后,那块屏就是一个互动电视,你就可以去操作它,去获得更多的内容。

但是我们真正去验证,看分众屏的用户在那个屏前,最多待两分钟三分钟。这么短的时间内,它怎么样能够去把这个屏当成一个互动的平台,当成互联网入口去操作,这肯定是不可能。

很多需求听起来不错,但是当你真正去验证的时候,就会发现是假的。

第二个大坑,我的需求,还是你的需求?

我的需求还是你的需求,这一点也是我们在需求分析里边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吧。

搜索引擎百度,互联网使用率占到了80%,就是说中国6.49亿的网民里面,有20%的用户是从来没有用过百度。也就是说你1.5亿的网民是从来不用百度搜索的。大家注意,为什么有1.5亿的网民?

这个问题我问了好多互联网的朋友,很难一下子得到正确的答案。其实,1.5亿的网民不用搜索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于什么?他们不会打字。

但注意如果把这个问题去问互联网的从业者,很难回答出来,因为我们都太会打字,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我的需求、他的需求。

我们在需求发现里面也谈到了,需求来自哪儿?首先要来自于自己和自己的周边,更关键的是我们要从自己和自己的周边跳出来,用一种完全用户的视角来看待用户需求,这点特别重要。

这就是说从我的需求里面要跳出来,我们要看用户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千万不要用自己的需求来替代他人的需求。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我们现在看到很多互联网失败的产品,这个创始人把自己的需求当成了用户的需求,领导把自己的需求当成了用户的需求,公司把公司战略需求当成了用户需求,这就是非常大的一个坑,我的需求和他的需求。

第三个大坑,存量需求和增量需求。

我们最近看到一个案例蛮有意思的,在研习社的产品沙龙里面,有一个社员提了一个产品,他说我要做一个护发素,产品特别好。那么我问他的需求在哪?

他说,我们发现很大部分用户是没有护发需求,我想做一个护发产品,把这个市场启动起来。大家注意它的产品是特别好,但是它根据需求的这个点是有问题的,是成本很高的一个点。

他做的这个产品,首先应该满足存量用户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发现需求是什么,用户抱怨什么?抱怨的是,用户想护理头发,但是老是去理发店,而且特别贵。

这个怎么办呢?好,他的产品就解决这个问题。在家就能做护理,在家很便宜的就能够做这个。这样来满足现有的存量需求,这个产品才能更快地打动用户。

我们要拿新产品去打存量用户,这个概率特别大。

所以这这点需要大家注意,我们要基于现在的存量需求,来做我们的需求分析,包括我们的产品设计。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户需求分析里的三个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