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儿童教育当做旅游

分享一本书,《反脆弱性-从不确定中受益》。这是一本神书,早一日读到这本书,就早一日受益。不管你是处于什么年龄段,相信这本书都能为你带来很大的好处。

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就跟本书相关,书中说,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观光式的教育,还有一种是沉浸式教育。这两个名词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很熟悉,经常听到,经常见到的,但是什么样的教育是观光式的教育,又怎么让孩子可以接受沉浸式的教育,往往就不甚了了了。换一个方式来理解,就清晰明了了。

所谓观光式的教育,就像旅游团的旅游计划。这些年旅游是很多家庭都会去做的一件事,跟团游最方便,也最省时省力,而且成本可控。因此,跟团游成为了很多家庭的首选。但是跟团游往往也收到很多的吐槽和诟病,吃的差,住的差就不说了,对于景点也是求多不求精,如同走马观花。最后,旅游除了一张张照片证明我们来过以外,并没有其他的收获。但是虽然网络上有无数的吐槽,但跟团游的人却是越来越多,这是因为人类的本性是追求不变的,追求稳定的。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是我们出于打破自身定式的需求,好奇的需求,猎奇的需求,而选择跟团游是我们出于追求稳定性的惯性。我们希望在离开自己熟悉的城市之前,把这段时间的旅程和经历确定下来,这与我们旅行的目的背道而驰,却符合人性。

而这就如同观光式的教育一样。我们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成功人士的成长道路都是不同的。没有任何一个约定俗成的方式可以源源不断的教育出无数个马云,雷军,李嘉诚。但是我们总是希望在孩子还没有入学的时候,就规定好孩子的一生,小学要区重点,中学要市重点,高中最好去名校附中,大学要清华北大。如果孩子真的顺顺利利的按照计划大学毕业了,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往往绝大多数会成为平平常常的一个企业雇员,也就是俗称的打工仔。我并不是说名校的学生出来就打工,当然没有任何一个群体存在绝对性,只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就是在培养一个打工仔。为什么?因为他从小到大所有的路,所有的选择,都是既定的。经过二十多年,甚至三十余年的教育,他来到社会,这个时候,家长一放手,去吧!去拼搏吧!去成为马云,成为李嘉诚,成为比尔盖茨,去改变世界,孩子懵了。我到哪可以改变世界?那么退而求其次,先赚个钱吧!这个时候有无数比这个孩子年龄更大或更小的社会老油条早就盯着这群高级打工仔了。你喜欢被人安排,现在一下没人安排了?来吧!我把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这就是观光式教育最终的结局,而且是最好的结局,因为至少可以卖个好价钱。而其实绝大多数在这个教育道路上的孩子,可能早早的就离开这个跑道了,学校更差一点的卖的更便宜一点,早早辍学的,反而拥有无限的可能。

我是在鼓吹不教育吗?当然不是!之所以很多辍学的学生更有出息,是因为糟糕的教育不如没有教育!但是我们有更好的教育方式呢?

也许不是最好的,因为未来有无限的进步可能。但沉浸式教育是当下最受关注和信任的教育理念。只是很多家长包括很多教育从业者无法做到完善。原因前文讲过,这是人类的本性,我们追求稳定,排斥不确定性,而想要从不确定性中收益,看文章开头的那本书,反脆弱性。

什么是沉浸式教育呢?还是以旅游来举例。旅游除了跟团游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我们可以自己来做预算,做规划,然后自驾游。我们也可以跟几个驴友合作来徒步,来骑行。其实相较于跟团游,这些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沉浸式体验。而终极的沉浸式体验是什么样的呢?把旅游变成生活。我想要去洛阳旅游,好!我去住上两年。我成为一个洛阳人这就是沉浸式体验的终极。

回到教育上来,我们就要让孩子切切实实的去感受,去了解,去选择,去深入,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沉浸式教育。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你的意思就是不管呗!孩子想上学上学,不想上不上,想干啥就让他干啥。这部分家长可能领会到了道家无为的本质,但我还达不到这个境界。在我看来,无为不是放任自流。沉浸式教育的本质就是减少干预,但不是绝对没有干预。比如,孩子在一岁到四岁的时间段,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时间,是孩子了解世界的时间,我们要放手让孩子去感受这个世界,孩子去摸沙子,我们慌忙跑过去阻止,告诉他,脏!那么孩子对沙子就有了一个定义,这个东西是脏的,不能碰的。但其实呢?沙子仅仅是脏吗?它是颗粒状的,摸上去软软的,泼上水会变成泥,会黏,颗粒之间会因为水的存在更加紧密,可塑性更强,进一步,吃到嘴里涩涩的,有点硌牙,虽然很小,硬度却很大……太多了,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的只是脏吗?孩子去接触了之后,感受比我刚才说的要多无数倍。这些感受就促进了孩子大脑的神经元组成。就因为我们的一个脏字,就扼杀了孩子无数的可能。这不可怕吗?

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管。比如孩子去摸电门。孩子会很好奇这个电门,在孩子的观察中,这个洞是有魔力的,大人拿一个东西插进去,手机可以充电,台灯亮了,风扇转了,空调可以吹出凉风,冰箱会嗡嗡的响。孩子会想,这个洞里到底有什么?它有这么神奇的作用,可以让不同的东西给出不同的反应。他会很想很想去摸摸看,如果可以把电拿在手里,他也会吃吃看。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要告诉孩子,这个危险,不可以去碰。

这样去分析一下,大家可能觉得沉浸式教育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了吧?不难!只是需要我们做家长的不断的给自己强化这样的意识,不能今天看到文章,觉得很简单,放下手机就依然还是把孩子安排的服服帖帖的。

而且我们需要更加注意的,是我们认识中那些约定俗成的事情,比如吃饭。我们习惯于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吃饭,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吃饭是身体补充外界能量的一件事而已。跟读书,看漫画,玩玩具是一样的。我们往往会做一件事,我们觉得天经地义,但是却大错特错的事。那就是打断孩子正在进行的一件事情,叫孩子去吃饭。孩子正在看电视,你打断孩子,不许看了,吃饭去。孩子正在读书,你打断孩子,不要读了,去吃饭。孩子沉浸在看电视,读书之中的时候,你打断了孩子,然后你又要求孩子在你需要的时候沉浸到学习中去?这不是反人性的吗?

我经常跟我的母亲提到这一点,我的母亲常常会说一句话,我从来没有打断过你学习啊!看电视,看课外书还当成个事了?大家发现没有,家长喜欢怎么样呢?用自己既定的思维去考虑孩子的处境,去替孩子做出选择!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是家长的刻板?我们总是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却从来不考虑为什么。好像人家的孩子天生就注意力集中,我们的孩子就天生调皮捣蛋,没有注意力。其实,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正是在我们的一次又一次打断中,变得不集中的。孩子的调皮捣蛋,正是在我们一次又一次的约束,却又放纵中养成的。

不管你的身份是家长还是老师,或者你就是孩子本人,是选择观光式的教育,成为平平常常的82%,还是选择不确定性,成为充满了未知,但也同样充满了希望的18%。这一切都在与你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儿童教育当做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