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每个接你梗的小伙伴

婚后和妻子到三亚度蜜月,与同是新婚不久的发小刘君夫妇结伴而行。一日,晚饭后到沙滩散步,沿途有很多海鲜店,虽已吃过饭,但我们仍拐进一家店,好奇地观察着浴缸里各式各样的热带鱼类。突然妻子指着一只半米多长的小鲨鱼,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这么小的鲨鱼也可以吃啊!”我随口说了句方言:“这不是吃它的命嘛!”

话音刚落,刘君笑得前仰后合,我也止不住大笑,两个人足足笑了十分钟。两位女士一脸错愕,像看怪物似的看着我们,等勉强止住笑声,我向她们解释道:“‘吃什么什么的命’是我们滕州一句非常土的方言,大概的意思是,某种动物或植物尚处在幼龄或者作为食材来说体积非常的小,吃起来不够人道,带着一点点谴责的意味。翻译一下就是‘它那么小,怎么能吃它!’”

虽然解释得很详细,可两位女士仍是一头雾水:“那你们也不用笑得那么夸张啊!”

是啊,为什么笑了这么久?也许是在现代气息如此浓厚的旅游城市中突然冒出一句土得掉渣的方言,这种反差带来的喜感,也许仅仅是因为太久没有遇到能接住这种梗的小伙伴了。

我时常会想,人们常说“越长大越孤单”,会不会就是因为越长大越碰不到能接住你各种梗的小伙伴了呢?

接住另一个人的梗,有时需要共同的人生经历。比如这句方言,只有在滕州土生土长的小伙伴能够理解,刘君的妻子是江苏人,自是不能理解,我的妻子虽是滕州人,但从小在城市生活,接触这种最底层的方言比较少,所以也就get不到笑点。高中毕业后,刘君到上海读大学、工作,我辗转湖南、陕西、辽宁三省,接触到乡音的机会很少很少。即便在滕州,随着社会的发展,最地道的方言也逐渐失传,新生代父母们大多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就连说了大辈子方言的爷爷奶奶也操起了蹩脚的普通话。会说方言的越来越少,能接住方言梗的人便也屈指可数了。

与方言这种生活梗不同,有的梗则需要掌握相同的知识才能接住。比如网上流传的各种版本的《孔乙己》,假如没有读过原文,可能很难理解;再比如,有人对你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动”,如果不是对初中课文《背影》印象很深的话,估计就很难听出来自己被占了便宜;假如有人说:“我一眼望你到底”,没学过高中课文梁实秋先生所作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意思。同样,数学学得不扎实,不记得“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这种经典口诀的,不会get到“鸡变狗不变”这句话的笑点。

与课本上的知识点不同,有的梗所需知识点则囊括了三教九流。某君到日本出差,朋友问:“东京温度如何”,答曰:“热”,假如没看过日本知名电影公司的诸多作品,可能就不会明白两个人在笑什么;假如没有学过司法考试,就不知道谁的女神是“冰冰”,谁和谁是CP,也就不知道去年的司考卷笑点多么集中;假如不了解某种人生经验,也就不会看懂某种“要命梗”,根本不会理解眼镜代表着什么,某种动物和时间流逝又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评论区会充斥着“查水表”、“送温暖”、“圆寂(东风)快递”、“子弹促销”等莫名的语言。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篇高票回答,作者语言很诙谐,为了形容某次尴尬的经历,他用了这样一句话“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南京市长/江大桥”读罢捧腹。要理解其中笑点,既要读过徐志摩的现代诗《再别康桥》,因为这句话脱胎于其中的“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也要听过“南京市长‘江大桥’”这个经典的笑话,这个梗说白了是个更加高级的“组合梗”,缺少哪个知识点都笑不出来。

被人接住的梗越高级,抛梗的人满足感便越强,抛梗接梗的两个人收获的喜也就越强烈。

有的梗不仅需要共同的生活经历和知识水平,甚至还需要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共鸣”。同事曾在办公室形容某女士,说她是一个典型的东北成功女士的形象,刚到东北不久的某君不解,我随口解释道:“就是开普拉多的女王,穿貂戴墨镜挎包那种,”办公室里哄堂大笑,从此“开普拉多的女王”也成了我们常用的梗。没有看过或者听说过《穿普拉达的女王》这部电影,或者不知道“霸道”这款车中文音译是“普拉多”的话,就get不到这个谐音梗,没有在东北长时间生活的经历的话,就不会知道东北人对霸道这款车的热衷以及东北成熟女士对貂皮貂绒和墨镜挎包的喜爱。把这几个梗综合起来,又产生出一种莫名的情绪上的“共鸣”,这就成了更加复杂的梗。

伴随着成长,有着共同人生经历的越来越少,伴随着学习和工作,有着相同知识和专业的也越来越少,能在某情某景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的人更是屈指可数,所以“越长大越孤单”,能接住你梗的人也就越来越少。

——所以,请珍惜每个接你梗的小伙伴。

你可能感兴趣的:(珍惜每个接你梗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