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爱,做一个爱的传递者--《非暴力沟通》

案例一:

男生在玩游戏,冷落了女孩。

女生说:“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男生忙着游戏敷衍说:“哪有?”

女生生气道:“你就是不爱我了。”

男生见状放下游戏忙问:“怎么了?”

女生转过头赌气:“你自己想吧!”

......

对话中的女孩一边生着气一边想着他这个人怎么这样不懂我说话的意思。男孩可能理解了女需要陪伴的意思但是又不是特别的确定,反而觉得她太粘人。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虽然沟通是扇窗是链接人与人心灵的桥梁,但是有时候是面墙,让沟通者无法直接到达对方的内心。我们喜欢本着“看透不说透”的方式在沟通,但是因为“含蓄”和“委婉”,会让我们容易误解彼此所表达的意思。特别是如果在沟通中有些不到位的言论,会容易产生争辩,因为争辩引起的愤怒会蒙蔽我们真实的需求,从而引发暴力沟通 。

而《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传递了一种爱的语言,它可以让沟通畅通无阻,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求,直达对方内心。


暴力的产生

道德评判

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让自己站在一个制高点来评判别人,一个人的行为不合符自己的价值观,那么他的行为就是错误的。一心分析对与错,而忽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

例如,你不考虑我的感受,你就是太自私了;我不考虑你的感受,是因为我希望你独立。女友希望我多陪陪她,我觉得她太粘人了;我希望女友多陪陪我,那我感觉她太冷漠了。


进行对比

比较也是一种用来评判人的方式,我们都向往品质,向往成就,因此在沟通中常常拿这些来作为对比的标准。

例如,看看隔壁老王家的孩子,又是三好学生。看看人家老公,一年赚几百万。

回避责任

我们是对自己的感情,言行都负有责任的,但是往往都喜欢用“不得不”、“这是规定”、“他让我”这样的词来推脱责任或者逃避责任。

例如,为什么要抽烟?因为身边朋友都抽烟。为什么我必须要做讨厌的工作?因为我得养家。

强人所难

对他人的要求总是暗藏着一些威胁,如果不配合就会有相对的后果或者惩罚。往往喜欢用“应该”“不应该”这样的词给他人束缚。

例如,作为父母、师长、领导会常常会给孩子、晚辈、下属传达类似的话,你应该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我们大多数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大家去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求。这些导致了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的怀疑,以至于不愿意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案例二:

丈夫很晚才回家,妻子有些不安。

妻子:“你怎么总是这么晚才回来?”

丈夫:“什么总是?就是这段时间比较忙,公司需要加班。”

妻子:“你知道你还有个家吗?工作重要还是家重要?”

丈夫:“我这么累不就是为了这个家嘛!”

......

如果以这种沟通方式在沟通,可想而知暴力沟通一触即发。

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步骤

讲事实(观察)

根据观察讲出事实本身,而不带任何的评论。在描述事实带上评论,在有些时候会出现“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的情况,所以需要我们区分好观察与评论。“总是”“从不”“经常”等一些词汇在表达的时候会让人误认为是评论,而且分不清褒贬。比如“你总是很忙。”有点言过其实,容易让人产生逆反心理。

区分观察和评论,例如,“你工作的时间太长了。”这句话就是混淆了观察和评论;“你在公司呆了快20个小时了。”这句话就是用观察讲出了事实。


讲感受

沟通中通过观察事实以后,用心地体会彼此的感受,并勇敢的表达出来。但是我们喜欢说“我没啥问题”“我还好”“我很好/很差”等这类都会让感受很模糊,很难让彼此了解对方的实际感受。表达感受的词有“快乐、高兴、放心、开心、担心、害怕、生气、惭愧、内疚等”。当然在我们表达感受的时候需要区分想法和感受。

区分想法和感受。只是表达想法,例如,“你这么说的话,我真想揍你一顿。”;“你这么对我说话,让我火冒三丈。”这表达的是感受。

讲需求(原因)

需求是感受的根源,大部分的暴力的产生基本都是某些方面的需求没得到满足,而且在当今社会文化下,并不鼓励我们说出我们的需求,从而导致了在沟通中,我们容易无法准确的感知彼此的需求。因此我们在表达感受以后可以表达出自己的需求,或是造成感受的原因。

例如,“你这么说,我很生气。我希望得到尊重。”这表达的就是需求。


提请求

最后提出的请求也是对对方的期待,可以用这样的句子“我希望你......”或是“是否可以......”。提出的请求或者帮助都需要明确我们谈话的目的,并且内容需要明确详细,不要使用一些模糊的词句,如“我希望你能理解我”、“你可否上进一些。”

注意把提请求和命令区分开来。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指责,或者令对方内疚来满足自己的需求,都是命令。

例如,表达命令“你要是爱我,我希望你能陪我。”表达请求“我很孤单,我希望你能陪我聊聊天。”


综上所述,讲事实--讲感受--讲需求--提请求,就是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步骤。


结合案例2来用一下非暴力沟通:

丈夫很晚才回家,妻子有些不安。

妻子:“亲爱的,你这周连续3天每天在公司的时间快超过15个小时了。”(妻子通过观察讲事实)

丈夫:“是的,最近几天的工作比较繁重,需要加加班,有什么事吗?”(丈夫试图了解妻子的感受和需求)

妻子:“你连续的加班,让我很担心。因为我希望你健康,而且明天是我的生日,可否明天早点回来我们共同吃晚餐?”(妻子讲出感受和需求,并且提出请求)

丈夫:“好的,很抱歉让你担心了,我明天尽早回来。”

......


爱自己和爱他人

倾听

大多数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在暴力沟通中,示弱往往会缓和沟通中紧张的氛围,当然非暴力沟通并不是完全让我们示弱。不论别人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对方所有,包括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例如对方很生气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你很生气,是因为你需要......”这样的句子来试图体会对方内心的需求。当反馈给对方的信息跟对方的需求有联系时,沟通的紧张气氛也容易缓和下来。

表达愤怒

愤怒的核心是我们某些需要未被得到满足。只是我们在听到不中听的话的时候,本能的责备自己或者指责他人。因为愤怒的驱使我们去惩罚他人,而忽略了满足的需要。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要归咎他人,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

也可以用4个步骤来表达愤怒:1、深呼吸,什么都不要做;2、想一下是什么然我们生气了;3、体会自己的需要是什么;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举例,“你从下班回来以后就坐在沙发上玩游戏,而且没有看看孩子(观察讲出事实),注意到这些,我感觉很生气(感受),因为我很看重父亲陪伴孩子的重要性(需求)。所以清你告诉我,听到我说这些,你的感觉怎么(提出请求)样?”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看到卢森堡博士以写自己外祖母的博爱故事来做为结尾时,对我来说是有一种心灵上的冲击的,希望世界和平,希望世界充满爱,相信这是卢森堡博士一生所奋斗的目标,因此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并不是一本简单的沟通类的工具书,而是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我们做一个爱的传递者,让我们用心体会爱与被爱。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扫我关注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受爱,做一个爱的传递者--《非暴力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