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刚开始看到这个公开课的名称时,并没有想点击去,就是因为含有“积极”二字,感觉应该和我之前了解到的鸡汤心理学差不多,好像通篇都在说,“嗯,你要阳光起来。”
这就让我想到了郭德纲的那段相声,“噗,这边扎了一刀,滋滋冒血呢,那边有人劝你,你要勇敢起来!”
你死不死啊?
但这又是我搜公开课后,出现的第一类目,出于对小破站的信任,我还是选择点进去看一下。
先说说对这个讲师的第一印象吧,长相自然是高鼻梁、深眼眶,标准的老外长相吧,而且面带微笑,给人以成熟稳重的感觉,反正看着就是个教授样。
然后就是声音,有磁性,听感极佳,正好我最近也做一些播音有关的练习,知道想达到这种功力,必然是下过一番苦工的。
这样的话,就算学不到什么东西,也就当听些感觉很好英语听力,总不会是浪费时间的。
只是当我看了半小时左右,我就有些蒙住了,我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个骗局,还是针对于我的骗局,要不然怎么可能句句讲在了我的心坎上,就好像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完全被人看透了一样,但又看了一眼标题,这毕竟是哈佛的公开课,还是08年的,应该针对不到我。
这个也不是那种全是专业术语的心理学,让你望而生畏,把心理学提升到治疗疾病的高度,像培养心理医生一样培养你。
这个就是,很简单的,我都能听懂的,从个人,从生活上做出对幸福的理解。
因为我仍然处于,初学阶段,所以现在的我总结不出什么有用的结论,
但我觉得,这一定是对我有帮助的。
而且,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我这种常年被洗脑的人,现在好像突然觉醒了一点点自我意识,就总喜欢以最深的恶意去怀疑这个课程的目的,就像以前上过的一些课程,总有一些你想问,却不好开口的问题,比如,你教课的目的,你能从我身上获得什么,你凭什么敢说你已经做到了?
但就是这样的问题,也一点点地被他极其自然地解释说明后,我虽然满意,但仍有一丝怀疑,理智告诉我也必须保持这种怀疑。
简单说一点,这里面和我共鸣最大的地方吧。
我知道我一直是不怎么幸福的,要不然也不会一直自卑、抑郁什么的,但我近几年来领悟到的东西是一种心态,我不知道怎么能幸福,但我知道怎么能舒服。
我目前的心态是,好的我比不了,差的我也懒得比,而且怎么着都是一天,就想着怎么舒服怎么来,再加上自己反正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人物,也没啥人在乎,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不再遮遮掩掩自己的缺陷,谁爱嘲讽就嘲讽呗,世界这么大,信息这么多,都在忙着挣钱,谁有心思盯着你的缺点不放?
果然,自我放弃以后,可舒服太多了。
再也不会死要面子活受罪了,反正我就是烂了,我就是不行,你看不起我,我还看不起你呢,对吧,有本事你别和我吸着一样空气呀,你牛b你咋不去火星呢?对吧,只要我不在乎,就没人能伤害我,就是这种摆烂的心态,让我渐渐不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居然还增加了几分自信。
但,我也确信,这并不是我要的幸福,我仍然能记得那些曾经拥有过的,幸福的时刻,比如第一次收到礼物,第一次被老师夸奖,第一次获得第一名,第一次被游戏里的队友或对手认可,街头听到喜欢的音乐,或者是游戏通关,或者是看完一部电影或者读完一本小说,那种开始前的期待,过程中的专注,得到成果后的满足,那种喜悦,就像我所有的细胞都在欢呼一样。
只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就很少或很难再找到那种感受了,因为,我发现,我找不到一件事,可以满足我的要求,可以达到我的期待,我总是觉得有力却用不上,每每把时间用在那些我不想做却不得不做的事情上,我就很痛苦,但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就只能接受,虽然痛苦,但习惯了的话,也就适应了,但也只是忍耐着,然后把攒下来的委屈,或者是负面情绪发泄到其他地方,我不认为这是幸福。
或许,可能我发泄的场所可能从网吧,变成了酒吧,或者是更高级的什么场所,但我仍然清晰地知道,我不幸福。
我从来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只是,按部就班,不幸福的人多了,我只是其中一个。
直到后来,在社会里混了几年,觉得所谓社会,也不过就是这样罢了,反正自己摆摆烂,反正饿不死,那不如给自己一个机会,一个挣扎一下的机会。
于是,就接触到了这个公开课。
他的道理和我相同的地方是,都要求要接纳自己,无论好坏,那只是人性。
但他更高明的地方是说,不能只看到不足,看到不足可以给自己找到缺陷,但想要进步,就要看到自己更多的优点,并发扬。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直接把我震惊地半天说不出话。
类似的道理,以前或许听过,但从没像今天这样理解过。
就像哈利波特一样,我总是幻想着有一天有个人能脚踏七彩祥云来救我,来肯定我,但我从来没有想过那个人可以是自己。
尽管我曾被人评价过自负,但只有我自己知道,那只是自卑的过激反应。
原来,我从未正视过我的优点,我总是能从别人身上看到我的不足,长此以往,我好像就忘记了我的优点,难怪我无论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都觉得不幸福。
我最需要的,是我自己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