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一章——第二十章

                    《道德经》第十一章

        1、老子用三个形象车轮、陶器、房屋来讲道。有车毂中空,才有车轮之用,有器具中空,才有陶器之用,有门窗四壁中空,才有房屋之用。这是告诉我们世界上事物都必须有和无两个方面相互配合,任何一方面单独都不能发挥好的作用。事物是如此,人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只有外在有的部分的话,而没有内心的虚静,缺乏这样的格局和态度,就有无法做到“致虚极,守静笃”,不能够真正了解大道的思想与智慧。

      2、人生启示:内心的虚静,空无即为“旷兮其若谷”,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成语“虚怀若谷”。谷就是我们熟知的山谷博大、幽深,用来形容人就是胸襟博大,气质出众,也就是所有人都能容纳,所有人都能容纳自己,更通俗地说,就是宰相肚里能乘船,好汉肩上能跑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事情千差万别,我们碰见的人物千差万别,需要持有虚怀若谷的情怀,像四君子之一竹一样虚怀有节,才能做到容纳人物和事情,才能够集结人才,团结力量,成就事业。

                  《道德经》第十二章

      1、本章讲的道的修为,是如何用道?如何悟道?只有内在修为达到道的境界,外在形似才能达到道的要求,才能做到“心善渊”表面平静,内部沉稳,不起任何波澜,不受外界干扰。外在的物质、物欲往往对内心有所干扰,往往因内在修为和定力不够。

        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此处“五色”指青、黄、白、赤、黑;“五音”指宫、商、角、徵(zhǐ)、羽;“五味”指甜、酸、苦、辣、咸;“驰骋畋猪”指声色犬马;“难得之货”指名利权势。颜色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分不清主次;声音嘈杂混淆,让人听觉受损,辨不出正音;味道各有千秋,使人味觉错乱,尝不清正味,纵情狩猎,觊觎稀有物品,让人心旌摇荡,品行不端。

        3、启示:我们需修炼平和的心境,做到有思想、有理想、有方向,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即使充满诱惑,都不能放弃自己追求的目标,迷失自己的方向。

 

              《道德经》  第十三章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

        宠辱皆忘,宠辱不惊

        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外在的荣,内在的辱,都是产生心情不平静的物质或现象,得宠比受辱更受影响。得宠者总觉得得宠为意外殊荣,担心失去殊荣,诚惶诚恐,人格尊严无形受到损害,此时需要靠个人修为,这种修为包括外在修为和内在修为,重点是内在修为,才能做心静如水,如果外在修为,不免会产生贪欲。如果一个人未经受任何辱和宠,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

        2、只有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真正爱天下人的生命,也可使人放心地把天下重任委任于他,让他担当治理天下的任务。

           

                《道德经》第十四章

        1、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我们往往通过眼耳手感知外界和自我,眼看得见,耳听得见,手摸得到,这些感觉器官帮我们获得经验,不免产生贪欲的想法,所感官难以做为见道、听道、摸道的工具。比如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感官感知的是物欲。比如“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是心动感知身外物动?还是身外物动促使心动?

        夷希微是道家所指一种形神俱忘,空虚无我的境界,“道”不可捉摸,清静无为,空虚寂静,任其自然,因其“众妙”才会“混成”,因其“多态”才需“融通”。

        2、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道”无名无象,无形无状,无始无终,无古无今,神龙不见首不见尾,道不是一物,而是无物,只是一个象,应是心中之象,似有若无,似无若有,无却不是不存在。

        3、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这个道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远古就存在的。道可以贯通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如何,现在如何,未来如何,本来无法回答,也许证悟了道就能探知过去、洞察现在、预测未来,我们需要做的是洞幽察微,知古鉴今。

                      《道德经》第十五章

        1、微妙玄通。“微”搏之不得,“妙”常无,欲以观其妙,“玄”常无与常有,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通”互通有无,通达深邃。善士得道需微妙通达,深刻玄远,含而不露,微而不显。

        2、豫、犹、俨、涣、敦、旷、混。旨在告诉我们善道之士像什么?这七种现象,既体现了其外在形象,又透析了其内在本质。谨慎又安逸,安之若虞又防患于未然;把自已当客般恭敬严肃又不失方寸;懂得离散与聚合,暖如春风,润化万物;刚柔淳朴如高山植木;真实至诚又顺乎自然;因浊则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混”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同行而不殆。

        3、不欲盈。尽善尽美之初心不改,大成若缺之现实态度常有。

   

                  《道德经》第十六章

        1、致虚。虚不是没有,而是虚位以待,像山谷,虚是实的承纳,包容万物,成就万物。如谦谦君子般容纳百川。

        2、守静。静不是停止,而是静中有动,像深渊,以静的方式预备动的过程,静是动的蕴含。如温文雅士般专注万念于心。

        诸葛亮《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淡泊”为虚,“宁静”为静。

        3、归根。近日偶学一词“鲸落”,一查资料得知,“鲸落”描述的是逝去的鲸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解消耗的过程。鲸落与热液、冷泉一同被称为是深海生命的“绿洲”。当它预感生命将尽时,它便孤独离去,下沉海底,安静如水,任由自身被汲取享用。它的死不是生的终结,而是生命喧闹的开始,深海中,鲸落维持了至少43个种类12490个生物体的生存。它生于海、逝于海,归于海,反哺海。“鲸落”与“归根”同解,

        4、观复。观与复均为易经中卦象。“观”为风行地上,风无所不至,无所不到,无孔不入。意为观察细致入微,由表及里;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复”为地雷,寓动于顺,顺其自然。动在顺中,循序运动,进退自如,利于前进。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如周而复始,三阳开泰;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如风水轮流转。

              《道德经》第十七章

        1、管理者的四种层次。最高层次“太上”即管理者无为而治,放手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预见事态,适时统筹,关注细节,善于思考,懂得策略。“下知有之”群众无知无觉从外到内全然接受,心甘情愿,心悦臣服。第二层次“亲之”即管理者有为担当,日常工作不忘岗位职责,勇挑重任;矛盾问题面前不避险难,动真碰硬;重大原则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急难险重任务豁得出来、顶得上去。“誉之”群众心里有杆称,主动乐于接受,欣然为之。第三层次“畏之”即管理者严厉严酷,严在堵谏,厉在苛税,酷在刑法。群众主观不接受,客观不得不接受,迫不得已。第四层次“侮之”即管理者失民心,失民意,公信力崩盘,群众深恶痛祗,极度排斥反抗,群起而攻之。

        2、反映了干群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如百姓,舟如统治者或政权,舟上人有掌舵者,有乘舟人。如果风平浪静,才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果风大浪急,就会“风响空山浪卷沙,一帆冲雨暗天涯”;如果舟破损漏水,舟与人会全军覆没;如掌舵人把方向不准,自控力极差,如果乘舟人不循规蹈矩,却以身试法,那么舟也无法安之若素。只有上下一致,步调统一,同心同德才同舟共济。

                    《道德经》第十八章

        1、老子这段话,不可随便看看,需深层体会,如果曲解为老子反对仁义,反对智慧,反对作孝慈,反对忠臣,这就太严重了!其实老子并不反对这些,他是给我们打打预防针,要我们时时关注可能产生的不良作用。

        2、“六亲不和有孝慈”提出的初衷是问题家庭中是非不断,矛盾突出,孝慈有真假孝慈,老子希望每个家庭都和乐幸福。比如拥有大孝美名的舜,由于父母的刻薄,才衬托出舜的孝。“国家昏乱有忠臣”,可歌可泣的忠臣事迹无不发生于历史混乱、生灵涂炭的悲惨时代,老百姓的苦难可想而知。比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对国家民族临危受命,不惜牺牲生命。

        3、辨证思维。大道废时,有真仁义,有假仁假义,还有不仁不义。智慧出时,有伪装的狡猾,也有真的聪明。六亲不和时,有真孝慈的,也有假孝慈的,也有不孝慈的。国家昏乱时,有真忠臣,也有伪忠臣,也有奸臣。仁义与暴虐,智慧与奸诈,孝慈与逆狠,忠与奸,乃一体两面,一线之隔。

        4、真仁义、真智慧、真孝慈、真忠臣符合真正的“人道”,也要靠“人道”要解决“伪”和“不”的部分。真正的“人道”要引导人们克制自己的私欲去追求真善美,真正的真善美就是每个人各司其职,各取所需,发挥好自己的价值。

                《道德经》第十九章

        1、 “三绝”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是回归大道的一剂良方。去掉圣智,人民获得最大的福音;不提倡仁义,大家返璞归真以诚相待;不追逐名利,投机取巧之人无以可为。此三绝作为制度来讲不足以治国,大家的精神思想得有个归宿,这个归宿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见素抱朴”让大家回归敦厚朴素之心,不要巧智,不要花哨,返璞归真。“少私寡欲”人私心与欲望恰到好处,切不可太过自私自利,此时人生要做减法,因为欲望少一分,私心减一分,幸福就多一分。我们不光要去掉圣智、仁义、巧利,而且还要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和绝学无忧,复归于简单和朴素的生活是最好的。正如 关学人物明朝御史冯从吾所说,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些好事,天知地鉴鬼神钦,回归到最原初的人的心灵的状态。

        3、道家认为人的本心便是真心,人的真心便是朴素之心,人的朴素之心便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就如读书做学问,不被外在繁杂的学问所蒙蔽,“由博返约”才是高境界。

                    《道德经》第二十章

        1、这里的“我”是指是指悟道的统治者,“众人”、“俗人”指未悟道的统治者。

        2、恭谦与霸道、美善与丑恶是相对的,是相互转化的,不可被表象迷感,要洞察玄机,追求事物本质,不迷惑于当下,不悲喜于现在,淡泊于事。

        3、百姓与统治者之间互相“畏”不可取。百姓畏之是受高压政策、重赋酷刑所逼迫,统治者畏之是物极必反,百姓群起攻之,颠覆政权。

      4、“我独异于人”。我是悟道之人,人为未悟道的俗众,两者的状态与外显行为在这里突现无遗,“独”乃得道之不易,悟道之艰辛。我心胸博大辽远,人心思狭隘浅显;我光彩隐没于众人,恬淡如婴孩,人高高在上光彩照人;我少私寡欲多付出给予,人欲望驱动追名逐利;我低调做事光亮恒久,人高调做人神采奕奕;我内心淡然毫不在乎,人发心于己严苛机敏;我内心质朴大智若愚,人目的所在利益所驱喻为智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十一章——第二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