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1

2022年1月1正式实施了《家庭教育促进法》。

它的核心思想就是:“要依法带娃”!

将语言暴力正式入法,过去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点,现在都是违法行为了。

图片

一、依法带娃”比“科学养娃”难吗?******

相较与我辈的“散养”,现在带娃几乎都是照着书本的“科学饲养”,从营养搭配到才艺培养完全实现了产业化。

《家庭教育促进法》无疑于将带娃这件事从学习的角度把家长和孩子重新绑在一起,赋予法律层面的责、权

从单纯地关注身体成长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千万别小看了带娃这件看似是人类繁衍过程中的自然现象。

因为100%初为人父母的家长,都没有学习过怎么带娃这门课,都是在实践中通过不断试错,不断寻找最佳的带娃最优方案。

只可惜,孩子的成长和家长的学习都只有一次,错过了,就真的错过的。

图片

无论因为什么原因,给孩子留下的心理阴影,都是伴随一生的,永远无法修复的。

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看似是发生在成年以后,其实追溯病因,大都来自童年。来自父母的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的第六天,也就是1月6日,长沙市天心区法院发出了法案生效后的全国第一份《家庭教育令》。

通过此举要让我们的父母知道抚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具体有哪些,督促家长依法依规地履行抚养孩子的相关义务,保障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家庭教育令》倒逼着家长必须”依法带娃“,对失责家长进行训诫,并且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二、家长们不要把问题“泛化”******

刚放寒假,朋友圈晒出了满屏的鸡飞狗跳。

家长教育孩子,怎么才能不让矛盾激化呢?

最关键的一点:不要把问题“泛化”!

泛化是个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概念。

通俗地讲,就是条件反射。

「最典型的泛化」一个人被蛇咬了,之后他一看到蛇就怕。

图片

「举个简单例子」

春节家长带着孩子去给长辈拜年,小孩子没有叫人,而是一直在玩手机。

  • 如果家长A说:“你玩手机怎么跟我们聊天”

  • 如果家长B说:“你这样对大家很不礼貌”

B,就是典型的泛化了孩子的玩手机的行为。

我们来还原一下场景,现场应该有至少四个人:孩子、孩子家长、长辈。

如果除了B以外,其他人都没有明确表示孩子玩手机的行为是礼貌的

那么B这样说,真正的用意,是把“大家”当作筹码,用来约束孩子,形成控制。

但孩子不希望被控制,就继续用玩手机这件事来反抗。

双方陷入控制权的紧张拉扯。

图片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把矛盾从“大家”还原到某个具体的人,这个过程就是在给双方松绑。

因为“没有礼貌”,相较于“玩手机”为个具体行为已经上升到了道德问题层面。

毕竟“玩手机”的行为只有B明确的表示“妨碍到自己”,而这是一个事务性问题。

道德问题往往不可讨论,而事务性问题大多数时候可以协调。

当把目光聚焦到具体的某个人,就是在给矛盾降维,把不可协调的道德问题,变成了可协调的事务性问题。

因为:“具体的人之间,矛盾再大也就那么大。”

家长们切忌对孩子的某个具体行为上纲上线,而是把行为的影响落到具体的人的感受。

三、家庭教育源于“双向沟通”。******

当代的教育呈现出过溺或过严两种极端。

家长们最常放在嘴边的是:我的孩子我最清楚......

因此,在父母严苛管控下训练出的孩子,成绩也许很好,但这些孩子很难具备天才级的创造力。

因为父母的入侵会激发孩子的反弹。

结果孩子会在自我头脑中构建自我保护的边界内。

而且孩子的很多能量会被损耗在和父母的对抗中。

孩子们一直在思考家长要什么?怎么能取悦爸爸妈妈?

于是成长期的孩子,便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内心的需求,或者说这种需求,因为孩子处于弱势,被扼杀了。

图片

很多家长,最怕面对孩子的青春期。

底层逻辑是缺少有效的“双向沟通”。

【家庭教育的关键】:

以事件本身为切入点,多用双向沟通,少用控制。

成人习惯了使用权威,而孩子需要通过漫长的实践去自己建立规则。

我们应该尊重成长的自然规律和法则,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

特别是那些打着“为了孩子好”的名义。

最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建立,慢慢的孩子成了家长的附属品,甚至在成年后,依然不能独立。

因此,尊重孩子,特别是尊重他的天性,给予支持和信任,真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

教育孩子从来不只是教会他们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

从细微的生活中捕捉孩子的成长变化,营造出他们自己作主的状态,适当的引导而非干预,防止他们因为认知局限而让内心扭曲。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