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来闹红火

在我小的时候,初五一过,村里就开始张罗着组建秧歌队,准备正月里的闹红火了。

每天上午10点以后,老远就能听到‘’锵锵乙锵乙“的打钗声和打鼓声从村委会传出来。走进一看,大院里堆满了年轻的小媳妇们、大姑娘们、小伙子们,还有上了岁数、喜欢红火热闹的中老人们。大伙穿着厚厚的棉服和防寒服(那时候还没有羽绒服,听都没听过呢),在秧歌队总指挥的指挥下,扭着笨拙的身子,进行秧歌舞姿和队形的演练。

有时候乡里还要组织各村到中心村进行比赛。这样,各村练习秧歌的热情更高涨了。拿到名次以后,除了村里的奖励外,乡政府也会给发奖金的。没有比赛的情况下,等到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秧歌队进行正式表演。印象中有一天是秧歌队挨家挨户给村民们拜年,有一天的晚上秧歌队到村里放电影的大街上(就是一个四周高,且一面有戏台的小广场,我们叫大街)表演,最后一天除了秧歌队在大街上表演以外,还要放焰火。

正月十四晚上,家家户户门口放一堆柴火,等着秧歌队来拜年。晚上六七点钟,人们都吃过饭了,在家里坐着一边聊天,一边支楞着耳朵听,怎么秧歌队还没有过来呀。过一会儿,远远传来‘’锵锵乙锵乙“的声音,是秧歌队的先头部队,锣鼓队快到了。村民们从家里走到街门口,张望着秧歌队。一看大队伍到了,赶紧点起旺火看表演。只见秧歌队的锣鼓队员们穿着黄色或红色的戏服,使劲的敲锣打鼓打钗,踩高跷的小伙子们穿着有长长甩袖的戏服,其他有套大头娃娃的、有画小丑脸谱的、有画老太太的,当然更多的是年轻美丽的小媳妇们和大姑娘们,跟着锣鼓的节奏扭上一会儿。感觉还没有看够呢,秧歌队就移到下几户人家那儿了。

正月十五晚上,人们早早回家吃晚饭,天一擦黑就跑到村里放电影的大街上,等着秧歌队的表演了。沿着大街一圈早早拉好电灯,照得就跟白天一样亮。到了规定时间点儿,秧歌队准时开始表演,这次时间充分,看得人也非常多,村民们围得里三圈外三圈的,个子不够高的,还站到戏台上看。锣鼓队的人这次脱了戏服,到大街的边上支开鼓,使劲儿的敲。秧歌队这次完全是主角了,踩高跷的跟着点儿的、不跟点儿的,在场里撒欢的又扭又跑,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画着各种脸谱、拿着大烟袋的中老年人们,不停的做着奇怪的表情,逗乐现场的观众们。还有跑旱船的、赶小毛驴的,现场不停的出洋相、尥蹶子,逗得人们一阵阵叫好。至于好看的小媳妇儿和大姑娘们,扭得更卖力了,也让看演出的人们品头论足,谁谁扭得最好看。更逗乐的是在秧歌队的末尾,不知道什么时候,跟了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也画着小丑脸谱,做着好玩的动作,把大伙给逗得前仰后合。

十六晚上,扭完秧歌以后,跟着放焰火。印象中有窜天猴、在地上打转、直往人堆里钻的小蛤蟆、各种特别耀眼的礼花等等。至此,整个年就过完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正月里来闹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