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Note-taking - 工具篇 I

写于 October 21, 2020 @北京

Somehow I give up notion, and here’s why.

从五月到十月短暂的 Notion 生涯结束了(我的 Notion 前身还有 Evernote、Tumblr 等等,最终终于汇总到一起),是在某天发现了 Roam Research 之后,感受到了 Notion 的局限性,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开始疯狂整理,为此烦恼至焦虑了好几天(整理控如我)。在九月底三番比较 Roam Research 的优点后,最终决定转换到 Bear 上(这个结果也是蛮诡异的),完整思考过程下面会再分享。

不过十月中 iPad Pro 到了以后,反而激发我的好奇心,开始下载各式各样的笔记 App,看看哪些好用哪些不适用,整体来说也发现了“记录”这件事的好几种场景,美其名都是要增加我们的生产力与效率,但我相信适合自己使用目的的工具才能带你上天堂,最难的还是找到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原来适合什么吧!跌跌撞撞下载用了好多 App,每个 App 都有很多自己巧思之处(或对场景的想法),简单记录下。

从使用场景切分各种笔记软体

  1. 待办式
    这类 Note App 着重于“条列式项目”,能够与个人行事历结合,作为个人或团队的行程助手,比如 Todoist(还支持多人协作、日历整合)、Agenda 都是这类型的工具,Agenda 我认为会是很不错的个人工作管理助手。然而这类的缺点就是,作为任务导向的工具,很难管理自己头脑中的的想法与知识。另外也有看板式,如 Trello,这些工具都会与其他外部软体有强联系(比如 Google Drive)。
  2. 日记式
    这类型关注“当日”,前阵子下载到一个格志,每天还会随机跳问题要自己回答,部分日记还会做 Weekly、Monthly、Quarterly、Yearly 等版本,并且还有可以插入图片或只能给情侣之间使用的版本,简直就是把小时候的日记/日志真的搬到线上,选择心情、天气等。这部分很重要的关键是“回顾”的场景。
  3. 笔记式
    比如有真正作为笔记本身的 Evernote(我的笔记本启蒙)、Apple Notes(现在零碎的都记在这里)、Minimal(可以设定多久没关注此篇笔记就删掉,官方是说帮助你专注当下,其实我觉得挺可怕的)、Draft(强大的分享功能)、Noto、Simple Notes、Bear、Roam Research 等等,不胜枚举(每个我都试用了一下)。
    笔记式其实不外乎最一般的笔记本功能,多数大同小异,从简易到复杂的编辑器、绚烂的功能(比如做 Table of contents、Evernote 简中版的逻辑树、Outliner App),基本其实可以 Cover 到从上到下所有的使用场景,基础功能也都差不多(分享、储存这些能差到哪儿呢)。需要笔记的东西很多,其中一个场景是以“收藏”为主要目的的,比如 Evernote、Bear 都有做 Capture 的功能或浏览器插件,有好的东西就可以直接送到笔记内(我个人是习惯不存截图、用 Pocket 存网页,过一阵子有用的会汇整到我的主题笔记里)。
    对于苹果产品的使用者当然 Apple Notes 方便些,我认为这些真正的差异在如何组织,详见以下从内容组织结构区分部分。
  4. 手绘式
    如果非常需要手写,这类型也有做简单的上下结构(笔记本),像是很红的 Goodnotes、Paper 等等,都是很好用的工具。我发现真正的区别在于对于 Apple Pencil 与手指的适应(我没有买 Apple Pencil 所以暂时无法评论这部分了),每个 App 真的有差,手指画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比如 Bear 内的画图功能就实在是不推荐)。我目前如果需要画图,用的是 Concept 与 Memopad 2(这款我从 iPhone 6s 就开始用了,真是用了好久啊,也没有说特别好用,就是免费版简单易用堪用,最近也想换一个)。其实到目前还是没有非常懂这些绘图工具与专业绘图工具的差异化,因为我还是倾向用专业工具来完成一切制图(不论难易)。
  5. 研究学习式
    市面上大部分的工具专注在 annotation 这个功能,PDF 注记或在旁边可以记下自己的笔记、虚拟便利贴、简易画流程图等等,实际用了一些,有部分确实跟在做论文很像。其实 Roam Research 标榜的是研究与学习,因为其类 Wiki 的知识关联方式与做研究的时候非常接近。我已经没有要研究学习了,或许真的要做研究的时候又会回到 Roam Research 或是 Notion 了(一是毕竟 Roam 名字第二个字叫做 Research 嘛!二是我觉得 Notion Embed Link 的视觉很直觉,马上知道连结的内容是什么,资料库形式很有用)。
  6. 写作式
    这类型大部分非常着重于“写作的体验”,比如专注程度、写作的目标(比如多少字、多少时间),甚至有做写作社群的,这类型更多是帮助你不断地写,对于专业作者或有大量写作需求的朋友会特别友善。我认为 Typora、Werdsmith 就是这类型写作软体,写作的介面很精美,有利于帮助自己专注在当下写作的事情上。Typora 的打字机模式是好友不断好评的,Werdsmith 则是 UI 很美,写起来体验很好,真的像在写一本书。
  7. 工作空间式
    比如 Notion、Evernote 可能也可以姑且算是(但我觉得他还是更关注个人书写)。这些都支援多人共同编辑,我认为更像一个“工作台”而不是简单的笔记软体,变成任务导向,管理项目进度等,Walling 也是偏向这类型的灵感协作工具。我觉得 Roam Research 也很有机会往这方向发展(毕竟人家也开始发展一些 Kanban 功能)。

从基础功能区分,不外乎以下

  1. 储存与备份
    本地存、支持线上同步、存 iCloud、存在 App 自己的伺服器等(本地存我觉得如 Typora 其实是我很惊讶的,第一次接触到时很恐慌),线上的固然真的是每次跑都要等好一阵子,虽然东西不会丢,基本用网页也可以直接打开,但是遇到网路不稳、要翻墙的时候我就会抓狂(Notion 是其一,最近另一个抓狂的是 Miro)。这部分还包含如何 Back-up 笔记,能不能恢复历史版本等等(基本都是高级需求了)。
  2. 跨平台与同步
    是否支持多个设备协作、跨平台(如 iPhone、iPad、Mac 之于 Android 等)。一直以来用 Apple Notes 的我以为这是一个普通普及功能,结果才发现大部分都不支持啊!就连 Bear 要跨设备同步都要购买 Pro 才可以。
  3. 分享与共编
    是否能支援分享到其他的 App(比如有人说 Draft 就是非常好的分享工具),能否 Share as a website(这个功能我竟然是很喜欢,之前不愿意抛弃 Notion 也是有这一部分原因),To-do list 是否可以直接在 Calendar 上创建一个提醒、或是自己跳提醒等等。另外,我觉得这部分也可以把多人编辑这个功能写进来,是个人使用还是可以多人使用?同时编辑还是事后同步?是否有设置权限的功能?
  4. 输入与输出
    比如是否支援 Markdown、PDF、html 格式输出、输入的时候是否支援 Evernote 等(哈哈哈到底是有多少人从 Evernote 移民出来),不少软体在输出某些格式时(尤其是上面提到的那三种格式)是要付费的,如果编辑都适用 Markdown 未来在移动笔记时势必是方便很多。
  5. 编辑器
    主要就是编辑器是否能适应自己的需求,比如 Markdown 编辑时可以不用被打扰(直接输入一些指令就会呈现需要的 Format),还有编辑器的强大程度,是不是太简易(像是 Minimal 与 Simple Note 对我来说就太过简单,虽然我很喜欢但不堪用);专门制作提纲的幕布、Dynalist;图片、影片、录音、绘图这些,大家也是不断精进,渐渐成为一些基本功能了;Ulysses 则是用过少有真的强大的(输出也很强大,也很贵)。在此顺便许愿 Bear 做表格功能。
  6. 语言与字体
    原以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事实上编辑能支持到多少语言还是挺重要的,字体也会成为一个影响的要素,比如中文的斜体就一直做不出来。八月底用的时候,Roam Research 的 Hashtag 功能也尚不支持中文,只能用 [[]] 新增一个页面。
  7. 价格(非基础功能,但先列在这里了)
    最后当然少不了价格。笔记软体其实真的是一个有点需要代价的东西捏!举凡不错的,基本上都是收费的,免费的都只有很阳春的功能,只能算是试用版而已。最终我选择 Bear 有一大部分也是价格亲民。Roam Research 太贵了呜~不然真的很想用下去。

从内容组织结构区分

于是我们可以知道,大部分基础功能都大同小异,“笔记式”软体也可以覆盖到我们大部分的需求场景。个人认为最终影响我决策(从 Notion > Roam Research > Bear)的原因是,他们对于“内容(笔记)最基础的组织结构”假设,是完全不同的。以下我分成了三种关系的架构:

  1. 逻辑树式分类架构
    从电脑的使用开始,我们便习惯层叠式的使用——进入一个硬碟,然后一个文件夹,然后下一个,直到分类合适、能找到真正需要的文件为止。用这样的方式来分类我们的文件。这样固然有好处,组织结构非常清晰,也很符合金字塔原理的 MECE 原则(开玩笑的)。一直以来我也很习惯这样的架构方式,但也常遇到一个问题,我过一阵子就需要根据我的新认知来重新调整与分类我的文件们——总会想到更合适的词汇来进行分组。
    大部分的笔记软体也是遵循了这个形式在为我们的笔记做分类。比如,这些是日记、这些是工作、工作又分成 A、B、C 三个项目。
  2. 时间式架构
    还有一种是按照时间维度去区分所有的笔记,比较常见的就是日记类笔记,还有像 Walling 这样以时间(Daily Desk)为大维度,用 hashtag 作为 Node 帮助自己关联所有的笔记(神奇的是他还有视觉化功能!),是一款很有趣的随记、收集碎片想法的 App,只可惜没有办法写长文(会很痛苦),更适用于协作。
  3. 关联式架构
    第一次接触到 Roam Research 最让我惊艳的就是它对思考组成的根本假设,与其他的阶级逻辑树制完全不一样。依照人类的思考与记忆模式,实际上是“关联式”的(这有点像我们在评估组织稳定性的时候,常常不用阶层的组织架构来看,而是改用 ONA Organization Networking Analysis 的方法,网路上大多数人直接用 Wiki 来概括这个概念)。因此,没有了传统笔记本的概念,跟维基百科一样,全部都用一个“标签页面 #tag ”来代表一个概念,每个概念都会自动写入所有提及过该概念的纪录(Backlink),可以直接看到自己所有的思考与学习历程。网路上大部分把这个称作双向连结,也就是不再是单向的层次架构了。
    天知道这完全解决了我之前学习上的问题!在日常思考中,我也常常想到关联的事情,但按照原本的组织架构形状,他只能被分到一个文件夹里,即使有 hashtag,无法标注“内容本身”也是很痛苦的事情——你只能针对“整个笔记”做标注,没办法针对每个文字内容做标记;另外什么要标、怎么标、最后会不会产生两个 tags 其实指向同一件事情这样的问题,都非常困扰(当然如果用了 Roam Research,还是要好好管理这些 Tags 的)。
    第二个则是,一个笔记往往是覆盖很多面向,而用一个分类是无法做出来的。他可能既是学习心得,也是对于某个领域的某个补充阅读,更可以是某天的突发感想。强迫症如我就很难让一个笔记待在一个笔记本里。使用这样的组织方式实在是解决了我这方面的困扰,彻底从分类中解放,从今以后我只有几个索引页面需要定期维护。
    网路上其实很多使用 search 或是 hashtag 解决这类问题的教学,我想这也是其中一个解决方法。
    组织结构的两种方式(左:逻辑树式,可参考 Evernote;右:关联式,可参考 Roam Research)

So... Tags… Seriously?

Notion > Roam Research > Bear

于是使用 Roam Research 一两天后(惊为天人),我决定开始找 Roam Research 的替代品(毕竟他太贵了),最后发现了原本被我遗弃(在选用 Notion 前)的 Bear 作为一个便宜又好用的方案。综合比较下,这里来说一下我的需求:

  1. 暂时无需共编或协作(熊胜)
    • 毕竟现在没有项目、也没有工作,实际上只需要自己能把自己搞清楚就好,大多数时间是书写与纪录,Task-oriented 或太多功能反而让一切很疲惫(比如说每天有没有 Meditation,不过这也跟自己的 OKR 演进有点关系)。所以暂时不需要太复杂协作功能——这时候就不需要 Notion 了,只需要一个能良好记录我每天想什么、学到什么的工具就可以。Roam Research 其实也有共同协作的功能。Bear 则主打 Personal Space,只有分享的功能。

下图是我在比较的时候考虑的主要因素,与主要进行比较的软体,这些软体在我脑中的位置大概是长这个样子(当然随着新功能开发或产品定位的转移,可能这个 Matrix 也会不断调整)。能拿来做比较的功能很多,不过这篇不是竞品分析哈哈,先以我认为对我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取向“使用目的:到底要记录的是什么内容”与“使用方法:需不需要协作”来进行定位,看完这个图可以接着往下读:

任务-内容导向 vs. 共同编辑的笔记产品定位
  1. 纪录自己的 OKR、思考与学习(Roam Research 胜)
    • Notion 其实也可以用作 Hashtag 的功能,甚至可以给每个 hashtag 也做一个个别页面,起到汇整的作用,但整体架构它仍是用 Database 的概念去设计的,在做这些 tagging 的时候会变得特别麻烦(尤其网路不好的时候就 GG);另外表格的形式虽好(我自己也很喜欢,btw 我是 excel 推崇者),却丧失了很多“文字”本身的特质,让文字变成一个一个 data。其实我是很推崇的 Database 的,尤其是任务管理时更好,只是越感受到“写作”对我自己思考与学习的重要性,越无法用一个表格来管理了。虽然表格对于管理 OKR 来说是最好的,但实操上,OKR 落到“日”的时候,Notion 的 table as a page 也变得有点冗赘(不要误会,我还是很爱 Notion 的)。 我想我最存疑的点目前是,当没有要项目管理的时候,似乎也没有必要用到这么高度复杂的工具。
    • Roam Research 也把它知识体系内的功能做到十分友善,比如加入一个 Content block,你可以编辑这个区块,同时所有引用这个区块的文字也会实时修改。我认为它非常适合学习与认知方面,Markdown 的扩展功能都颇实用,最喜欢的是,它把所有概念视觉化的功能,可以直接的看到。
    • Bear 虽然没有强大的知识体系,但是它的 Hashtag 功能可以很好的覆盖前两种内容组织方式,可以有分类,也可以用纯 Hashtag,在每个需要的地方标注起来。另外,虽然没有 Roam 的视觉化体系,看不出来想法是怎么关联的,它的 Hashtag 却是可以按照数量多少来排序的。
  2. 目前生活步调缓慢,不太需要一个有提醒功能的 to-do list
    • 这三个其实都有 To-do 功能,Notion 也还有 Reminder 功能,这方面需求都差不多。
  3. 想要书写舒适、介面优质
    • Notion 整体十分偏向 Database,虽然页面简洁,但实际上可以知道不是为了写作而生,更多是像前面提到的“工作台”(诸如 Trello ...etc),如何在组织架构中以更清晰、有效率的方式找到需要的文件、了解每个任务的进度等等,书写起来也有种一直在写工作文档的感觉。
    • Roam Research 作为新兴软体,其实介面是有点阳春,以新软体来说,我认为他的假设与验证过程都十分清楚与有效,这时候确实没必要在介面上下太多功夫。另外就是当前只有网页版,对繁体中文支持度也有限。
    • Bear 的介面舒适与正正好的功能就不用强调了,真的是怎么可以这么美、写起来这么舒适?所有看到的行距、段距、字体、主题都可以选择。
  4. 不想烧太多钱
    • Notion 以我自己的使用习惯来说,用免费版其实就够了。
    • Roam Research 一个月则是 15 美金(豪贵啊)。
    • Bear 势必要付费才能让我同时在手机与电脑上使用,一年 470 元台币(人民币我记得更便宜~)的订阅费用。
  5. 其他
    • 在发现其实 Notion 也可以用 Hashtag 的方法后其实很纠结,毕竟我不太想放弃 Notion 的 Share as a website 功能(虽然根本没拿这功能来干嘛啊)以及众多笔记们、迁移的成本等。第二,他的 Database - View 方式我也是难以割舍,如果以后有团队有项目,还是会用的吧(我觉得 Task-wise, Agenda 也很不错)。
    • Roam Research 对平台书写的不友善以及网友 report 的不稳定性让人有点怯步。
    • Bear 其实有很强大的输入输出功能(Pro 的话),编辑器也堪用,然后看到有些想要的功能(比如添加表格、Table of contents)这些团队也都在开发计划中。虽然跟实际的知识图谱还是不太一样(毕竟每个 Hashtag 无法自成一格,也没有视觉化的享受),但是目前也是令我满意的替代品了(这三个都可以提及自己写的其他页面,真的是很重要啊),尤其是价格与书写舒适度。

后记

工具篇终于写完了(呼),难产了两三周,总算在体验各种 App 下生出来了,目前 Bear 使用下来还算满意。
接下来可以看下一篇内容篇/架构篇,实际讨论下如何安排各个笔记内容的 Logistic,以及我自己究竟是用哪些 App 在进行人生的整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 Note-taking - 工具篇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