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平叛》26 出师:天戈所指,旬日三捷(1 )

文 / 文元


No.25/第十八章 /1

第十八章 出师:天戈所指,旬日三捷(之一 )

原书图片

道光七年初春,阿克苏,春寒料峭,冰雪初融。二万六千多大清将士渐次云集。沉寂的天山南麓,一时间号角连营,人欢马跃,羽檄交驰。

二月初六日,天光放亮,随着辕门外三声炮响,扬威将军长龄顶盔挂甲,跃马扬鞭,自阿克苏大营出发,沿中路统兵进剿。

参赞大臣杨遇春由巴尔楚克一路,参赞大臣武隆阿由乌什一路,俱率所部向中路会合。

全军并敌一向,直趋喀什噶尔,向盘踞在那里的张格尔叛军发动总攻。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看,旌旗招展紫电青霜。

复仇的时候到了!开弓没有回头箭!

大清将士们充满斗志,决心踏平前方这片谷地,扫荡山谷中那些负恩反叛的暴徒,给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一个永世难忘的血的教训!

平叛大军从阿克苏起程西行,长长的队列在亘古莽原上艰苦跋涉。

但见荒漠如海,天似穹庐,辽远而深邃,雄浑且苍凉。那一座座沙丘如潮涌、如驰象,奔腾翻卷,连绵不绝,而脚下的沙碛路则仿佛是从远古飘来,左突右冲,七拐八弯,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将士们任凭风吹日炙,日复一日默默地走着。一路之上,除了战马的喷鼻声和车轮转动发出的吱嘎声,什么也听不见,万籁寂静。偶尔有罡风掠过沿途干涸的河床,扬起积沙弥漫,掠过路边梢林,枝丫震颤,断续发出呜咽般的浅啸。

荒凉的土地迫使清军差不多要携带人和牲畜所需要的全部粮秣,只有这样才能勉强满足军队的巨大给养需要。原有的军台已被叛匪劫掠焚毁,为了接护粮路,确保军报传递,沿途还要重新安设台站,留驻一定数量的官兵值守。

就这样,大军连续走了八天,行程四百六十余里,于二月十四日至巴尔楚克。

巴尔楚克,亦称巴尔楚,是一处岔口,从这里有两条路可通往喀什噶尔:

一条是官道,指向正南,溯叶尔羌河而上,行至叶尔羌,再转向西北,经英吉沙尔,再向北,行至喀什噶尔,全长600多里。这是清代的官方驿路,被称作“官道”。虽然绕远,但比较好走。乾隆年间,清军自阿克苏发兵喀什噶尔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也就是张格尔祖辈搞的那场叛乱),所走的就是这条官道。

另一条是商路,指向西南,溯克孜勒河而上,直趋喀什噶尔,全程476里地。这是一条比官道要难走、但距离较之为近的捷径。民间商旅多走此道,故被称为“商道”。因沿途多灌木丛林,故又俗称“树窝子路”。

长龄吩咐留兵三千驻守巴尔楚克,以防贼匪自南面官道绕袭我侧背,然后,便立即督率大军取道树窝子路继续前进,抄近道直奔大河拐。

从树窝子至大河拐,沿途荒无人烟,灌木丛生,路径纷杂。长龄担心奸贼狡诈百出,沿途潜伏抄袭,故随行多设侦哨探马,以防不测。但一路走来,却很平静。

又经过八天的艰难跋涉,大军终于走出树窝子,于二十二日行抵大河拐。

这里地处克孜勒河下游,河道在此突然弯曲,淤水成泽。在荒芜的土地上,大河拐两岸却显得生机盎然。长龄下令就地扎营。他环顾西周,一切还是那么平静。这不禁让他感到困惑:大军已深入戎马之地半月有余,行程过半,竟未遇一贼。这帮鼠辈窜匿何处?怎么连个鬼影儿也不见?

而且,还有一事着实让长龄犯愁:此时大军已出征半月,因一路行走甚急,以致后方粮运接济不上,随营粮草即将告罄,全军上下每日只得宰杀疲驼羸马而食。我军利在速战!而当前,最让人担心的是张格尔有意退避,以坚壁清野之策,不战而坐困我军。所以,全军将士争望与敌接仗,杀贼夺粮。

书中暗表:其实,长龄多虑了,事实上,贼匪已经近在眼前。

当时,张格尔并不认为自己敌不过清军,反倒自我感觉人多势众,可用人海战术以多取胜,即使手下都是一堆豆腐渣,也能撑死清军这头老母猪!所以,他觉得用不着搞“坚壁清野”那一套,他要与清军对决雌雄,并且早已派令亲信迈曼底阿浑,带上玛斯吐尔、阿拉布克、泥雅素皮、呼罕巴依四个头目,在喀什噶尔及其周边各处回庄拼凑人马,前往抗拒清军。眼下,正有一股贼匪向清军营地悄悄逼近,只待月黑风高之时……

当天日暮,薄云遮月,夜空下一片昏黑。三更过后,长龄忽接探报:发现贼匪数千潜袭我营。因昏夜不察虚实,长龄没有发兵迎击,他坐镇中军大帐,杨遇春、武隆阿也各于本营镇静防守。转眼间,贼匪呼啸而至,左右冲扰,官兵枪炮齐发,压住阵脚。战至后半夜,贼匪伤亡惨重,纷纷乘夜幕掩护窜逃。清军因天色未明,也没追杀。

(本文属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道光平叛》实体书可登录当当网订阅)

(未完待续)

文元和他的书

创作不易,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本书已出版。文中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交流请发简信。

更多章节,欢迎关注我的文集:历史小说《道光平叛》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光平叛》26 出师:天戈所指,旬日三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