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也就是今天的元宵节,是古代最重视的节日。
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关系密切。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古代历法中每年第一个满月之日。在古人看来,“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因此,元宵节被认为是吉利、值得欢庆的。
对于这一天,“花市灯如昼”是最好的描述。而在众多文物中,有一幅画和元宵节联系至深,那便是绘制于1485年的《宪宗元宵行乐图卷》。
《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出土于江苏苏州,纵36.6厘米、横630.6厘米,是一幅绘制于绢上的浩浩长卷,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应是明宪宗亲自监督宫廷画师绘成的,描绘了宫中模拟民间,欢度元宵节的情景。
当你遵循中国传统绘画欣赏的方式,自右往左仔细查看这幅6米多的画作时,“咯吱咯吱——”猛然有什么声音响起。心神动摇间,你身边的场景竟变换一新。咦?眼前这缓缓开启的朱红色大门是啥?这是哪儿?再低头,你竟已身着华服,化为明朝人。
现在,就让我们开启这场奇妙的画中游吧!
皓月初现,诸事成圆。
这一天是成化二十一年的元宵佳节。穿过紫禁城朱红色的大门时,你注意到,两侧的门上各镶嵌有9排9列,共81颗鎏金的门钉。
这是因为古代有“九重天”的说法,皇帝也有“九重天子”之称,它们象征古代的最高规格,天底下任何门都不允许超过这个规格。
走进门内,映入眼帘的是两株高大的古松。你抬头望去,朱墙黄瓦,光辉夺目;雕梁画栋,美轮美奂;檐牙高啄,错落有致……你正沉浸于这庄严之象,突然,身旁的响声把你吓得一蹦三尺高。
“噼里啪啦!”
细密的笑声传来,原来,是个顽皮的孩童想要吓吓你,往你身前几米处丢了个爆竹。你定了定神,紧接着,更多“噼里啪啦”声响起。
前方的空地上,人们正兴致盎然地从一个红色大箱子里取出烟花爆竹来放。有些大胆的孩童自己点燃了爆竹;有些则捂着双耳,躲到大人背后,眼里却藏不住兴奋。
火树银花腾空而起,绽放出颜色不一的花伞,如水晶般靓丽夺目。你忍不住也笑出声,目光顺着半空中的花火,移到巨大的台座之上。
汉白玉雕砌的栏杆后,有一个黄色的围帐,里面端坐着位头戴黑色便帽、身着浅青色锈金龙袍的人物,那正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
此刻,他正双手拄膝,兴致勃勃地欣赏烟火和人们的笑颜。
在这个特殊的元宵佳节,大臣们别出心裁地将市井的情景搬到宫中,宫内处处张灯结彩,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宫女侍卫,人人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你穿过宫门,走到另一庭院,见有人推着货车走来。那车上摆满了瓷瓶,正叮铃咣啷地相互碰撞。你心想,这位一定是货郎了。货郎是古代节日庆典中,在市井街道售卖货物的人。
你跟着这人绕过高台,见前方不远处,他的同行们已经手敲小锣、唱着小曲,做起了生意。
你凑近其中一位一瞧,嗬!那货担中真可谓“百样时新”,与他嘴里唱到的商品名一致,瓷器、葫芦、鞋、孩子的玩具、雪白芝麻……各种你想得到想不到的物件,奇妙地聚在一起。
你正挤在孩子间,津津有味地听着货郎巧言推销,突然,又是一阵喧哗声传来。你循声望去——是“走会”的队伍来了!
迎面而来的,是古代在重大节庆时进行表演的队伍,堪比现代的游行花车。最前面的几人扮作道士和僧侣,有的手捧宝剑,有的肩扛大笔,有文有武,神气十足。
在他们后面,上演着“三英战吕布”的竹马戏:只见四位演员分别扮作刘备、关羽、张飞和吕布,打得不亦乐乎,惹来阵阵惊呼。
四人走过,紧随其后的是朝贡的队伍。
外邦人士身着特色服装,带着向大明皇帝进贡的异兽、珊瑚、象牙等宝物,真是“万国来朝,贺喜丰年稔岁”。再往后是演奏艺术家的队伍,他们边走,边用芦笙、萧、琵琶等奏出欢快的旋律。
跟在最后的是钟馗表演队,带着面具扮成钟馗的演员举着笏,身边跟着两个“小鬼”,煞是英武不凡。你东看看西瞅瞅,眼睛和耳朵都快忙不过来了,恨不得再长出两个脑袋。
那场面正如明代小说中描述的:“村里社鼓,队队喧闹。百戏货郎,桩桩斗巧。”
让过长长的走会队伍继续前进,你在一座巨大的“灯山”附近,发现了正表演“百戏”的古代杂耍艺术家们。
只见其中几位,正面向高台之上的皇帝演奏乐曲。一位小演员还站在另一位演员头上,表演平衡绝活。在他们身边,上演着蹬技、钻圈、魔术等等表演,花样繁多。
欣赏过古人精湛的杂耍技艺,你回过头来,细细打量那座存在感十足的“灯山”。这可是这场元宵节庆典中最重量级的“参演者”:鳌山灯。
“鳌”是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鳌山灯”就是将万盏彩灯叠成鳌的形状,制作出的一种巨大灯景。
每逢元宵佳节,明朝皇帝会命人搭设鳌山灯,让高级官员、显贵功勋及家属民众前往观赏,以示与民同乐。鳌山灯的规模与气势,往往不亚于恢弘的楼宇殿堂。
眼前这座鳌山灯,最上方立着“八仙过海”故事中的八位仙人。其上悬挂着的众多花灯,造型似球似鼓,表面绘有花鸟梅竹等图案……斑斓缤纷,形态各异,正可谓“灯球巧制,数点银星连地滚。鳌山高设,万松金阙照天明”。
浸润在鳌山灯的光辉之下,你的视线渐渐模糊了——原来,你已不知不觉间走到了画卷的尽头。
元宵节的灯随着皓月亮了千年,此刻便将来自几百年后的你,送回了故乡。
在这个奇妙的夜晚,你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中的盛景相逢。昔年,诗人崔液在《上元夜》中感慨:“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两句话如今依旧。
绵延千年,元宵节的灯火始终映着人们对新年的希望、对团圆的期盼,演绎着这个古老国家不灭的美。
元宵节形成于隋唐时期。此一时期的节日活动逐渐抛弃了汉魏时期以禁忌、祓除等为主的祷祭风俗,开始向全民娱乐的方向发展。
唐时元宵节假期为3天,到了宋代增至5天。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显示大明一统后的太平盛世,又将元宵假期增至10天。此后两百余年,元宵节一直延续10天假期的规定。
到了明崇祯时期,由于社会危机日益严重,改为放假5天,但赏灯狂欢、天下同乐的势头有增无减。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还特别规定,从正月初八上灯到正月十七落灯,要一连张灯十夜,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
中国传统画作采用“散点透视”的透视方法,画家不受视域的限制,可以画同一时间、同一场面的景物,也可以描绘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
相较而言,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则注重在一个角度观察、绘画。
普通拍照模式
形象地说,中国绘画像是手机中的“全景拍照模式”,可以将“咫尺千里”的辽阔美景全部收纳;而西方绘画则是“普通拍照模式”,力图从一个角度拍照取景,画面之外的就顾及不到了。
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透视方法,我国古代艺术家才可以创作出几米甚至数上百米的长卷。
全景拍照模式
参考文献:
[1]明朝元宵节的庆祝有十天
[2]明代元宵节午门观灯_申明清
[3]宪宗元宵行乐图卷赏析_朱敏
[4]《明宪宗元宵行乐图》货郎形象再探_谭浩源
[5]从《上元灯彩图》看明朝时期元宵节的民俗风情_唐丽雅
[6]上元观灯_明清帝王元宵行乐图像中的灯彩图景_肖志慧
[7]听元宵,往岁喧哗—图像中的明朝元宵节声音景观_毕乙鑫
创作团队:
文 | 林简明
编辑 | 张芮
刊载 | 《今日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