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历史有多少是为胜利者写的呢?有多少是为胜利者做辩护的呢?比比皆是吧!当然,我并不反对为胜利者写历史,也不反对为胜利者做辩护,但与此同时,是否也该提倡给失败者写写历史,为失败者做做辩护呢?
朱祁钰,通称“明景泰帝”作为历史的失败者,按照数千年来“成王败寇”的优良传统,他自然和建文帝一样,也是没啥“庙号”可言。按理说,无论是建文帝,还是景泰帝,都是帝王家政变的失败者和牺牲品,似乎也没有多少可同情的。可每当看见那些胜利者的扭曲和无耻,以及那些为胜利者的无耻做辩护写的史书,实在有点让人不吐不快。俗话说:不平则鸣。不由得,想为朱祁钰做个历史辩护的。
实话实说,朱祁钰没什么雄才大略。自然是没法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相提并论的。他也就是个中人之资,哪怕做皇帝也是个中人之主。如果明朝历史按部就班的推进,估计政治舞台中心也不会有朱祁钰的浓重戏份。可他偏偏有一个会作的皇帝哥哥。从朱祁镇一生履历来看,他真不像是那种敢亲率六军,大加讨伐之主。即使雄略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不会以御驾亲征为能事。可这位貌不惊人(不指相貌)的皇帝,竟然和大宦官王振一番慷慨激昂之后,儿戏般的带着满朝文武和数十万大军出征了。
这样的仓促出征,即使在今天看来都显得儿戏的。首先,对对手也先知之甚少。这几十年间,瓦剌趁着明朝三代皇帝的对塞外事务的“熟睡”已经崛起。作为瓦剌部突出的首领也先更是兼并了众多部落。此时的也先雄心是恢复元朝祖业,重新问鼎中原。显然,长期处在“瞌睡”状态的明朝统治者,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不知道对手的厉害。明英宗朱祁镇和大宦官王振,估计也是抱着以数十万大军吓退对手,然后班师回朝捞取“英明神武”的政治资本的市侩心态出征的。不过,不好意思,也先抢戏了,没打算好好配合这对“明君能臣”演戏的。
接下来的事,众所周知,全军覆没!连皇帝朱祁镇本人都成了也先的“人质”。只有到了这个快要亡国的时候,两个原本无足轻重的人物,才匆忙登上政治舞台的正中心。一个是兵部侍郎于谦,一个是监国郕王朱祁钰。于谦就不用多说了,自然是当时的绝对政治主角,属于那种“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英雄人设。这我们再熟悉不过,也再感动不过了。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另一位主角朱祁钰的作用和贡献却被无形中忽略了。
有时我在想,于谦的能耐再大,有些政治作用,他也是无法取代的。当时的局势可谓是狂风骤雨,危如累卵,国中无主(那个被俘的皇帝,实际上已政治死亡了)大敌很快就会兵临北京城下,一旦京师不保,永嘉之乱,安史之乱和靖康之变那种乱局又将上演。对于,于谦在此时的作用,自然是感佩的。可有时我会想,如果于谦碰到的是宋徽宗或宋钦宗,甚至宋高宗那样的昏主,可能还会是重演南渡的历史悲剧。平心而论,于谦的个人能力也未必比李纲,宗泽和岳飞强的。只是于谦生逢其时和生逢其主,比李纲,宗泽和岳飞幸运的。国家处于危难时,于谦能有大部分同僚支持。这些都很重要,但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得到监国郕王朱祁钰的支持。由于当时皇帝朱祁镇的太子年幼,实在无法支撑危局。因而监国朱祁钰几乎也是决定历史走向的另一位主角。其独特的政治作用,不是于谦所能取代的。如果此时的朱祁钰也像宋徽宗父子三人那样,有过多的恐惧和犹豫,想媾和、逃跑,甚至投降,那么则大势去矣。即使于谦想有所作为,未必就比李纲下场好的。
当然面对如此惊天巨变,作为监国的朱祁钰开始时也是茫然的。他肯定恐惧过,犹豫过,退缩过,但这很正常。即使五百多年后的今天,易地而处,我同样还能惊心动魄。这个在英宗朝没有施展政治才能机会的郕王朱祁钰,在短暂的慌乱后,被历史推上政治舞台中心担当起主角的角色。他没有像宋徽宗父子三人那样,被强虏吓破胆而昏招迭出,也没像他哥哥朱祁镇那样忠奸不辨。此时的朱祁钰,他哪怕什么都不懂,但只要知道:抗战到底和信用于谦就行了。在面对朝臣义愤殴死王振党羽时,朱祁钰虽然有过慌乱,但很快就明确支持于谦的抗战主张。在于谦和群臣拥立他做皇帝时,经过种种挣扎,他还是接受了。
历史上当皇帝,搞的三辞三让,基本都是些自欺欺人的鬼把戏。可这次大敌兵临城下的皇位辞让,至少有一半是出于朱祁钰的真心。这时的皇位就是个烫手货。遥想当年,金兵南下,宋徽宗丢下皇位给儿子,自己一路狂奔金陵。于谦比北宋末年的李纲幸运的,同样的京师保卫战,他得到了包括皇帝朱祁钰在内的朝野一致支持,这不容易呀!在中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国家在危难时,没有投降派和逃跑派掣肘的。这里作为皇帝的朱祁钰的态度和做法可谓至关重要。当我们在谈论那场事关明朝生死存亡,事关天下安危的北京保卫战时,于谦当然应居首功。没有他的稳定阵脚和筹措布置,大势必定去矣。如果仅有于谦,而没有作为皇帝的朱祁钰,对于谦的全力支持和信用,历史同样也很难说。李纲的悲剧,靖康之耻悲剧,殷鉴不远。
北京保卫战的结局自然是万幸的。当时,皇帝和几十万大军轰然倒塌,敌军兵锋距离京师近在咫尺,备战时间如此仓促不堪。这难度之大,估计也是前无古人,但最终战胜了。胜利了,但后遗症也出来了。前任皇帝朱祁镇怎么处理。如果碰上唐太宗,明太宗这样才略过人,狠辣过人的,处理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如果碰上宋高宗这样无耻之徒,宁可守着半壁江山为臣,也嫌父兄回来累赘的,自然也不是难事。这时已荣升为太上皇的朱祁镇在塞北,估计也是没日没夜的在想宋徽宗父子,在冰天雪地五国城的故事吧!但他比宋徽宗父子幸运,当然并不是他本人有多大的感天动地的人格魅力。而是他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有一群能扶江山的大臣为后援。作为被俘的皇帝,能被放回来,似乎也是破天荒头一次。当年的晋怀帝,后晋出帝,宋徽宗父子到死也没放回来。这位因信用小人险些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的太上皇朱祁镇,真是万幸了。
对于已贵为皇帝的朱祁钰来说,怎么处置这位荒唐失国的前任皇帝,真是棘手啊!因为这位名为太上皇的前任皇帝就二十三岁而已。对于九死一生得来的皇位,易地而处为朱祁钰想想。自然是不想让给朱祁镇的,同样,他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也是天经地义。当年,孙权从哥哥孙策那里继承江东基业,司马昭也从哥哥那里得到实权,也没听说还把皇位传给兄子的。即使是宋太祖有开国功业,宋太宗从兄那里得到皇位,也是传给自家儿子。所以,当时的腐儒和后世论史者非议朱祁钰欲把皇位传子,乃私心太过,无疑是荒谬的。试问诸位,有几人舍得把家产传兄弟之子而不传己子的?些许家私尚且不外流,况皇位呢?朱祁钰欲把皇位传子,人之常情,无可非议。
至于作为皇帝的朱祁钰,软禁太上皇朱祁镇之举,一直被后世的道德君们蜚短流长,鞭尸不已。可别忘了,这位太上皇当时才二十三岁而已,政治隐患是很大的。狠心如宋高宗的,索性不要那父兄那两累赘,让它们自生自灭在金人手里。即使英明神武如唐太宗也是变相软禁太上皇李渊。更别说唐肃宗也软禁回归长安的太上皇李隆基,连宋钦宗也软禁过太上皇赵佶。可见那些被迫当太上皇的都是不可言喻的政治隐患,历来是新君的防范对象。这就是帝王家们的政治,谁心慈手软,谁就倒霉。朱祁镇这位太上皇比历史上所有被迫的太上皇都年轻,年轻的让新皇帝朱祁钰睡不好觉。平心而论,谁是朱祁钰都睡不好,即使换了后世那些满口仁义,慷慨激昂的道德君们在其位。谁都知道帝王家们的政治,稍有疏忽,就是掉脑袋的,这不是那些之乎者也的政治书袋子所能明白的。
可惜于谦就是这样的政治书袋子。对于治国安邦,于大人算是能臣。可对于政治斗争,他真的陋于知人心了。朱祁钰虽没有太大的政治才略,但对于宫廷政治残酷性的嗅觉,天然比于谦这样所谓的圣贤门徒强的。可惜作为皇帝的朱祁钰太信任于谦,以至于轻信于谦一句:大位已定,迎回无妨。朱祁镇回来那一刻,朱祁钰的悲剧就几乎已注定了。历史证明,明于知礼仪,陋于知人心的于谦,他连自己都保全不了,何谈周全景泰帝朱祁钰?一场如此大规模的宫廷政变在于谦眼皮底下取得成功,他于谦真有愧景泰帝的倚重的。也许有人会说:都怪景泰帝朱祁钰对幽居南宫的朱祁镇太刻薄,否则不会有此下场。对于满口仁义,慷慨激昂的道德君们,我自然是不想跟他们多说宫廷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以唐太宗之英明神武,尚且不敢给太子李建成的儿子们留一个活口。明太宗朱棣把建文帝的儿子一直幽禁到牛马不识。相比这两位能君,朱祁钰这做法算是厚道的了。有时在想,如果易地而处,为了一劳永逸解决这隐患,我是否会有朱祁钰一半的心慈手软呢?毕竟这是残酷的宫廷斗争,也许一念之软,死的就是自家。
虽然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大道大德角度讲,对朱祁钰的做法怎么吹毛求疵也不过分。但从不想自己丢皇位,掉脑袋的政治斗争角度讲,真没啥可多说的。唯一做的不好的,就是不够心狠意狠吧!本来一丈绫,一杯酒能解决的问题,却心慈手软。当然这样心慈手软的后果就是,首先,于谦被害了。当然于谦也许不介意自己做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我还是较同情景泰帝朱祁钰的,不仅皇位丢了,自己也死的不明不白(朱祁镇已经复位,朱祁钰自然就没有理由可以被活下去了,怎么死的,不言而喻)当然这些只是生前事,更可笑的朱祁钰的身后事。看看那些宫廷政变胜利者是怎么作践他的。首先被剥夺帝号,进不了祖陵,成了孤魂野鬼。若不是朱祁钰的皇帝已当了七年之久,估计和建文帝一样,年号“景泰”也会被废除的。后世似乎也有为景泰帝朱祁钰平反的,不过始终没有给予庙号。于是后世只能称为“景泰帝”如果只是明朝人不待见他便罢了,可怜清朝官修的史书,也粉饰作为胜利者的明英宗朱祁镇误国失国之举,极力粉饰他的复辟的“成王”之举。而作为宫廷斗争“败寇”的景泰帝朱祁钰的欲传位于子和幽禁南宫之举,则过度的扭曲解读。后世道德君们更是蜂拥而上,鞭尸啃肉。似乎朱祁钰不该如何如何窃钩,而朱祁镇就该如何如何窃国。对于胜利者和失败者,双重的道德标准,这些人何其虚伪和可笑。
朱祁钰的身死名裂悲剧在哪呢?他没有唐太宗,明太宗的才略,可他连人家的狠辣都没有。这样妇人之仁搞宫廷政治,不身死名裂才怪。你失败了,就只能看人家胜利者的心情,来处置和解读你了。当然,这些或许也不是根本的原因。也许他就不该生在帝王家,或者说他就不该生在用“成王败寇”评价历史人物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