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写作的信仰

用一颗阅读者的心,去铸就自己的梦。

梁晓声有一篇文章《阅读一颗心》,讲了什么是现实主义、理想主义以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结合。

文章用雨果的《悲惨世界》作为例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被作家的一颗写作者的心灵所感动。

在雨果所处的那样一个四处潜伏着阶级对立情绪、虚伪比诚实在人世间获得更容易的自由,奸诈、贪婪、出卖、鹰犬类人也许就在身旁的时代,居然仍对美好人性抱着那么确信无疑的虔诚理念。

像我这样一个没有阅读过太多经典书籍的普通人,我还不能像梁晓声先生理解的那么深刻,但是这不影响我的阅读,也同样不影响我被触动。

不管是写作者,还是阅读者都应该有自己对文章的独特见解,跳出世俗,却也不完全的脱离世俗。

这就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吧。

今天被人民日报的首诗感动了。

诗的原文是:

我的名字,

也许已经过时了,

现在应该没有人会取这样的名字吧;

我曾和你一样,

一样的意气风发,

一样的慷慨激昂,

憧憬过无数种可能的未来;

但是我没想到,

一次离别竟成了永别,

一声再见就再也未见;

时过境迁,

山海相隔,

现在的路已回不去我从前的家了;

但是,

无论你在哪里,

当风从耳边吹过,

云从头顶飘过,

那便是我来看你;

看你现在过得比我当年想象的还要好;

看这盛世如我所愿;

这盛世里,有你有我;

只要我的名字不被忘记,我就活着;

只要你记得我,我就活着。

文章很短,是为了纪念烈士所书写的。

文章虽然是白话,但意义深刻。

虽然我死了,只要你记得我,我就活着。这是信念,也是理想,还有悲伤的浪漫主义。

对于一个阅读者,一个走在写作路上的新手,我们也要用信念之光,理想之光,去铸就属于自己的信仰之路。

我手写我心,笔耕不辍。

你可能感兴趣的:(找到写作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