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十六章非言语领域(之二):针对身体而工作四

心的成长,源于另一颗心的滋养~~

去躯体化与未解决型患者

情绪在本质上是心身性的。Joyce Mcdougall

理解去躯体化,首先需要理解躯体化

躯体化是一种初级防御机制。在《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中,作者南希.麦克威廉斯给出了它的解释,若儿童未能在养育者的帮助下逐渐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ta们便可能倾向于用躯体形式(比如生病)或行动来替代语言。躯体化是情绪转变为躯体形式的过程。是由难以言说的情绪所导致的躯体体验。幼年时我们遇到外界刺激会引起自然的躯体反应,这种自然反应多半会保留在我们的体内。如,羞愧即脸红,战斗—逃跑反应等。创伤袭来,激素分泌,引起一系列反应。消化、循环、免疫、内分泌、皮肤、呼吸和心脏—在情绪压力下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激活。而个体的成熟,即体现于个体能使用语言描述体验,而逐渐取代躯体自然反应。如果个体在这一时期未能得到适当的指导,导致成熟受阻,那么自动化躯体反应便会成为情绪波动时常用的表达方式。

躯体化障碍的患者具有述情障碍,缺乏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早年的恐惧经历,不安全型依恋及自我整合感的欠缺与躯体障碍密不可分。

“去躯体化”,将心灵重新引入到这些患者的躯体感受中,——为患者提供另一个可能的出路。

遭受创伤的躯体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通常把自己的情绪体验为躯体感觉(比如全身木僵状态)或身体症状(比如生病),而非体验为感受(比如恐惧)。如果把我们的意识描述为“心理的剧场”,未解决型患者常常就像生活在“身体的剧场”里,而解离和“身心爆炸”是其中唯一的出口。

未解决型创伤的残留对患者躯体化和患者的影响。

未解决型创伤的残留和混乱的依恋既是生物性的,也是心理层面的。长期处于与应激有关的高水平的自动唤起状态会导致身体症状(比如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呼吸困难),并且损害免疫系统的功能。未经调节的情感成为致病的危险因素,而疾病经常让创伤患者感觉他们是自己身体的受害者。

创伤性应激和未经调整的情绪直接影响大脑。它们抑制了海马体的活动,或者甚至会导致海马体的萎缩,从而使杏仁核对知觉到的危险进行不加区别的反应。由于没有经过情境性架构、外显记忆和通常由海马体控制的这些核检,创伤患者的杏仁核运作是一触即发的,会杂乱无章地激活自主神经系统,使之对那些被我们大部分人评估为中性的信号做出反应一比如,汽车逆火放炮的声音,或者,就此而造成的由于激动或耗神所导致的心跳加速。未解决的创伤导致的结果可能是持续生活在一种紧急状态中—一身体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危机而疲惫不堪,心理上没有空间将躯体状态转换为可以分享、反思以及调整的感受。

治疗师针对未解决型患者的工作。

治疗师要尽最大可能帮助患者,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患者理解情绪性失调的恶性循环,以及让他们感到难以自拔的躯体痛苦。

对于未解决型患者,治疗师的职责是提供关系的空间,从而开启心理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使这种转化一一即去躯体化一有可能实现。

最首要和最重要的,去躯体化的过程有赖于治疗师帮助患者去容忍而非解离自己身体感觉的能力,解离是患者面对唤起水平超出自己的容忍窗口范围时的反应。在相对安全的治疗关系中,我们既鼓励患者当自己的身体感觉发生变化时去观察它们,也帮助患者将身体表达转换成语言,我们以这两种方式去调整这样的过度唤起,帮助他们消除解离反应。我们这样做时,也帮助患者构建出一套用以描述身体体验的词汇。

描述身体体验的词汇对未解决型患者的功能。

这样一套词汇对于未解决型患者有两个重要功能。在他们面对把躯体反应等同于情绪反应的倾向时,将身体感觉和感受区分开的能力,能够帮助这些患者把自己从“躯体等同”的暴政中解救出来。比如,快速跳动的心脏就等同于恐惧,而非只是没有情绪含义的自动的条件反射。在患者面对把躯体性和情绪性的反应脱钩的倾向时(心跳加速仅仅是心脏的一个症状,永远不是恐惧的标识),将患者的身体感觉和他们的感受联系起来的能力,能够帮助这些患者利用内部的体验,作为理解自己和与他人交流的基础。

身体和躯体的关系。

要说明身体和情绪之间的关系,尤其可能有帮助的是为患者描述出来他们的各种模式。包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手势以及说话声音的韵律,这些模式似乎可以识别为各种情感——也就是看得见或听得到的情绪信号。一旦这些身体感觉和情感成为治疗性对话的一部分,目标变成把它们与患者的感受连接在一起(和针对感受的防御),还有那些唤起它们的情境。

去躯体化的作用。

去躯体化可以识别和容纳身体的感受和情感,同时可以对这些感受和情感进行解释或者加以理解。在最基础的层面上,理解感受和情感涉及到要把它们解释为感受,比如,如果我的胃部紧张并且呼吸短促,我也许感觉到害怕了。在另一个层面上,解释意味着把现在身体的和情感的体验,与过去发生的事情连接起来。

对于未解决型患者,去躯休化是心理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在最佳状况下,其结果不仅能够提高情绪调节的能力,也能促进反思性自我觉知的能力。强化这两种密切相关的能力,能够帮助患者逐渐停止在或受困于身体或从中解离这两种体验之间摇摆。它也可以减少他们依靠聚焦躯体上的反应(诸如自己用药或者自我损毁)来解决实际上是心理方面的困难。总之,对于未解决型患者,去躯体化使他们有可能处理心智和身体两方面的困难体验。

“再躯体化”与回避型患者

回避型患者的躯体化反应。研究表明,冷漠型成人在谈论他们的依恋历史时,表面上看似乎很平静一—而同时的生理测量则揭示他们情绪上的应激,对此他们只是感觉模糊而已,如果还有感觉的话。就如同跟自己的感受失去联接一样,像这样的患者也经常跟自己的躯体感觉失去联接一—大概是他们“降低激活”的依恋策略所致,那个策略要求他们关掉所有的内部信号,这些信号可能唤起他们对自己需要他人的觉知。由于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活在头脑里”,而占据身体的是去做而非去感受,这样的患者常常看上去精力不足,情感上无声无息,体验兴奋的能力受到限制,尤其是在关系的情境之下。如同Siegel所提议的那样,他们或许有“一种总体上过度的副交感神经的基调”(?)。通常,由于缺乏早年身体上被抱持和被抚育的体验,他们与自己的身体之间也建立不起来这样的养育或接受的关系。

与回避型患者治疗师的工作。与这样的患者之间的工作,一部分必须以收复他们身体的感受为目的。这就要求治疗师以患者无法关注的方式关注身体。通过交流治疗师对患者躯体体验的兴趣,表达出身体感受到的实际上的体验很重要。

无论是对患者的身体本身而言,还是作为患者情绪体验的信号而言。治疗师并不能忽视患者的身体,相反,需要询问和观察有关身体的方面,并且当身体在无言地“说话”时,治疗师需要让患者知道我们听到了什么。当治疗师能够帮助回避型患者更加落实在身体里,我们也在帮助他们更加活在当下一—活在与他们的感受、与他人和与他们自己的关系之中。这也是另一种方式,通过建立包纳性的治疗关系,我们促进患者有能力整合他们的体验—一这种情况下,包括身体上和情绪上的体验—一他们之前没有能力承认这些是属于自己的体验。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十六章非言语领域(之二):针对身体而工作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