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般开辟内存是直接开辟空间,开辟了空间就不会改变了,为了更节约空间,避免浪费空间,我们可以动态的开辟空间。这样,空间用完了,我们可以扩充空间。
我们已经掌握的内存开辟方式:
int vai=10; / /在栈空间上开辟四个字节。
int arr[10]={0}; / /在栈空间上开辟40个字节的连续空间。
特点:
关于动态内存函数的知识,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动态内存函数详解
void* malloc(size_t size);
malloc函数向内存申请一块连续可用的空间,返回指向这个空间的指针。
malloc函数申请到空间后直接返回这块空间的起始地址,不会初始化空间的内容。
malloc申请的空间,当程序退出时,还给操作系统,当程序不退出,动态申请的内存,不会主动释放,需要用free函数来释放
void* calloc(size_t num , size_t size) ;
calloc函数也可以申请动态内存空间。并且给空间初始化为0。
void* realloc( void* ptr , size_t size);
realloc函数可以申请动态内存空间,使动态内存空间管理更灵活。
void* free (void* ptr ) ;
free函数只能释放动态开辟的内存。
可能运行成功
#include
#include
void test()
{
int* p = (int*)malloc(10 * sizeof(int));
*p = 20;//如果p的值是NULL就会有问题
free(p);
}
int main()
{
test();
return 0;
}
解决方法:需要对空指针进行判定(空指针不能被赋值,就是p为空不能解引用)
#include
#include
void test()
{
int* p = (int*)malloc(10 * sizeof(int));
if (p == NULL)
{
perror("malloc");
return;
}
*p = 20;//如果p的值是NULL就会有问题
free(p);
}
int main()
{
test();
return 0;
}
越界访问系统会崩溃
#include
#include
void test()
{
int i = 0;
int* p = (int*)malloc(10 * sizeof(int));
if (p == NULL)
{
perror("malloc");
return;
}
for (i = 0; i <= 10; i++)
{
*(p + i) = i + 1;//当i=10时,越界访问
}
free(p);
}
int main()
{
test();
return 0;
}
解决:因为要访问的空间存在越界问题,那么我们就让它不越界访问
#include
#include
void test()
{
int i = 0;
int* p = (int*)malloc(10 * sizeof(int));
if (p == NULL)
{
perror("malloc");
return;
}
for (i = 0; i < 10; i++)//改为i < 10
{
*(p + i) = i + 1;
}
free(p);
}
int main()
{
test();
return 0;
}
程序崩溃
#include
#include
void test()
{
int a = 10;
int* p = &a;
//释放非动态开辟内存空间有问题
free(p);//不行,运行程序系统崩溃
}
int main()
{
test();
return 0;
}
解决方法:非动态开辟的内存不要用free函数释放
系统崩溃
#include
#include
void test()
{
int* p = (int*)malloc(10 * sizeof(int));
if (p == NULL)
{
perror("malloc");
return;
}
int i = 0;
for (i = 0; i < 5; i++)
{
*p = i;
p++;
}
//释放
free(p);//p不在指向动态内存的起始位置
p = NULL;
}
int main()
{
test();
return 0;
}
解决问题:动态开辟内存起始位置不能乱使用,释放的时候要从起始位置全部释放(开辟的一块连续的空间)
p++;(这里p不是指向开辟空间的起始位置,释放的是后面的一部分,前面没有释放,程序崩溃了。)
程序崩溃了,不允许这么操作。
#include
#include
void test()
{
int* p = (int*)malloc(10 * sizeof(int));
if (p == NULL)
{
perror("malloc");
return;
}
//使用
//释放
free(p);
//释放
free(p);//重复释放,程序就崩了
}
int main()
{
test();
return 0;
}
解决方法:第一次释放结束,把p置NULL,下一次释放,释放空指针,啥事都不干。
#include
#include
void test()
{
int* p = (int*)malloc(10 * sizeof(int));
if (p == NULL)
{
perror("malloc");
return;
}
//使用
//释放
free(p);
//释放结束,把p置空
p = NULL;
//释放
free(p);
}
int main()
{
test();
return 0;
}
找不到p,没有释放技术内存泄漏
#include
#include
void test()
{
int* p = (int*)malloc(100);
if (p == NULL)
{
perror("malloc");
return;
}
*p = 20;
}
int main()
{
test();
//回来之后,p被销毁
while (1);
return 0;
}
解决方法:只有两种方式可以销毁。
注意:
动态申请的内存空间不会因为出了作用域就自动销毁,也·不会把内存还给操作系统。
题目1:
存在两个问题
#include
#include
void Getmemory(char* p)
{
p = (char*)malloc(100);//没有释放空间,存在内存泄漏的问题
}
void test()
{
char* str = NULL;
Getmemory(str);
strcpy(str, "hello world");//不能对空指针进行解引用操作,程序会崩溃。
printf(str);
}
int main()
{
test();
return 0;
}
题目2:
存在一个问题
#include
#include
char* Getmemory()
{
char p[] = "hello world";//函数结束,内存释放,空间还给操作系统。
}
void test(void)
{
char* str = NULL;
str=Getmemory();//记住了地址,却找不到数据(这是个野指针,它非法访问)
strcpy(str, "hello world");
printf(str);
}
int main()
{
test();
return 0;
}
题目3:
存在一个问题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Getmemory(char** p, int num)
{
*p = (char*)malloc(num);
}
void test(void)
{
char* str = NULL;
Getmemory(&str,100);
strcpy(str, "hello world");
printf(str);
//内存泄漏
//free(str);
//str=NULL;
}
int main()
{
test();
return 0;
}
题目4:
存在一个问题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test(void)
{
char* str =(char*) malloc(100);
strcpy(str, "hello");
free(str);//内存被释放,str成为野指针。
if (str != NULL)//肯定成立
{
strcpy(str, "world");//非法访问
printf(str);
}
printf(str);
}
int main()
{
test();
return 0;
}
初步了解c/c++中内存区域的划分:
1.栈区(stack) :在执行函数时, 函数内局部变量的存储单元都可以在栈上创建,函数执行结束时这些存储单元自动被释放。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但是分配的内存容量有限。栈区主要存放运行函数而分配的局部变量、 函数参数、返回数据、返回地址等。
2.堆区(heap)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若程序员不释放, 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分配方式类似于链表,
3.数据段(静态区) (static): 存放全局变量,静态数据。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4.代码段:存放函数体(类成员函数和全局函数)的二进制代码。
注意:
实际上普通的局部变量是在栈区分配空间的,栈区的特点是在上面创建的变量出了作用域就销毁。但是被static修饰的变量存放在数据段(静态区),数据段的特点是在上面创建的变量,直到程序结束才销毁。
所以static修饰的变量生命周期变长了。
结构体中,最后一个成员是数组或者是指针,他们是有区别的。
c99中,结构体的最后一个成员可以是未知大小的数组,这叫柔性数组的成员。
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st
{
int i;
int arr[];
}ts;
结构体中柔性数组前面必须至少有一个其他成员。
sizeof返回的这种结构的大小不包括柔性数组的内存。(只计算柔性数组前面成员的大小)
包含柔性数组成员的结构用malloc()函数进行内存的动态分配,并且分配的内存应该大于结构的大小,以适应柔性数组的预期大小。
如:
ts* ps = (ts*)malloc(sizeof(ts) + 40);
int main()
{
int i = 0;
ts* p = (ts*)malloc(sizeof(ts) + 100 * sizeof(int));
if (p == NULL)
{
perror("malloc");
return 0 ;
}
p->i = 100;
for (i = 0; i < 100; i++)
{
p->arr[i] = i + 1;
}
free(p);
p = NULL;
return 0;
}
柔性数组成员a,相当于获得了100个整型元素的连续空间
代码1:
int i = 0;
ts* p = (ts*)malloc(sizeof(ts) + 100 * sizeof(int));
if (p == NULL)
{
perror("malloc");
return 0 ;
}
p->i = 100;
for (i = 0; i < 100; i++)
{
p->arr[i] = i + 1;
}
free(p);
p = NULL;
代码2:
typedef struct st
{
int i;
int* p;
}ts;
ts* ps = (ts*)malloc(sizeof(ts));
ps->i = 100;
ps->p = (int*)malloc(ps->i * sizeof(int));
for (i = 0; i < 100; i++)
{
ps->p[i] = i + 1;
}
//释放空间
free(ps->p);//先释放里面
ps->p = NULL;
free(ps);//后释放外面
ps = NULL;
上面代码1和代码2可以完成相同的功能,但是代码1的实现有两种好处。
第一个好处:方便内存释放
如果我们的代码是在一个给别人用的函数中, 你在里面做了二次内存分配并把整个结构体返回给用户。用户调用free可以释放结构体,但是用户并不知道这个结构体内的成员也需要free,所以你不能指望用户来发现这个事。所以,如果我们把结构体的内存以及其成员要的内存一次性分配好了,并返回给用户一个结构体指针,用户做一次free就可以把所有的内存也给释放掉。
第二个好处:这样有利于访问速度
连续的内存有益于提高访问速度,也有益于减少内存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