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敦煌,古代中国大复兴

敦煌的历史

敦煌是著名的河西四郡之一,河西四郡是汉武帝时期设置的,从东到西分别是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都分布在今天的甘肃省。

当年汉武帝打通河西走廊的首要目的是“隔绝羌胡”(就是把在青藏高原上游牧的羌人和北方草原上游牧的匈奴人给隔绝开)。而通西域是计划外的情况。

隔绝羌胡,是为了防止两拨游牧者联手威胁长安。而河西走廊能够控制在汉朝手中,则可以对两者各个击破。

河西四郡

月氏人最早活跃于敦煌,月氏人被匈奴人击败后敦煌地区受匈奴人控制。汉武帝驱赶匈奴开拓河西后,敦煌才由汉朝人统治。

莫高窟的多元文化

莫高窟最早的开凿,是在中国北方陷入大动荡的五胡十六国时期。现在能找到的最早的石窟,是在北凉时期开凿的,也就是公元五世纪初期,离现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秦是氐族人建立的,北凉是匈奴人建立的,这分别是五胡中的两个。

莫高窟洞窟

敦煌的大部分洞窟里都融合了胡汉文化。例如,一个西魏时期鲜卑人开凿的洞窟,正面是佛像和菩萨,旁边有印度教主神梵天、湿婆和毗湿奴的画像,一转头又看见中国传说当中伏羲和女娲的画像,壁画中有一个飞天,却少见地留着鲜卑式的发型(头顶剃秃了,两边留着长发)。相距遥远的中亚和江南,南方的印度和北方的伏羲,居然都在河西走廊的一个洞窟里被连在了一起,这里简直就是汉满蒙回藏多元复合的中国的缩影。

敦煌对中原反哺

河西走廊的几个绿洲城市与中亚情况类似,大汉在强盛时对它们能直接统治,一旦衰败,河西走廊很容易就自立出去了。没有大帝国的政治强力统治,也就不会有哪个文化在这些绿洲地区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敦煌地处遥远的绿洲,没有自己原生性的文明,但各种文化传播到这里并融合,却能反哺母邦,尤其是反哺中国的文明再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经历了政治大崩溃和文化大衰退。帝国精神重塑,有赖于西域输入的两个文化,一是游牧精神,二是佛教。

游牧精神,主要提现在隋唐二个大帝国,无论从统治者的血统上来说,还是从帝国的精神气质都是鲜卑游牧者与汉人的混合王朝。同时,游牧精神也使隋唐帝国具有雄视天下、气吞万里的气魄。

佛教,能传入中原主要因为河西走廊的绿洲特性,各种文化在当地谁都没有绝对优势。佛教在这里与儒教形成一定的融合之后,才侥幸传入中原。

因此,敦煌就像一个密码箱,古代中国的文化之所以在大混乱之后能够复苏,一部分就藏在敦煌的这些洞窟当中。

佛教与游牧精神

佛教第一次大规模传入中国,就是在南北朝时期,因为,无论南朝还是北朝的皇帝们,都想给自己在儒教之外寻找正当性。南朝的皇帝们都是篡位上台,儒教太重视正统性,会让篡位这个事情显得特别扎眼。北朝的皇帝们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是胡人,统治汉人的时候容易面对各种不服,因为儒教很讲究华夷之辨的。所以,他们都很有兴趣来推广佛教。

陷入低谷的中国文化,就是这样在胡汉交融的过程当中,获得复苏乃至再次爆发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16. 敦煌,古代中国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