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有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过招

今天利用搭车时间,看了2019年78期的《班主任之友》,专题与“特别”家长沟通的实用策略给自己留下较深的印象。

这部分内容聚焦于“特别”的家长,分别是居高临下型、甩手掌柜型、束手无策型三种类型的家长,从一些成功的例子中总结出经验和规律,给大家以参考。

对于居高临下型家长,可以有以下方式:正视感受,强化自我;正视差异,平和心态;寻找例外,正向引导;保持空杯心态,提高洞察力,把握好沟通递进层次;迂回分析,引导家长权衡利弊,全面辩证看待问题;恪守底线,传递尊重,用人格学识魅力架起沟通之桥。

对于甩手型家长,要做到:分清原因和可为的边界;指导家长提升管孩子的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指导水平;做好常态关注,不把问题当作沟通的唯一动机;00捕捉教育机会,提升指导能力,拓宽指导思路。

对于束手无策型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探准前因与后果;抓软肋说理促诚服;重塑信心是第一步;系统指导必不可少;精神支撑至关重要;两边诱导要巧妙。

对于这些内容,自己有两方面的思考:首先是同样的例子,为何自己不懂得归纳提炼,像这些老师们一样总结出相应的经验呢?主要原因是自己没有练就一双慧眼,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无法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将其升华总结,这方面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善于总结。

其次,为什么文章中都是这些成功的案例呢?同样的方法运用了,难道就没有失败的案例呢?难道每次遇到家长都能如同文章所写那样顺利解决呢?不行的又该怎么办呢?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千个家长就有一千种面孔,如何运用这些具有规律性的方法去引导,确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曾经自己也遇到像文中这样不怎么爱管的家长,说也说了,态度也很好,表示回家之后要如何如何,可是转眼电话不接短信不回,后续的跟踪都无无法展开,甚至把孩子留下来,发了信息让家长打个电话,同样没消没息的,仿佛不曾有过这样的孩子。所以我觉得文中所讲的方法虽然很好,有理有据,但运用起来仍然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照搬照套,最终会啼笑皆非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应对有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