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学聚会,我这样以为

昨天读到一篇有关同学聚会的文章,有一些想法想在跟大家分享一下。

从年初挺难忘的一次同学聚会说起吧。

一月初的一个周末,我有事回家了。走在路上,我想起小学同桌前些天在微信里说他回家了,我想见见他。于是试着手机联系他,说好见面时间,地点。另外我们邀请了其他几个同学,后来我们见面了,然后又建了一个微信群,通过还有在联系其他同学的同学,把他们拉进来微信群,一会儿群里就有了10多个,离别14年的小学同学。

我把微信群起名为2004年的夏天,2004年的夏天,我们小学毕业了。

那天我们唱了好多2004年的歌,还记得有一首歌词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我们在这里。

是的,我们都有不同境遇,有同学后来初中未毕业就出去闯荡,在电子厂里打工,在工地上学手艺,也有做生意,也有跑业务,我一直读完大学,才出来混。他们都是当年,我的好兄弟。我们那晚,回到了2004年。

平时不喜欢喝酒的我,那天推杯换盏,微微熏熏,没有大醉,有过尽兴。

其实我们的人生都一样,不过是生老病死。

但是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努力程度不一样,面临的种种境况不一样,有可比性吗?

那晚聚会我很高兴的是,大家只是聊了自己的经历,并没有聊自己的处境多么好与不好。

但我知道,在攀比蔚然成风的日下,同学聚会肯定有这股风掀来。

我以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我似乎找到自己的答案。

教育,社会,思想,情义与之息息相关。

教育,包括教师的教诲,父母的言传身教。教师要无私地教育学生,不仅教会学习,更要教会他如何去爱,爱父母,同学,朋友,还有祖国。唯有真爱,才有永远幸福的亲情,才留得住珍贵的友情,才能找到喜欢的朋友,才会理性的爱国。

社会,我们处于祖国日益发展的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却显得有些浮躁,急功近利,一切向钱看,似乎挣钱少是一件天要塌下来,活不下去的事。我们不妨想想,八九十年代时,我们多么贫穷,可我们一样活下来了,而且现在回忆起来,有太多美好时光,那是人心纯洁的时代呀。

思想,一个永远值得探讨的话题。为什么见到比自己富有的人就心慌张,比自己穷的人就心荡漾。正确的思想腐朽了,甚至某些人的善良被狗吃了,然后放狗吃别人的心。

情义,没有情义就是虚情假意。很多同学,不管曾经关系多好,一旦毕业,就像撒手人寰了。断舍离,多年后成路人。为什么明明是同窗好友,为什么我们不能走得更久。就算以前没有手机,就算现在微信使用频频,可依旧是我们走了,就散了。情义不真,何谈多深,不愿继续讲情义,我喜欢你,你却不想与我联系,我终究离你而去。然后,那个叫《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电影把你感动的哭了,你却说好怀念以前呀,这又是何苦呢?

嗯,就写这么多。也是写给自己,提醒自己,好好珍惜眼前的相识的人。

那篇文章的作者王耳朵先生持一种观点:同学之间,无须攀比。但不妨透过别人的经历,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去看优质人生的秘密。

我不反对他的观点,生活品质也可以通过比较来正确地改变,愚蠢的人会去攀比,聪明的人懂得去了解,分析为什么别人比你过得好,然后行动起来,让自己越来越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同学聚会,我这样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