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产品法》个人总结5:产品设计(下)

1 产品设计规则

一个产品的规则设计,本质上是在回答下面五个基本问题:

  • 精神理念:什么最重要?(“嘴上怎么说”)
  • 目标:产品要达成什么目标?(“嘴上怎么说”)
  • 谁更重要:多方冲突时保护谁?(“实际怎么做”)
  • 鼓励什么:什么事在产品中会受到认可和激励?(“嘴上怎么说”)
  • 拒绝什么:什么事不能在产品中做?禁止和惩罚什么?(“实际怎么做”)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把道路交通看作一个产品,它的设计规则可以表述为:
  • 精神理念:安全第一;
  • 目标:保障道路畅通;
  • 谁更重要:当行人和机动车冲突时,以保护行人优先;
  • 鼓励什么:清晰的道路标识、有序的行进;
  • 拒绝什么:禁止酒驾,对违规者要严惩。
    思考问题:
    (1)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优先保障的是买家的权益还是卖家的权益?
    (2)对于即时通讯产品来说,消息接收者和消息发生者,到底谁更重要?

2 方案出错,90%是问题错了

产品在设计、开发过程中总是充斥着大大小小的问题。
比如,(1)领导可能会说:“咱们产品必须满足XX这种类型的需求,你安排实现以下吧。”“竞争对手最近推出了一个新功能,我们的产品跟进以下?”(2)运营同事可能会说“咱们最近刚推出的新版本,有很多用户反馈不好用,你看下个版本怎么改进一下?”(3)开发工程师可能会说:“上次那个设计方案引入了一些新问题。用户反馈群里也在说,你看怎么办?”(4)公司高层或合作伙伴可能说:“我在用你们产品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特别不爽。你们赶紧解决一下!”
产品人在日常工作中总是不断遭遇上述问题。如果我们没有一套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就会在解决问题时出现类似下面的情况:

  • 解决方案全靠灵感,随机且呈点状分布,没有说服力;
  • 拆东墙补西墙,这边问题一解决,那么问题又冒出来;
  • 无法正确处理领导或同事对产品提出的意见建议,陷入被动设计的局面,做出一个被需求的无用产品;
  • 在与竞争对手对招的过程中,被对手的节奏带着走,无法有力回天、走出困境。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拿出一个漂亮的解决方案,不是因为缺少灵感或是别的什么原因,而是方法不对。
对于这些棘手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一个普遍适用的应对法则,这个应对法则可以在《决策的艺术》一书中的PrOACT法则(Problem、Objectives、Alternatives、Consequences、Tradeoffs)、麦肯锡的《金字塔原理》以及众多思考者的著作中找到这个法则的踪迹。在产品设计领域,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问题-拆解-方案-结论”四个法则。其具体操作步骤是:
第1步:定义问题
通过弄清“问题背后的目标是什么”进而弄清“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如果目标定义得不准确,就会使一个原本可以被回答的问题变得无法解答。(最重要的步骤)
第2步:拆解问题
将符合问题拆解成可以被回答的元问题;元问题的判断标准是能够直接导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拆解过程遵循MECE法则(Mutually Exclusive,Collectively Exhaustive)。
第3步:导出方案
根据元问题,一一导出解决方案。
第4步:评估得出结论
比较解决方案之间的优劣,做出取舍、得出最终结论。
上面四个重要步骤中,又数第一步最重要。可以说,90%的方案错误都是因为没找到真正的问题,或是在执行中遗忘、偏离了真正的问题。
领导说产品必须满足某种需求,竞争对手的新功能要不要跟进,用户或客服反馈产品有问题、不好用,所有问题都可以一步步追问下去,直到问出真正的问题。
例如,产品不好用的话,究竟是哪里不好用?具体在什么时候、地点,为了达到什么目标而使用?使用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情况?这种情况背后的真正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否已知?如果未知又可以归类到哪个模块去解决?只要用四步法则持续追问下去,答案就会自动浮现出来。
案例1:如何让用户更多地使用拼车功能?(俞军在PMCAFF社区抛出的关于滴滴拼车的问题)
第1步:先来定义问题
Q1:问题背后的目标是什么?
A1:从问题分析,追问“为什么滴滴想要让用户更多地使用拼车功能”,进而排除那些已经常用滴滴的用户,明确其目标在于为滴滴平台拓展用户群。
Q2:用户是谁?
A2:排除掉在时间允许时使用拼车的快车用户,主要目标用户群定位在那些使用公共交通的用户,不想坐公交地铁又想相对低成本出行的用户。
Q3:这些用户包含哪几类?滴滴想要争取的目标用户是谁?
A3:包含没体验过滴滴拼车的用户、体验过但已流失的用户、体验过且未流失的用户(流失用户可根据未使用时长定义);滴滴想要争取的目标用户是前两类用户(统称为“目标用户”)。
Q4:争取到目标用户后,是否希望他们持续使用?
A4:是的,希望他们持续使用。
Q5:所以,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A5:真正的问题是,通过什么产品方案可以让更多目标用户改用或重用滴滴拼车功能,并持续使用下去?
第2步:拆解问题
Q6:真正的问题包含了哪些子问题?
A6:子问题有:
Q6-1:如何让目标用户知道滴滴拼车现在具有很高的出行性价比?
Q6-2:如何改变目标用户选择公交出行的行为习惯,转而尝试体验(或再次体验)拼车?
Q6-3:如何让目标用户在体验拼车服务的全过程中获得满意体验,进而愿意下次继续使用?
//拆解Q6-3
Q6-3-1:拼车全过程包含哪些环节?
A6-3-1:行程前、行程中、行程后。
Q6-3-2:所有环节中存在哪些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
A6-3-2:行程前——聚焦于预期,影响因素包括价格预期(不确定动态定价的浮动程度)和时间预期(不确定拼车会不会额外花费很多时间);行程中——聚焦于实际体验,影响因素包括担心因拼车造成绕路引起的价格增加,感觉全程额外消耗时间的长短(等待同行人的时间),乘车的舒适度和社交意愿;行程后——聚焦于结果,影响因素包括实际花费的拼车价格和感觉中全程花费的总时长。
//拆解Q6-3-2
Q6-3-2-1:价格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A6-3-2-1:本质是动态和增幅,即“下单前的预期问题”以及“担心因拼车造成绕路引起的价格增加”。
Q6-3-2-2:时间感受的本质是什么?
A6-3-2-2:人们对时间的感知永远是相对的。所以本质上是“拼车额外增加的时间”相对于“总行程时长”的比例决定了用户对拼车额外消耗时间的感知。
第3步:根据元问题,导出解决方案
(1)针对A6-3-2-1导出:

  • “一口价”方案。
    (2)针对A6-3-2-2导出:
  • 远距离拼车,即跨域拼车方案(拉长总行程时长);
  • 交通集散地拼车,即机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拼车方案(缩短拼车额外增加的时间)。

第4步:评估方案得出结论
事实上,细心的读者一定可以发现,在导出方案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针对行程中“舒适度”或“社交意愿”等因素导出方案,也没有考虑如何才能减少等待同行人的时间,因为这些因素非常依赖于司机和乘客的主观行动,相对不可控。另外,我们也没有针对价格因素提出烧钱降价的方案,因为那些简单粗暴,根本不需要产品设计和思考,不在我们的讨论范畴之内。

2.1 拆解问题的三种方法

2.1.1 将全流程拆解成各自独立的子环节

这是拆解问题最常用到的方法。
在案例1(拼车案例)中,我们用的就是这种拆解方法。想要用户使用某个软件的功能,必须打通用户从接触到了解、从动机形成再到付诸行动的全流程。
类似的,为了达到某个问题设定的目标,我们必须追根溯源,去看从“现状”到“目标”的这一路上,总共需要翻越多少个障碍,然后把这些障碍设定个成各自独立的子环节,一一攻克。
创新型公司(如谷歌)或咨询公司(如麦肯锡)发布的面试题中常常提到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题目,例如:

  • 芝加哥有多少钢琴音乐师?
  • 你所在的城市有多少家理发店?
  • 一家冰淇淋店、一家面馆每月的净收入有多少?

事实上,这些问题考察的就是应试者拆解问题的能力。一个职业的从业者多少,和市场上需要多少这类型的劳动力有关,所以只要对人口数据、产品使用频率数据等提出假设,就可以估算出相应的结果。

2.1.2 将内部问题拆解到外部去

在商业领域中,这一拆解问题的思路常被应用到定价策略上,特别适用于那些由于生产成本过高,好产品得不到有效推广和普及的情境。
比如爱普生公司的喷墨打印机,由于高成本造成销售困难,爱普生采用了打印机低于成本价售卖的定价策略,依靠后期更换频度更高的墨盒来赚取利润。吉列公司也采用了同样的策略,把剃须刀刀架的价格定得极低,依靠刀片来赚取利润。类似案例更早还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CTR(IBM的前身,制表记录公司)制表几,当时的制表机成本极高,经营困难,直到托马斯·沃森(Thomas Watson)制定出“不出售只租赁”的定价模式,才带领CTR走出了困境。
产品的生产成本原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传统思考模式中,以低于整体成本的定价去售卖商品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如果我们把这个整体拆解开来,让它们各自独立,承担不同的任务,最终反而能够更好地达到整体的目标。
类似的,在编程领域中,“依赖倒置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本质上也基于同样的思路。它说的是程序要依赖于抽象接口,不要依赖于具体实现。在实际开发中,通过抽象接口的设置,高层次模块就能够不再依赖于低层次模块。耦合度降低,软件开发的危机也降低了。

2.1.3 将异常流程和主流程拆解开来

这个拆解方向其实是“将内部问题拆解到外部去”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之所以把它单独拎出来,主要便于大家遇到类似症状可以对症下药。
今后凡是遇到需要异常处理的流程,不妨停下来想想:这个流程一定要和主流程同步处理么?可以把它和主流程拆解开来,分别处理吗?
QQ同步助手2012年产品改版为例,当时我们的目标是让资料的同步和管理变得更便捷,因此需要变更产品逻辑,从单向“备份+恢复”逻辑改为“一键同步”逻辑。当时团队面对的最大困难有:

  • 用户对“同步”逻辑认知不足,他们只知道同步意味着“保持一致”,却无法理解“和谁一致”的问题;
  • 产品的核心用户群——换机用户有多种细分场景。用户在换机时既可能以云端为准进行同步,也可能以本地为准进行同步。通讯录资料安全非常重要,产品无法准确判断用户意愿;
  • 除换机用户外,还存在一些异常情况导致用户执行同步后,预期与执行不符。

针对以上问题,团队分析后认为:解决同步认知困惑的核心是要建立一个一致性认知锚点,把不同步状态和同步状态拆分开。意思是从某个事件点开始,用户能明确认识到手机和云端已完全保持一致,这以后发生任意变更,两边都会自动保持一致。具体到产品设计上,我们引入了新设备接入的初始化流程。一旦用户使用新设备接入QQ同步助手必须先完成初始化,选择是否保留手机旧数据并进行首次同步。首次同步就是产品建立的一致性认知锚点,它将不同步的异常流程和同步流程完美切割开,较好地解决了产品的认知难题。

上一篇:《腾讯产品法》个人总结4:产品设计(上)
下一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推荐博客&个人补充推荐网站

你可能感兴趣的:(《腾讯产品法》个人总结5:产品设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