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2018读“掌心化雪”有感

读经日期:2018年11月18日

农历:十月十一

星期:日

天气:阴

炜圣:6周岁6个月

                  掌心化雪(丁立梅)

    ①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②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她想起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想,若是她也有一把可供燃烧的火柴,该多好啊,她实在,太冷了。

    ③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的看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

    ④她慌张地答:“我不冷。”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衣服背后的贫穷。

    ⑤语言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

    ⑥教室里炸了锅似的,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

    ⑦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到:“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⑧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⑨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

    ⑩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⑪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⑫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算术,有时捉迷藏。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

    以上是故事的原文,看完后感触很深,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薄的感悟吧:

    首先,文中的她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虽然自己被冻得瑟瑟发抖,很想要一件羽绒服,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看到文中的她这么懂事,宁愿自己受冻着也不想让妈妈为难,让我想到了现在城市里的孩子,他们个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不知道饿是什么感觉,也不知道冷是什么感觉,更加不知道替父母考虑,只会一味的索取,而且还会觉得父母给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事,不懂得感恩。其实这也不能全怪这些孩子,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这些方面的体会,自然就无法理解也无法感同深受,更加不懂得珍惜也不懂得感恩。佛家讲因果,有之前父母种的因,才会有孩子后面出现的果,追究其根源,还是在父母这里。我们要知道孩子会出现自私自利、蛮不讲理、无理取闹等等不良形为,其实都是因为我们在他小的时候不小心种下的因,他们的这些不良形为就是果。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我们都知道,每个刚出生的婴儿都是一张白纸,都像天使那般天真无邪,他后来长成什么样,跟父母和亲人以及社会环境有关,当然,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也是最明显的。培养孩子不是给他吃好穿暖就行,而是要教会他做人的根本。什么是做人的根本呢?很简单,老祖宗已经早就明确的告诉我们了,那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就像一棵树,要有根,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而这八德就是根。一个人如果连做人的基本原则都没有了,那这个人即使再有才,再有财,那又能如何,搞不好还会成为一颗毒瘤,毒害别人、毒害社会。

    经典是老祖宗根据生活及自然规律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我们让孩子来学习经典,就是在给孩子扎根,根扎得越深越好,所以孩子越小学习经典越好。学习经典,可以净化孩子的心灵;养正孩子的志气;提升孩子的高度、宽度和广度;涵养孩子的气质!《易经》告诉我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教育孩子要:蒙以养正!童蒙求我!(蒙卦)家庭关系要: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下之大义也!(家人卦),还有关乎生命、自然、宇宙、教育,等等,所以说《易经》是群经之首!文化之源!智慧之海!生命宝藏!我们要好好学习,好好珍惜,哪怕只弄懂一句话,并学以致用,并用到极致,那你也一定是人中之龙了。

    第二就是老师的举动感动到我了,他的这种帮助既真正帮助到了孩子,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反观现在社会层出不穷的慈善机构,又有几个是在做实事的?又有几个能够像老师这样做到无伤害的帮助呢?我们能够给到那些孩子的帮助,无非就是捐点钱,捐点吃喝穿用的,又有几个能够真正的考虑到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呢?之前我也有去过福利院,但也是跟大部分人一样,送了点爱心,给了很多的同情心,看到里面的孩子内心总是忍不住想要同情他们。可我没想到的是,我的这种同情心恰恰是孩子们最不喜欢的,最抵触的一种形为,孩子真正需要的并不是这些,他们需要的仅仅只是尊重和真心。通过丁立梅老师笔下的短文,我知道了原来孩子是有自尊心的,她有多自尊,就会有多自卑。其实有时想想,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很多时候也同样会忽略了孩子的自尊心。好比有些父母会当众打骂孩子,这种行为其实是在践踏孩子的自尊心,当他的自尊心被践踏完了,他以后就会变得无法无天,目中无人了。还有些父母会一直批评孩子,说孩子笨、傻等不好的词语,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真如你所说的比较笨,比较傻了。这是一种思维的导入,好比电视广告,每天重复看,很快这个广告就会植入你的脑海里,久而久之,你想忘了忘不掉了。既然我们知道这种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孩子,那我们何不往好的方向来植入呢?我们可以用欣赏的角度,多鼓励、多表扬孩子,想让孩子在哪方面优秀,多往那方面来引导,给予肯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慢慢往你想要的方向上发展。

    关于帮助人,我还想到更深一层的帮助。好比一个乞丐,你想要帮助他,你是给他吃的喝的还是用的呢?你能给得了他一时,能够给得了他一世吗?想要真正帮助一个人,就要找出他的问题根源来帮助他。他为什么会成为乞丐?如果不做乞丐,他能做什么?而这些问题的背后又引发着另一个问题的产生: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别是什么呢?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别就在于思想和思维的不同。有些人虽然是没手没脚的,或者是那些聋哑人,可是他们会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不认输的精神,他们的思想是正面的,思维是活跃的,所以他们最终从低谷中走出来,迎接不一样的精彩人生。而有些人,他的思想是负面的,思维是停滞不前的,面对一点点挫折和困难就放弃自我,最终一直处在低谷中不能自拔,怨天由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个人的内心想要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思想和思维是行为的指南针,贫穷富贵与痛苦幸福则是思想和思维结出的果实。收获什么样的果实取决于我们播下的是什么样的种子。

    第三是文中的她是一位懂得知恩、感恩的孩子,她在得到老师这种知心的帮助下,她长大后有了能力,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帮助更多的人。我想,如果人人都能这样,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的和谐和美好了!欧阳菲菲的一首《感恩的心》,再加上手语舞,不知感动了多少人的心。说到感恩,我想到了育心经典,以前看到家人们老是喜欢说感恩感恩的,会觉得他们好假,可是当自己参入了,受益了,那份感恩之情由心而发,这时才知道原来当初的我是那么的无知。我们人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别人,或者是以自己的观点来评判别人,这是一种狭隘的观点,我们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来看待,有些事当你换个角度来看的时候,你会发现跟你之前所想所知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一句话说得好,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未必是真的,更别提那些我们没有亲眼目睹和亲耳听到的。好比有两个人在聊天,她们前面聊的你没听到,后面正好说的有些话你听进去了,而人家并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可是你却以为是那个意思,这不,矛盾就来了,隔阂也就产生了。在对人对事方面,我们还是要多用心去感受,还要多方面的思考,最终再决定要怎么去做。

    最后是文章的核心:温暖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育儿先育已,育已先育心,这是我们育心的核心理念,跟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处。想要教育好孩子,就要先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想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就要先育好自己的心。人生最大的智慧是心灵的宽度,一个人的心有多大他的舞台就会有多大!他脚下的路就会有多宽!《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心静了才能生长智慧,心定了才能思虑人生,心态决定着一切。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喝穿用都不怎么需要来发愁了,但是内心却变得更空虚了,有种虚度光阴的感觉。没进入育心前,我也是过着那样空虚的人生,每天忙碌但不知在忙什么,看书静不下心来,做事又没效率,新闻不爱看,八卦也不爱看,有时会觉得自己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与世无争的感觉。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随波逐流,虽然很用心,但是没有方向,没有目标。进入育心后,每天看到家人们分享自己在育心的收获,心里很是羡慕。后来自己也开始静下心来坚持早起学习、写日记、做易工,最后发现真的如家人们所说,内心开始变得更充实了,也更自信了,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很快乐,关键还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使命。赖老师《学说集》里有讲到:人有三命,有生命、慧命和使命。教育不当,慧命全失;徒有生命,与死无异。生命是父母给的,我们要好好珍惜,不敢毁伤;慧命是师傅给的,我们要知恩报恩;使命是我们人生的方向,它指引着我们要有所作为,要有所承担。

你可能感兴趣的:(1118~2018读“掌心化雪”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