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估,到底评什么?估什么?
主要是数字说话,跑不了统计四六级通过率、学生就业率、教师学位职称比率、发表论文数等各种指标,在此基础之上,专家评审组参加一些会议,听取一些汇报,采访一些师生,查阅一些原始教学资料,最终给出一个结论。
按道理说,教学评估与教师密切相关,教师应该非常关心并积极参与。然而实情是,许多普通教师不仅对教学评估漠不关心,认为这主要应该是领导和教学行政管理人员的事,而且还相当反感。
为什么这样?主要是学校在应付教学评估过程中采取了不少“应急的”“临时措施”,列举一二:
有关部门会连续开会,连下N个通知,比如要求整理历年试卷,不足的丢失的要补齐,甚至必要时组织学生再考一次;要狠抓学生到课率,而且绝不允许教师提前下课;要清理整顿校园环境,约束小商小贩;最重要的,是当评估组专家在校内随机访问教师和学生时,必须全校上下统一口径,报喜不报忧……。
教学评估组一来,整个学校陷于一种“临战状态”。可谓:全校上下齐努力,一起糊弄检查团。
教学评估,越看越象一场戏,一场人人都必须参与,一场人人都必须演好的大戏。
等评估组一走,结论一出,上上下下都松一口气:“好了,没事了,过关了。”
等过四年,再来一次。教学评估,成了“数年一刮”的陈风。
教学评估的本意是促进教学的规范化,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以更多更好地培养人才,想法没错,但为何一到实践中就走了样,并未起到期望中的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是不是方法不合理?
教学评估在方法上的确有可供商榷的地方。比如教学的好坏,难道真的可以量化为一些数字并经过短时间的人员访谈确定?
事实上,教育的质量是由其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和质量来衡量的,而一个人是不是人才,主要取决于其在某各自领域内取得的成就大小,一切都需要时间累积才能说明。从这个角度上说,现有的教学评估手段,确实有改进的必要。
但这些都是一些具体考核指标和手段的问题,并非问题的关键。
我们更关注的是,为何会在教学评估这一过程中出现上述种种不合理现象?
学校为何对“国家级”的教学评估如此重视?而普通教师为何对此漠不关心,难道仅仅是因为觉得教学评估劳民伤财,并给教师增加了许多额外工作量吗?
其中的关键在于:
“国家级”的教学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学校的经费划拔、学生招生与相关教育官员升迁。
而普通教师之所以不关心,是因为高校考核教师的主要指标是科研而非教学。你讲课再好,发不够论文,就别想升职称,而职称对教师的个人收入影响极大。上海交通大学的晏才宏老师,“模拟电子技术”一门课讲得极棒,被学生称为“魔电”,可就因为没有发表够相应级别的论文,至死都只是一个讲师。前车之鉴,普通教师首先要致力于想办法“拉到课题与科研项目”并“攒够论文”,这才是正事。至于教学,只要不出教学事故,不让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怨声载道,可以保证不下岗就行了,何必花时间对教学精益求精,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当前的环境下,普遍都有“科研”重于“教学”的观点,如此现状之下,采用再严格、再科学的教学评估方法,又对教学水平的提高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教学评估,是一根失灵的指挥棒。
与此相反,高考,则是一根万能的指挥棒,不管你教育部如何嚷着要实行“素质教育”,各中学和家长却一致地给孩子们“施加压力”,最近电视里曾报道某地因教育部规定暑期里公办中学不允许办补习班,就有人打着私立学校的牌子,聘请公立中学的优秀教师办班给孩子们补课,从老师到家长再到学生,无一有怨言,皆大欢喜。
中学如此重视教学,而大学如此之不重视教学,这其中的反差,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中国的大学,是行政主导下的大学。招生是全国统一按计划招生,教学经费由教育部和各级政府划拔,大学校长也是具有某一级别的官员,在这种体制之下,大学没有自主权,其实就是一个“政府衙门”,根本就不具备独立性,说什么要“教授治校”,“学术至上”,都只是“画饼充饥”。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还是“计划经济”,但人才市场却已是“市场经济”。其中的脱节,使我们看到了以下场景:
大批的学生毕业难找工作。与此同时,又有大量的企业在嚷着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拥有国家最优质教学资源的北大和清华两所超一流高校“源源不断”地向美国等发达国家输送优质人才,而好一些的重点高校又“高效率”地为各种“外企”和好的国企输送人才。余下大部分一般高校毕业生只能争抢剩下的饭碗,毕业即失业已是相当严峻的现实。高等教育的两极分化使中国人具有越来越强的“名校情结”。
如今,优秀的学生如果留在国内、呆在国企,就有可能被人贴上“无能力”的标签。中国人现在争着给“资本家”打工,以当“资产阶级买办”为荣。人才市场的竞争态势可谓变化莫测,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与此相反,行政主导下的高校行动迟缓,它不可能迅速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以满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对人才的迫切要求。
只要还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教育体制,想通过组织“教学评估”这一行政手段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本身就是“缘木求鱼”。必须从根本上变革目前的教育体制,才能真正地提升教学质量。
我无意否认教学评估的重要意义,但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这种评估是被扭曲了的变了味的“教学评估”,是当前中国教育体制下不得不采用的手段。不评估,教育部如何在各高校间分配教育资源?
我们看到,高等教育非常发达的国家比如美国不存在全国统一的高校教学评估,但这并不意味着别人不重视教学。在开放的教育市场的竞争压力之下,有哪所大学敢对教学掉以轻心?如果不能保证教学质量,这些大学就失去了竞争力,迟早会消亡。每个大学都有着适合自己情况的教学评估体系,这是各大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自觉应用的,岂需要美国教育部来自上而下地强制实施?
我大胆预言,中国全国性统一进行的教学评估迟早会销声匿迹,而代之以各高校自主的教学评估体系。但这一天还很遥远,目前,“国家级”教学评估仍有着存在的必要。
每个人都知道中国高等教育问题多多,却每个人都没有良药。我不禁想起了上个世纪末进行的国企改革,其步伐是多么地艰难,还造成了数千万的下岗工人。但再难也得改,已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没有一个企业能置身于市场之外,墨守成轨就意味着坐以待毙。
目前,中国的教育资源仍然紧缺,有大量的人渴望受到高等教育而不能如愿,换句话说:教育市场仍是卖方市场。各大学总能招到学生,因而没有什么危机感。不用发愁的生源,加之以高昂的学费,还有国家的教育投资, “铁饭碗”加“大锅饭”,简直就是上个世纪国企的翻板,但如此滋润的日子,真的可以长久吗?
“计划生育”是中国的国策,人口学家预计2050年左右中国人口会达到平衡,因此生源的增加不会是持续性的,现在部分幼儿园和小学已出现了招不满的情况。这种现象会向上蔓延到中学,最终到达教育的顶端大学。
一方面是生源绝对数目不可能持续上升,另一方面是各高校在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两者终究先会达到一个平衡点,进而转向“教育买方市场”,那时,许多教学质量不怎么样的高校其日子恐怕就不好过了,教学质量不好会招不到学生,更不用说招到好学生了,压力之下,这些高校还敢不重视教学吗?目前高校冗员严重,当教育市场成为“买方市场”后,将会出现一大批下岗人员,全国数千所大学加起来其绝对数目一定相当惊人,而其生活水平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有可能会出现新的社会问题,希望我的预言不是危言耸听。
今年香港中文大学等几所香港高校大举进军国内招生,与北大清华争夺优秀生源,一度出现了“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北大清华将被扫为二流大学”的议论。我们不去争论北大清华是“一流”还是“二流”,只是从这一现象中看出,中国教育市场在不断走向开放,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的高校参与国内教育市场竞争,可以加速中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世界一流的大学都是面向全世界招生的,如果中国的大学也有实力吸引全世界的优秀学生到中国来学习,那才是中国教育真正腾飞之日,而走向成熟的中国高校,“国家级”的“教学评估”之类现象也将销声匿迹,也许会成为未来的中国教育学史研究者的研究课题之一。这是必然的,只不过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