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一身皮囊,是否看到生命

作品名称:《皮囊》

  作者:蔡崇达,1982年生闽南人,《中国新闻周刊》前执行主编,“南方国际文学周”联合发起人,作品多次获得“《南方周末》年度致敬”、亚洲出版协会特别报道大奖。

  图书简介:《皮囊》是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包含《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等十四篇文章。作者有如一个出走半生、历尽沧桑归来的少年,他用一种客观冷静,却又足够细腻的笔触,描写家乡最熟悉、最亲密的人,书写心中最难忘、最深沉的感情。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中一一体现。

  阅读体会: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耐人寻味的韵脚,它有的只是最简单的文字,承载着最纯朴的感情,正是这样,文章里的人物除去皮囊更具血肉,使人遐想,引人共鸣。写阿太时,一个身材瘦小但神采奕奕的老妇跃然纸上,仿佛那个为了一家人辛苦操劳一生的,你我共有的祖母;写母亲的房子时,一座布局不合理,装修未完成的房子见证了上一辈人相濡以沫的爱情,也让“我”无论漂泊何处都有一个可以回去的温暖的家。

  最触动我的一幕是当儿子得知病重的父亲去世时,第一反应不是痛哭流涕,却是破口大骂,骂父亲没有遵守承诺坚持活下去,骂父亲没有等到自己回来见他最后一面,骂父亲狠心抛下家人独自离去,但他骂的真的是父亲吗?在我看来不是,他骂的是自己,骂自己没有能力给父亲更好的治疗,骂自己为了赚钱给父亲治疗却没能给父亲最想要的陪伴。所以当父亲去世,破口而出的是愧疚!是悔恨!是对事情发生时自己无能为力的发泄!当儿子事后发现被父亲抚摸到发白的自己的照片时,那一刻,文中的儿子怆然泪下,文外的我也不禁眼圈发红。

  推荐理由:作者离开了生长的小镇,在大都市里写下的,那些最深切的情感,都是承载于小镇里的故事中,产生于那个叫做“家”的地方。我们都一样,终将会离开各自的舒适区,离开那个充满温情的家,离开大学这座象牙塔,混迹于复杂的社会,而那时的我们满经风霜,历尽磨难,也许功成名就,也许落魄失意,又或者默默无闻却过着自己想要的平淡生活。但无论如何,却再也无法回到此刻。那此刻的我们该如何做到多年以后回想过去时,除了感叹物是人非世事难料外,更多的是能够回想起,当年我们拥有过,并且从未失去过呢?

  书中作者所分享的对生命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或许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它仿佛在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启示我,珍惜那些情感,珍重那些人,它告诉我,我们应该学会看见彼此,映照彼此,温暖彼此!

  经典语录:

          ①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

          ②死不就是脚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诚心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因为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③她像商场里看到心爱的玩具不肯挪动身体的小女孩,倔强地重复她的渴望。

          ④然后,我看见那笑容就这么一点点地在她的脸上绽放开,这满是皱纹的脸突然透出羞涩的容光。

          ⑤我知道,即使那房子终究被拆了,即使我在一段时间里买不起北京的房子,但我知道,我这一辈子,都有家可回。

          ⑥其实我不愿意旅行,其实我更愿意待在一个地方,守着我爱的人,生根发芽。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褪去一身皮囊,是否看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