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性认同》

网络中四 2018.4.29  持续分享290天。

投射性认同是客体关系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当年克莱因在首次描述投射性认同时仅仅用了300多字,但这仅仅300多字却创造了石破天惊的效果。为何会如此?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在使用投射性认同这样的防御机制。投射性认同作为防御机制的一种,它是如此不同于其他的防御机制。其他的防御机制,都是发生在一个人内心的反映,其他人并不知道。例如,我投射性的认为,你是一个难缠、吝啬的人,和你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在我的内心这样的投射。而投射性认同可能是唯一一种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防御机制,a和b完美配合,才能完成一次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一般要经历三个步骤。首先,a把自身不想要的那一部分,投射到b的身上,然后 诱导b做出他所想要的行为,最后b真的实施了这种行为,这就完成了一次投射性认同。

例如,我向你传递的信息是,我是虚弱的,无力的,没有能量的,甚至离开了你我都活不下去,诱导你产生不得不照顾我保护我的想法,在我持续这样的诱导下,你果真像我期待的一样,照顾我、保护我。我们就完成了一次投射性认同。

现实生活中投射性认同常常发生在家长与孩子之间。家长向孩子投射过去的信息是你是无能的、你必须什么事情都听我的。孩子在家长这样诱导之下,真的表现出无能懦弱的状态。因为孩子投射性认同了自己的家长。所以我们常常发现,生活中在孩子跟前表现出过于“能”的父母,是很难养出强大的孩子的。

生活莫过于就是这样的游戏,投射与投射性认同。当我们对潜意识有了一些觉察,或许就能打破这样的引诱与上钩。简单的说可以这样做:你可以投射你的,但我可以不对你的投射认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投射性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