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曾写到:“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句话既适用于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也同样适用于太平盛世的今天。
曾经以为认真充实地度过每一天,就是一种对生命的不辜负。直到读了稻盛和夫的《干法》,才深刻意识到原来自己是多么的“碌碌无为”。
稻盛和夫是日本著名企业家,是经营界的传奇式人物。他曾在过去的40年中,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也是日航起死回生奇迹的缔造者。
稻盛和夫用他一生的工作、创业之路,告诉我们为什么而工作;为我们重新诠释了工作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为我们重启开启了一段不一样的心灵之旅。
所以,《干法》既是一本关于职场的书籍,也是一剂改变人生的良药。
我们将在稻盛和夫的《干法》中,重新认识工作,认识人生。
1、工作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
不劳而获,安逸舒适的生活,是人人都心之向往的。但这样的生活,对于我们而言,却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所谓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那么如何才能活得更好?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双手去创造我们的人生价值。
我们都知道“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想要过得舒服,就需要有物质基础作为支撑。于是,工作成为满足我们日常所需的唯一路径,也是体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在日本有一位70多岁、小学毕业、职业生涯一直是修建神社的木匠师傅。在接受电视访谈节目时说:“树木里宿着生命。工作时必须倾听这生命发出的呼声……在使用千年树龄的木料时,我们工作的精湛必须经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验。”
木匠师傅终日与木材打交道,日复一复,年复一复,辛苦地打磨木材。因为,他需要用这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和全家。
稻盛和夫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家。家人们对他寄予众望,节衣缩食,供他读书,就是希望他能在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
所以,想要生活下去,就必须拥有一份可以谋生的工作。
2、热爱的工作,拥抱快乐人生
稻盛和夫认为:“面对工作,我们有两种选择。第一,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第二,热爱自己的工作。”
每个人都想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即使我们找到了这样的工作,在日复一复的枯燥工作中,我们也会重新感到厌倦。
所以,我们面对工作,只剩下了一种选择,那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
木匠师傅整日与木材打交道,工作枯燥、辛苦、乏味。可他却能在每日的工作中,一步步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最终,成为技艺高超的匠人。
普通大学毕业的稻盛和夫,与当下的大多数人一样,找不到对口的企业。只能被迫留在导师推荐的,发不出工资、濒临破产的“松岗工业”。
当稻盛和夫想离开这里,去干部大学继续深造时,却遭到了家人的强行阻拦。
面对这样一个毫无前途的企业。稻盛和夫没有选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是选择了“誓死拼搏一把”。
当初一起入厂的大学生们都离开了这里。他一人孤苦伶仃地走进了科研室,刻苦专研从未涉及过的新领域——无机化学。最后,在学习中,竟然热爱上了这份工作。
所以,面对工作,唯有改变心态,热爱它,才能拥抱快乐的人生。
3、工作造就人格,人格成就人生
木匠技术作为一种传承,延续至今。木匠们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是否一并吸收了古人“匠人精神”的智慧思想呢?
很多木匠把每日的工作当做例行公事。重复地打磨出一件又一件的木具。所以,很多人做了一生的木匠,技术毫无任何的提升,机械的重复着每一天。他们成了一个生产木具的“活机器”。
同样从事木匠工作。70多岁的木匠师傅,却在日日打磨中,刻苦钻研。最终成为该行业的匠人。
稻盛和夫,一个普通大学毕业,专业是“有机化学”,却被迫投入到了一个陌生的全新领域“无机化学”的科研中。
从零学起的他,跑遍了图书馆,坚持不懈,刻苦专研,终于成为继美国通用电气之后,全球第二个成功合成了“镁橄榄石”——“U字型绝缘体”专利的人。
最后,接到了日本著名大企业松下大量的订单,让公司起死回生。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我们在故事中,看到了木匠师傅和稻盛和夫,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一门职业,埋头苦干,孜孜不倦,这样的人最具魅力。
4、写在最后
稻盛和夫的人生经历,向我们诠释了:
1、工作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
2、热爱工作,才能热爱人生,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最大价值。
3、工作成就人格,人格成就人生。
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工作。
工作,不仅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手段,更应该是我们热爱生活的动力源泉。
所以,唯有看到工作背后的深层价值,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热爱工作。
才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提升心志,磨练人格,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过上充实快乐的人生。
所以,在工作中,为自己设立一个个短期目标,并“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的实现它。
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就会感受到时光的宝贵;每一天认真踏实的工作,我们就能铸成独立的、优秀的品格;每一天认真刻苦地专研本职工作,日积月累后,我们必然能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