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科学与哲学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与老师柏拉图和师公苏格拉底,被盛誉为哲学极盛时代的希腊三哲,师徒三代接力留下非常多美好的智慧言语,也对世界带来了无远弗届的影响。
相信真理的幸福
亚里士多德虽然受到老师柏拉图影响很大,但却有许多自己的坚持和个人不同想法,我想起去意大利旅行时,曾参访梵蒂冈博物馆(Musei Vaticani)签署厅,当看到拉婓尔的伟大画作《雅典学院》时,我当场就被深深震撼,除了画作人物之细腻与色彩美丽外,还有画中感动也发人深省的故事。
在画作正中间的位置,站着苏格拉底的徒弟柏拉图和徒孙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腋下夹《帝迈马斯篇》右手食指指向天,和左手拿着《伦理学》,右手指前手心朝下的亚里斯多德,仿佛边走边针对唯心论和唯物论的认知,在彼此激烈的相互辩论着。
尽管理念不同,但师徒俩仍相知相惜,才会有徒弟亚里士多德那句千古名言:「吾信吾师,吾更信真理!」那真是一幅很触动人的画面呀!
无独有偶,其实这样一个师徒为真理争论的故事,也曾在佛陀和弟子阿难之间上演。话说当时抚养佛陀长大的姨母,与佛陀未出家前所娶的妻子,率领数百位侍女,赶去要求佛陀允许加入僧团被拒,于是她们在门外大哭。
弟子阿难了解她们因为是女性而不得入沙门的原因后,向佛陀提出让女众出家的请求,但佛陀却回应:「阿难够了,请不要再提要让妇女们出家的事。」阿难提出三次,也被拒绝三次,佛陀完全没打算让步。
于是阿难陀最后便打算更坚定地反问佛陀:「世尊,当妇女能跟从佛陀的法与律出家,依梵行为生,她们是否可能证得入流果、一还果、不还果,乃至阿罗汉果?」
佛陀想了一下回答阿难:「人人皆可能,她们当然也可以证得圣果。」
接着阿难再以姨母抚养佛陀长大的恩情来打动他,因此佛陀便开出女子若要出家,要接受八敬法的条件,终身学习奉行,后来姨母便成为大爱道比丘尼,这就是另一个「吾信吾师,吾更信真理!」的典范。
在那个佛教正要刚开始兴盛的时空背景下,佛陀是人不是神,当然必须要坚持传统,也要保护男女众间不要因彼此影响修行,然而,阿难却让佛陀在有条件的前提下改变决定,真是有慈悲、智慧和勇气呀。
培养美德的幸福
我们把目光回到亚里士多德身上,他其实非常强调幸福是人生的核心目的和终极目标。但世俗眼中的幸福,常把其看作具体或外显的东西,例如财富、高学历和名誉等等…。
因此在21世纪才会有个新名词,我们形容各方面外显条件都很好的人为「人生胜利组」,比方有钱帅气而另一半又貌美的艺人或是达官贵人那些开着超级跑车的富二代等,就很容易被归为「人生胜利组」。
但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会这样评论:「他们从外在的东西来判断,这些都是感觉上的东西。」亚里斯多德曾指出:「在财富面前有两种人生追求:一是把人生的目的当作聚集财富,二是追求美好生活。」
他认为美德的培养是幸福的关键因素,另外真正的幸福除内在条件外,生活的满足也很重要,因此追求中道的平衡,是避免生活中物质和精神层面过犹不及的情境。亚里士多德主张人应该有的生活是善的生活,其目的是实现幸福,为此必须有社会需要的美德。
贴近中道的幸福
因为人生面临着选择困惑,因此亚里士多德:「由于快乐而选择生活,还是为了生活去选择快乐。」他也认为美德对于人的幸福来说是十分必要。人如果没有德性就变成了一般的动物,而我们调整亚里斯多德总结的德性表,就更容以理解他所说的美德是指什么?
依据亚里士多德美德依据表之精神修改
过度 不及 美德
易怒 无怒 温和
鲁莽 怯懦 勇敢
无耻 羞怯 谦谨
放荡 冷漠 节制
牟利 吃亏 双赢
挥霍 吝啬 慷慨
虚夸 谦卑 真诚
谄媚 傲慢 友爱
卑屈 顽固 高尚
自夸 自卑 自信
放纵 小气 大方
狡诈 天真 明智
由此可见,亚里斯多德所认为的美德要求,是必须先合乎于我们在向老子和《道德经》学幸福那篇文章中,最后所提到中庸之道的幸福。
兼顾现实的幸福
此外,我们可以再从古希腊七贤之一 梭伦对幸福的描述找到更贴切的举例与答案,他说:「幸福就是具有中等的财产,而做着高尚的事情,过着节俭的生活。」
我觉得梭伦的这段文字实在是太传神了,现代人常常说着这样的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万万不能。」所以梭伦才先说现实层面,人应该要拥有「中等财产」,免得钱太少时不够用,钱太多却又引起他人觊觎,而徒增更多的烦恼。
然而在有了足够的钱维持生活所需之后。我们还要多做高尚的事情,这里谈到的高尚就呼应亚里斯多德所说的美德,但最后我们却应该要过着节俭的生活,这也完全吻合了老子三宝中的第二宝:俭约之道。
终于感觉的幸福
感谢亚里士多德透过美德表,让我们一般人都更能够去理解中庸之道的实践之法,比方太爱发脾气不好,但完全没有脾气也是不对的,我们可以当一个温和,但也懂得适时表达情绪,对内心感觉诚实的人。
有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叫《爱的真谛》,开头这段歌词是这样唱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
看到关键点了吗?圣经上是说:「不轻易」发怒,而不是「不发怒」。如果我们整整一辈子都不发怒没脾气,那真的是个健康的人吗?
真正的幸福不是在遏制内心的感觉,只为求取看似平稳的人生,而是可以大方忠于自己的感觉,但对于外在的情绪回应上,拥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力,也可以尊重他人而有所节制,如此便可以更问心无愧呢。
在这一章中,我们花了许多时间来探讨六大圣哲对于幸福的看法,这当中包含佛陀、耶稣、苏格拉底、孔子、老子和亚里士多德,有一些共通点,但也有各自的创意点,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恩师陈怡安老师曾说:「求真,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所以希腊人对人类非常有贡献,希腊人认为人一生当中有三大领域要去追寻:第一求真,第二求善,第三求美。宗教家会加上求圣、求爱,变成我们所谓人文的五大精神:真、善、美、圣、爱。」
的确,六大圣哲思想,似乎都和「真、善、美、圣、爱」这五大人文精神有关,或许我们可以当成五项重要的幸福指标,时常反问自己,我和我的灵魂,是不是有更近这五大幸福指标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