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吃货世界

何为文化?文化是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文化往大方向讲他有:天文、历法、中央制官、阶层等,往身边事物讲他有:衣、行、住、婚姻等。

如果你想穿越到古代体验古人的生活。那么这本《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北京大学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46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第四次修订版特聘请在美国任教的汉学专家刘乐园以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成果为出发点.精选图片.改谬补漏.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增补最新文化研究成果,通过近世考古发现与传统文献相结合的“古史新证”,勾勒出情趣盎然的中国古代文化生活图景。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此书包罗万象,没法也没有能力讲解书中的奥妙有趣的故事。身为一个吃货,我就在这分享下关于一个古人对于吃的讲究。

上古的粮食作物有所谓五谷、六谷和百谷。按照一般的说法,五谷是稷(jì)、黍(shǔ)、麦、菽(shū)、麻;六谷是稻、稷、黍、麦、菽、麻。六谷比起五谷来只多了一种稻,这显然是因为水稻本是南方作物,后来才传到北方来的。

(五谷还有别的说法,例如《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为稻黍稷麦菽。”六谷也有别的说法,这里不列举。)遇到此书之前,我一直认为,谷就是我每天吃的白米饭,其实不然,它是白谷的总称。

古人食牛养猪,只有统治阶层吃得起。比较普遍的肉食是羊肉,所以美、羞、等字从羊,羹、字从羔从美。我们现在吃的关于腌制品,比如腌肉、臭豆腐、泡菜、酸菜。他们的鼻祖其实就是古人创造出来的。我们现在吃的干肉在古时叫做脯(fǔ),叫脩(xiū)、肉酱叫醢(hǎi)。古代还有醋,美名其曰醯(xī)。有了醋就可制成酸菜、泡菜,叫做葅(zū)。还有家家户户腌肉,腌鱼,都叫菹(zū)。

古人的羹更讲究,什么羹放什么料都非常讲究。故事羹分为两种羹,一种为五味羹,一种为蔬菜纯肉汁,而且这更是饮的。左传·桓公二年》:“大羹不致,粢(cí)食不凿,昭其俭也。”所谓“大(太)羹”,就是这种羹。

另一种是肉羹,把肉放进烹饪器里,加上五味煮烂。所谓五味,据说是醯、醢、盐、梅和一种菜。这菜可以是葵,可以是葱,可以是韭。另一说牛羹用藿,羊羹用苦(苦菜),豕(猪)羹用薇。《尚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可见咸与酸是羹的主要的味道。《孟子》所谓“一箪(dān)食,一豆羹”,大概就是这种羹。《左传·隐公元年》载郑庄公赐颍考叔食,颍考叔“食舍肉。

相信大部分人的童年美好回忆包含了糖。上古人们所吃的糖只是麦芽。糖之类,叫做饴(yí)。饴加上糯米粉(馓),可以熬成餳(xíng)。饴是软的,餳是硬的。餳是古糖字(餳,古音唐)。但当时的糖并不是后代的沙糖。沙糖(甘蔗糖)不是中原所旧有。白沙糖叫做石蜜,也是外国进贡的东西。一般人所吃的饴或餳是麦芽糖。宋初宋祁《寒食》诗“箫声吹暖卖餳天”,卖的就是麦芽糖。

先秦时代没有今天意义上的糖。先秦的饴,其实只是我们今天说的麦芽糖。中国的甘蔗种植和糖的提炼方法都是古代由印度传入的。季羡林认为,中国本土过去的制糖术只知道熬煮浓缩甘蔗汁,制造硬得像石头一样的棕褐色粗糖。而唐代由印度传入的制糖术则在炼糖过程中加入碱(石灰或草木灰,也就是氢氧化钙或者碳酸钾),可以制出松散的红糖。

制糖术后来又在中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中国人创造出用黄泥浆对糖浆进行脱色的方法(利用黄土在水悬浊液中的大比表面性质吸附沉淀糖浆中的杂质和色素),制造出了白砂糖和冰糖。不愧民以食为天!

唐代的茶道向后世流传,在经历了元朝统治的一百年后彻底在中国的土地上湮灭。反倒是日本茶道中保留了一部分唐代茶道的内容。元代兴起的茶叶泡水一直传到了今天。

所谓“茶文化的研究”,自然更是瞎掰居多。还有更荒诞的所谓沤(òu)了若干年的一个普洱茶饼子价逾百万的宣传,则简直形同欺诈。这正是所谓器之不存,道亦不复。

结语

以上你只是了解到书中关于饮食方面的冰山一角,如果你想写关于古代小说,如果你想傲游古人生活常习,或者想知道古人是如何筛选人才,如果你想了解如何管理,如果你正愁如何让孩子了解中国的文化,例如关于汉字(比如“家”(房子底下有猪。豕,读shǐ,意思就是猪)),糖,茶等都是出自古人智慧的结晶。这本《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书最适合引领你到古人的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吃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