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各大笔记工具(Notion、Bear…)后,最终自己开发了笔记,我是怎么想的?

在笔记圈兜兜转转,看过了Notion、Roam Research、Bear、Obsidian、Workflowy……这类国外笔记软件,也见过印象笔记、语雀、有道云……这些国内笔记软件。附上我搜集的笔记清单。
最终,还是偏向了自己开发。至于原因嘛……一是很少有笔记能100%解决我的困惑 ,二是自己开发,自己掌握数据权(怕笔记丢失 )。

苦信息久矣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

· 从学生时代学习设计开始,接触各种设计概念。

比如各种「风格」:蒙德里安风格、波普风格、孟菲斯风格、超写实风格、赛博朋克风格……它们影响了多少著名的设计师,这些设计师又如何影响了这些「风格」,甚至自创了新的「风格」。「风格」和设计师之间有的相互共生,也有的互相对立,还有的相互包融。

我需要一种方式能记录他们的关系,加深对他们的理解。

· 工作后自学编程,接触各种技术词汇。

比如 JS 中各种数组相关的函数:Array.splice、Array.slice、Array.shift、Array.unshift……它们名字相似,返回结果相似(Array.splice 和 Array.slice 都会返回裁取的数据),对原始数据的影响却又不同(Array.splice会改变原始数组,而 Array.slice 不会)。

我需要记录这些函数本身的同时,还能引伸出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这会加深我的记忆,也方便在忘记时快速查阅,而不必再去模拟试验或去搜索引擎搜索。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些信息大多使用频率不高,但随着「再次接触」的次数越来越多,头脑里已经逐渐地形成了模糊的「线索」。碍于「备忘录」上线性的笔记归类方式,这些「线索」并没有被记录下来,于是不得已只能再次去搜索引擎重新「狩猎」它们。


人的神经网络

我需要一种有别于「备忘录」的线性笔记方式,它应该像人的神经网络一样,可以分化细枝,也可以回流关联。

这些情况越来越多,「整理」的念头便开始蠢蠢欲动,于是开始搜寻合适的工具,甚至自己尝试开发了笔记工具(喵影笔记)(注:这时还不知 wolai)。

喵影笔记

喵影侧边栏:用树形图管理笔记关系

1. 允许无限嵌套的树形图谱(最早来源于 MacOS Finder 的分栏视图,后来因占屏比过大,改回和 Notion 一样的视图)

比如上面提到的「孟菲斯风格」,我会这样收录它:设计 -> 风格 -> 孟菲斯风格。当我模糊记得有种设计风格叫「Mem……」的时候,我就可以轻松通过这种索引方式,重新找回。

这种方式虽然不够理想,但在二维的显示屏上,它已经是我见过最能模拟「神经网络」的视图方式了。

2. 允许多关联(多点关联)

同样是上面提到的「孟菲斯风格」,它除了可以通过「设计 -> 风格 -> 孟菲斯风格」找到,也可以通过「设计 -> 人物 -> Ettore Sottsass -> 孟菲斯风格」找到。这一切只需要点击「+ 新增关联」,就可以轻松和其它信息建立起多种联系。

更妙的一点是,如果你希望「孟菲斯风格」下的「设计语言」也同样能通过这2种索引方式找到,你可以在建立关联时选择「串联」这一关联方式(默认是「单极关联」)。

所有关系都可一览无余

这种方式很像双向链接,不过它链接的是整个文章(信息)本身。这样可以在树形图谱中清晰显示关系网络的同时,还能浏览编辑笔记完整内容,这是目前很多双向链接笔记工具还没有的。

3. 快速记录碎片信息

和「喵影笔记」公众号对话,就记下了一条笔记

在书籍上第一次看到「波普风格」风格时,我一般会先大概了解「波普风格」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回到原来的阅读中去,这才是我的主任务。但同时我会希望,结束后会再去详细了解「波普风格」。

像这种情况,直接在公众号对话界面,发送「波普风格」,它就会自动关联在「我的碎影」下。等到阅读结束的时候,回到电脑身边,再详细地了解它的诞生、发展、理念。待完善「波普风格」的内容后,可以随时将它从「我的碎影」迁移出去。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喵影笔记的主要功能就这些了,后面会再逐步完善其它功能,比如:

  • 「双向链接」功能(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设计方案)
  • 类似 Notion 的「数据库」功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体验各大笔记工具(Notion、Bear…)后,最终自己开发了笔记,我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