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03e02:不以自由之名

去年微信有一篇演讲稿《自由是一种责任》传播很广,演讲者是张维迎教授。演讲本身我没有看,但一些问题,像是:何为自由,我们是否拥有以及需要自由,像一颗种子一样在我心中发芽。

自由定义有许多,而其中真正不变,不是自由本身,而是追求自由本身。所有文字语言,其真正意义都在于影响我们,影响行为。以自由之名,对我们行为所作之指引才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由此,在我看来自由本质是赋予我们权利去做更多选择。

人们常说不自由,或源于我们无法摆脱生活做自己想做之事,又或我们能做却被社会整体约束无法做成之事。在著名“四个自由”中,表达自由、信仰自由想要打破社会约束,而免于恐惧和免于匮乏则明显不仅取决于社会约束,亦取决于能力,或者说能力本身是一种更大制约。进一步,从选择这一角度看,今天人类无疑要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自由,但也恰恰是今天人们会更多讨论自由以期冲破某些限制获得更大选择空间。因为从能力上讲,我们具备做成更多事之能力,却也受到更多社会约束,无论是法律、道德、还是知识。

问题在于:我们并不比几百、几千年前更强大,恰恰是那些法律、道德、知识塑造了我们,拓宽了我们选择空间。所以约束本身恰恰使我们超越自我不是么?带给我们自由,使我们感到自由,并不一定是以自由之名。

知乎有一个帖子对我触动颇深,一位学生抱怨学校不自由,认为自由是一种人人皆应拥有之权利,但回过头又会说并不反感某些规定,而只是对约束诸如剃头,穿戴等方面深感不满。诚然,有些质疑很合理,但以自由作为一种权利去申诉,便会带来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何可以以自由之名冲破某些校园规定,而保留其他约束,在他们同样限制了我们自由这一情况下?同样,当我们以自由之名,尝试改变社会时,这一决定所带来问题便更加尖锐。

事实上,自由之名并不重要,因为对自由向往是我们天性使然,没有人会拒绝。但问题在于,以自由之名所行之事,却未必带来自由之实。打破限制却未必真能使我们拥有更多选择,所以与其强调自由有多重要,不如真正去衡量每一个选择背后利弊得失,那比直觉上的自由更有意义,也真正在拓展我们选择空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S03e02:不以自由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