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黑格尔的烟斗里,加点烟丝

图片发自App

      夏雨阴霾,不过十里。任何事物总有界限,用形式逻辑的语言说,事物的内涵与外延,同样是空间与时间的问题,所以,在论断事物的时候,要看一件事物是否能够满足应对当下存在的这个空间,就时间而言,我们常说的其实是时代的问题,四十年以前的时代,我们破旧,放在今天看,不是年轻人经历的,似乎没有发生,但我们经历了,在一个时间坐标上,那种的发生同样会冠以合理性。今天的争论,是站在一个什么样的时间坐标以及适用于哪个空间内的存在,同样是个问题。所以,哲学的必要,在此处应该能够体现出来,事物,总要有逻辑,作为形式逻辑的基本要素,概念与范畴的交界,在于思维方式的特定判断,有人说这个时代好,同样不能怀疑有人说这个时代坏。逻辑,建立的思维方式特征,具有着感觉体验的效用,当然,经验主义的短板,在于他们无法找寻未来的时间坐标,在外延上指向的方向是向后延伸,如历史的作用。对于喜欢观察的人在事物的内因里并不能够做一番功课,因人而异,同样是唯心的,所以,在学习了黑格尔的《小逻辑》时,我们发现,超长的时间线,把历史从容地放进去,一切都并非真的在改变。

    黑格尔的《小逻辑》整体的哲学思考,是思维方式建立的过程问题,它遵循一种导向,即形式与内容的思维形成,当这种学习的程度成为有效,我们在概念与逻辑的推演就有了规则,当然,用数学的方法可以能够更好地说明,主要的还是真理寻求与求证的实质性揭示,在这个基石上,任意讨论任何事物的真假问题,同样也是有章可循,不会引起迷茫的是当这种思维的建立思路,到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那里,就基本定论了黑格尔的哲学成果。所谓的黑格尔的辩证法并非这么让我们惊喜,无非是为了应对现实老一套的说法,在苏格拉底那里阐述的更为深刻。辩证法的思维思路,对于事物而言的判定真假而言,也并不是什么“中庸之道”,它是在现实的妥协里用一种思辨力,来完成思维分析的架构,实在找不出可以应对贴切的概念来引述这个方法论,从事物的客观性而言,任由主观性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所谓辩证方式在哲学的范畴中,并非主要,求真,并不完全依赖客观性存在,更为成熟的论证法则,往往只能由语言哲学的逻辑阐述出来。

    我想写下去的所有思路,都在有意规避具体性的、具体的事物来证明这些观点。有着很大风险的是,当我们把大部分事物,人类的、国家、甚至越来越多的热点、明显败坏的发生,都可以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印证这些事物的真假问题,即便我们没有身在其中,通过缜密的语言哲学,从文字上就可以建立判断与内外因果的必然联系。假的必然被遗弃。对于一个事物的好坏,也并不应该放在这样的讨论之中,上文已经强调的时间与空间的范畴,来谨慎地分析,今天发生的一件“好事”,在四十年前就是坏事,在未来也可能是坏事。

  《小逻辑》里,对于什么是哲学的必然、必定的概念判断:

哲学这门科学可以分为三部分:

1.逻辑学,研究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

2.自然哲学,研究理念的异在或外在化的科学。

3.精神哲学,研究理念由它的异在而返回到它自身的科学。

  “自在自为”非常重要,这是一种神启的精神能量所至。黑格尔的一生解构了宗教,他也怀抱了宗教。这种自在性,体验在佛教的修行过程,也是一种自身深刻的自在体验,即思维的空明感,让我们的思维顺序以及层次畅通无阻,虽然,这种自在产生在判别真假问题之前,但绝不给思维的过程与延续造成隔膜与阻塞。“空”即寻求自在自为的最有效的途径。作为人类智慧产生的节点,宗教先于哲学的存在,有力证明了思维潜能的科学必然,今天,这样的进程,仍然在延续着,只不过给我们带来的障碍是学科的细分化,让我们产生瞎子摸象的错觉。哲学的建立与进程,本质上是一种综合力,来揭示所有学科,如数学、物理、文学等等学科的充分必要真理。精神哲学的概念,是为了人之精神力所决定的存在,这种感受的形成与寻求真理密切相关,从人类发展的路径来看,所谓的人生实现,也无非是寻求可能的“自在自为”,价值观的最终归宿,还是还原体现在自我的认知感受上。这个过程并没有什么阶段性,反而是需要一个哲学化的思维方式建立、成熟、回归所能够体验人生的完整性。因为,理念,是思维的成熟之后,不由自主地产生,即目标感的形成,这种机制并非唯物的,而是精神力的一种体现,因而,宗教的力量至今依旧强大。

    如果,哲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判断出一件事物的未来,将会崩溃,或不在存在,逻辑的一切方法论在构建相反的证据以及发生,都将是无用之功。这是命运的一个要点,所谓的客观规律,在某个节点上也将会发生变异,内因与外因的作用,在一定时间空间内会起作用,但事物的本质,决定其有效的是否存在。这就是黑格尔写就《小逻辑》强调的初衷。体现在形式与内容的任意关联之上。我们所依据的判断,仍然是情感上的,或者说一种非逻辑性的“自在”确定了想当然,因为,“现实,并不完整”,黑格尔这句如雷贯耳的强调,一举就概括了现实的本质,现实,同样不是真。倘若,一个真理的形成与存在,在历史验证了,对于现实并不具有客观的反映,那么,唯有未来的相应范畴的时间与空间上,将做再次的论证。所以,我想强调的是:如果,一味依据现实,真理,总有失效的时候。

    我们总在追寻一个只能未来才有可能验证的真理,包括对于自身的完善性缺乏逻辑阐述,导致的所有痛苦,都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完全矛盾,这种矛盾性的背离,开始的人类争斗无止无休。企图用形式夸张内容,或者,用内容曲解形式,都是人生与社会的灾难,当这种潜移默化的思维方式,不再“自在”的时候,就是迷茫与无聊感的侵袭,让人生进入死循环。

  “人心的使命即在于认识真理”,这是人类的一个旧信念,这话还包含有一层道理,即任何对象,外在的自然和内心的本性,举凡一切事物,其自身的真相,必然是思维所思的那样,所以思维即在于揭示出对象的真理。哲学的任务只在于使人类自古以来所相信于思维的性质,能得到显明的自觉而已。所以,哲学并无新的发明。”(选自《小逻辑》)

    思维的性质,是在极力辨别形式与内容的逻辑。当然,我们可以认为“形式,即内容的一部分,但绝非全部”。情人节的特征与全部的内容,是为了宣誓爱,那么,我送朵花,以这种形式来体现,花朵成为爱意的表现载体,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给爱人买个钻戒,也是形式,但我们无法来用逻辑判定花朵与钻戒是否能够成为爱这一内容的全部,那么,验证与体现爱的所有内容,都不是这些形式能够完整完美概括的。爱,即真理的话,我们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间段,来验证这种爱的思维性质,是否为真?又是否为假?这种内容的完整性,就不是形式的内容所能够涵盖。如果,没有形式,那么,会是爱吗?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说:内容,真实有效的,经过时间验证的,才可以称其为内容,其他都是形式。安徒生的《国王的新衣》很好说明了这一逻辑观点。而形式的仪式感,似乎作用于内容,但在未来内容伟大的时代,任何的包装,都不会瞒过智者的双眼。其实,哲学,就不用新发明,在形式与内容这个要点上,就可以把未来判定清楚。我们今天的改变,取决于内容,任何得形式,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对于实质与事物的本来面目毫无益处,反而,丧失了思维力以及精神的自在。

    当下,我们缺失的并不都取决于内容,恰恰缺失了不由自主。一种用哲学力构建的精神感召,导致我们的潜意识再无激发创造力,并由此的内容,几近枯竭。

      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看,中国传统的那些看似“哲学”化的东西,是不是太过粗糙?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黑格尔的烟斗里,加点烟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