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书店

图片发自App

我与书店

今天中午,为了给孩子找两本弄丢的教材,不得不跑几个书店。久违的书店却没有久违的身影。虽然没有找到,但是收获了满满的记忆。

想来惭愧,大学毕业后,进书店的次数屈指可数。还是小时候好,当我懂事(虽然有些晚)后,就如饥似渴的找书,读书。当时没有条件进书店。一个班就那几本书传来传去的。小人书,带漫画的那种。现在几乎全部忘记了,只记得全是关于骑着偏三轮的破案的警察的故事。直到六年级,转学到我姑姑家,才见到一种叫做 书架 的“好东西”。上面有很多书,尽管有很多看不懂的专业书,或者不适合我的杂志。我依旧翻来翻去,不亦乐乎。

初中时,每到周末。学校门口的地摊书,就是我们的书店。看着看着就慷慨解囊,有五角一本的《奥秘》,有一元的《故事会》。还有几块的日记作文之类。因为是旧书便宜,但我们还是搭伙买互相看,当然大多是偷偷看,不然,要么认罚要么交书。如果是语文辅导书,那自然是明目张胆的炫耀一番,老师有时候还会借去参考。数学辅导书一般是没有的,不是我们学的好,也不是书店没有卖,而是因为对我们来说太奢侈。除了教科书,就是练习册。初三多了一本复习资料,还大多数是盗版了很多次的。

图片发自App

高中时候,书店很多也很近。学校有图书馆,阅览室。终于可以一饱眼福了,但总有种“功利性”。今天看疯狂英语,明天借满分作文,后天想租一本小说但始终只是想想而已。分科后,更是不敢觊觎了。谁让我学的是理科呢?只记得高一时翻了几本名著导读,这样一是作文时可以引用,二是以后有时间可以真正看看。总之还是零零碎碎看了一些,但总有一点儿负罪感。

大学终于可以放肆的看书了,或者说可以看自己的喜欢的书。学习上不挂科就OK,生活上随主流就行。但看书没有规划,随遇而安。还有一种崇洋媚外的思想在作祟。俄国的小说,散文非常复合文化体系,或者说中国国情与他们很类似。托尔斯泰和曹雪芹一样伟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平凡的世界》一样励志。欧美就有了文化差异或者说历史隔断,毕竟世界历史几乎空白。曾经痴迷于小说情节的曲折,总是想象结局,期待结局。还是鲁迅先生说的精辟: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武侠就不用说,凡是爱恨添加进去就有血有肉让人有泪有狠。更有甚者,玄幻直接给你一个全新的世界,想象的世界,或者说内心的一个角落。小说就像时空隧道,他让你去流浪,让你去梦游,让你去穿越。相比而言散文就没有“满汉全席”的样子了。散文就像一锅乱炖,虽然用料繁多,但每次味道还是家的味道。与之相配的随笔就想一碟小抄,想到什么,就地取材,浑然天成。曾经喜欢骈体文,觉得文采飞扬,韵味十足。就像华丽的青春。猝然而逝,余韵袅袅。还是平实的文字显得真实,耐人寻味。咖啡醒神,品茗有味,不过还是凉白开解渴,于无味处品味,于无形处得形。

图片发自App

书店,有书才成店。可是没有读者也只能叫做书店。读书是一道别人眼中的风景,读无形书才是一道自己心里的风景。做一个行者,读者,遇见最美的风景,遇见最美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与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