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致谢刷屏:所以就应该“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这句话最近一直萦绕在我耳畔,到底什么是读书呢?

在我看来,读书有两个层面的理解:

一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

另外一种就是字里行间的阅读。

01

究竟是什么时候突然觉得读书真好呢?

晚上和父母视频聊天,他们在工地刚刚干活结束,我和他们说:“按照以往趋势,这个五一肯定要加班了。”

“我们五一也要干活。”,爸妈说。

“不过这种法定假日加班,应该会有三倍工资的。”

父母感叹到:“还是读过书好呀!”

父母挣得才是血汗钱,他们眼中的“读书真好”是:上过大学,有一份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五险一金可以给予生活最安稳的保障。

父母的羡慕让我觉得读书真的挺好。

记得小时候爸爸就给我说过一段话:“如果现在不认真学习读书,以后肯定成为这三种落伍的人:

不会写字的人(不会使用电脑);

不会说话的人(不会说英语);

不会走路的人(不会开车)。”

那时候村里的人家还没有电脑,没有汽车,甚至我在学校还没开始学习英语。父母这种远见是很难得的,所以父母尽管在外地打工,但是传输给我的教育观念是:一定要好好读书。

听父母的话,我从小学升到初中,又考上了高中,最后在2019年的夏天结束了我的学生生涯。我不能说自己蜕变了,但是的确因为不断地学习,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开拓了眼界,也成长为更好地自己。

02

近日,中科院的一份博士论文的致谢在网络上爆火,他在致谢信里讲述了自己从四川最贫穷的山里,因为不断读书,走进了中科院研究所,他经历了太多的辛酸与不易,如今他也终于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长长的感谢信,质朴的文字中展示着读书给予生活的力量,我看得热泪盈眶:他看到光,追着光,变成光,散着光。

有谁还在信口雌黄“读书无用”?

我觉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爆火,这是读书带来的改变。

这个真实故事再强调一下:读书,不仅有用,而且是这个世界上成本最低的投资,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只要你相信它,最卑微的尘土里也能开出绚烂的花朵。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我收藏了网友高赞的一段回答:

当你书读多了之后,就没有人能欺负你了,因为你书读多了就知道离这些人远一点,其实读书读的并不是书里的文字,而是面对这个世界的心态。

03

今天是2021年4月20日,我在微信读书累计时长— 1155时58分。

离开了文化知识的学习,我在字里行间的阅读中收获读书的快乐。

之前在大学时光里,除了图书馆,是手机里的读书软件陪伴了我的学生生涯,曾经有过一段黯淡失意的日子,我以为自己是最惨的人,但是当读了《骆驼祥子》之后,才发现自己多么幸运生活在如此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

工作之后,社交恐惧、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等问题都会使得自己很难平衡,而读书可以使得我的心情变得平静。读书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坚持读书可以让人修身养性,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也能够处理自如。

很多时候我们经历的都是人生第一次经历的,而书里的东西则告诉我们,这些经历这些事情该怎么办,而且书里面教会我们的是格局,当一个人的格局向上走了之后,下面的一群人对自己就不会产生影响了。

最后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借用撒贝宁在主持《经典咏流传》时朗诵的一段话,送给亲爱的自己,希望可以在物质横流的世界里,坚持“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人生如一场修行,

得意时,一日看尽长安花;

艰难时,潦倒新停浊酒杯,

但生命的跋涉不能回头,

哪怕畏途巉岩不可攀,也要会当凌绝顶;

哪怕无人会,登临意,也要猛志固常在。

从经典中,汲取九万里风鹏正举的力量,

历练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然。

待到重阳日,我们还来就菊花。

你可能感兴趣的:(博士论文致谢刷屏:所以就应该“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