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7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 https://www.runoob.com/w3cnote/summary-of-network.html#_label11

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

1. 计算机网络 七层模型

网络标准层次模型

自顶向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应用层:处理网络应用。

表示层:数据表示。

会话层:互连主机通信。

传输层:端到端连接。举例:TCP、UDP

网络层:寻址和最短路径。举例:IP

数据链路层:接入介质。

物理层:二进制传输。







HTTP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  HTTP 协议包括哪些请求?

GET:请求读取由URL所标志的信息。

POST:给服务器添加信息(如注释)。

PUT:在给定的URL下存储一个文档。

DELETE:删除给定的URL所标志的资源。

  HTTP 中, POST  GET 的区别

1)Get是从服务器上获取数据,Post是向服务器传送数据。

2)Get是把参数数据队列加到提交表单的Action属性所指向的URL中,值和表单内各个字段一一对应,在URL中可以看到。

3)Get传送的数据量小,不能大于2KB;Post传送的数据量较大,一般被默认为不受限制。

4)根据HTTP规范,GET用于信息获取,而且应该是安全的和幂等的。

I. 所谓安全的意味着该操作用于获取信息而非修改信息。换句话说,GET请求一般不应产生副作用。就是说,它仅仅是获取资源信息,就像数据库查询一样,不会修改,增加数据,不会影响资源的状态。

II.幂等的意味着对同一URL的多个请求应该返回同样的结果。





TCP协议

TCP三次握手


PS:TCP协议中,主动发起请求的一端称为『客户端』,被动连接的一端称为『服务端』。不管是客户端还是服务端,TCP连接建立完后都能发送和接收数据。

起初,服务器和客户端都为CLOSED状态。在通信开始前,双方都得创建各自的传输控制块(TCB)。 服务器创建完TCB后便进入LISTEN状态,此时准备接收客户端发来的连接请求。

第一次握手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连接请求报文段。该报文段的头部中SYN=1,ACK=0,seq=x。请求发送后,客户端便进入SYN-SENT状态。

PS1:SYN=1,ACK=0表示该报文段为连接请求报文。

PS2:x为本次TCP通信的字节流的初始序号。

TCP规定:SYN=1的报文段不能有数据部分,但要消耗掉一个序号。

第二次握手

服务端收到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如果同意连接,则会发送一个应答:SYN=1,ACK=1,seq=y,ack=x+1。 该应答发送完成后便进入SYN-RCVD状态。

PS1:SYN=1,ACK=1表示该报文段为连接同意的应答报文。

PS2:seq=y表示服务端作为发送者时,发送字节流的初始序号。

PS3:ack=x+1表示服务端希望下一个数据报发送序号从x+1开始的字节。

第三次握手

当客户端收到连接同意的应答后,还要向服务端发送一个确认报文段,表示:服务端发来的连接同意应答已经成功收到。 该报文段的头部为:ACK=1,seq=x+1,ack=y+1。 客户端发完这个报文段后便进入ESTABLISHED状态,服务端收到这个应答后也进入ESTABLISHED状态,此时连接的建立完成!

为什么连接建立需要三次握手,而不是两次握手?

防止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被服务端接收,从而产生错误。

PS:失效的连接请求:若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丢失,客户端等待应答超时后就会再次发送连接请求,此时,上一个连接请求就是『失效的』。

若建立连接只需两次握手,客户端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需要获得服务端的应答后才进入ESTABLISHED状态,而服务端在收到连接请求后就进入ESTABLISHED状态。此时如果网络拥塞,客户端发送的连接请求迟迟到不了服务端,客户端便超时重发请求,如果服务端正确接收并确认应答,双方便开始通信,通信结束后释放连接。此时,如果那个失效的连接请求抵达了服务端,由于只有两次握手,服务端收到请求就会进入ESTABLISHED状态,等待发送数据或主动发送数据。但此时的客户端早已进入CLOSED状态,服务端将会一直等待下去,这样浪费服务端连接资源。

TCP四次挥手


TCP连接的释放一共需要四步,因此称为『四次挥手』。 我们知道,TCP连接是双向的,因此在四次挥手中,前两次挥手用于断开一个方向的连接,后两次挥手用于断开另一方向的连接。

第一次挥手

若A认为数据发送完成,则它需要向B发送连接释放请求。该请求只有报文头,头中携带的主要参数为: FIN=1,seq=u。此时,A将进入FIN-WAIT-1状态。

PS1:FIN=1表示该报文段是一个连接释放请求。

PS2:seq=u,u-1是A向B发送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

第二次挥手

B收到连接释放请求后,会通知相应的应用程序,告诉它A向B这个方向的连接已经释放。此时B进入CLOSE-WAIT状态,并向A发送连接释放的应答,其报文头包含: ACK=1,seq=v,ack=u+1。

PS1:ACK=1:除TCP连接请求报文段以外,TCP通信过程中所有数据报的ACK都为1,表示应答。

PS2:seq=v,v-1是B向A发送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

PS3:ack=u+1表示希望收到从第u+1个字节开始的报文段,并且已经成功接收了前u个字节。

A收到该应答,进入FIN-WAIT-2状态,等待B发送连接释放请求。

第二次挥手完成后,A到B方向的连接已经释放,B不会再接收数据,A也不会再发送数据。但B到A方向的连接仍然存在,B可以继续向A发送数据。

第三次挥手

当B向A发完所有数据后,向A发送连接释放请求,请求头:FIN=1,ACK=1,seq=w,ack=u+1。B便进入LAST-ACK状态。

第四次挥手

A收到释放请求后,向B发送确认应答,此时A进入TIME-WAIT状态。该状态会持续2MSL时间,若该时间段内没有B的重发请求的话,就进入CLOSED状态,撤销TCB。当B收到确认应答后,也便进入CLOSED状态,撤销TCB。

为什么A要先进入TIME-WAIT状态,等待2MSL时间后才进入CLOSED状态?

为了保证B能收到A的确认应答。 若A发完确认应答后直接进入CLOSED状态,那么如果该应答丢失,B等待超时后就会重新发送连接释放请求,但此时A已经关闭了,不会作出任何响应,因此B永远无法正常关闭。



在浏览器中输入 http://www.baidu.com/ 后执行的全部过程。(一次完整的http请求过程)

整体流程:

  1. DNS域名解析

  2. 建立TCP连接

  3. 发送HTTP请求

  4. 服务器处理请求

  5. 返回响应结果

  6. 关闭TCP连接

  7. 浏览器解析HTML

  8. 浏览器布局渲染

使用的协议:

  DNS、TCP、IP、OSPF(IP数据包在路由器中,路由选择协议)、ARP、HTTP

详细:

1.DNS域名解析

    在浏览器输入网址,其实就是要向服务器请求我们想要的页面内容,所以浏览器首先要确认的是域名所对应的服务器在哪里。

    将域名解析成对应的服务器IP地址这项工作,是由DNS服务器来完成的。

    客户端收到域名地址后,首先去找本地的hosts文件,检查在该文件中是否有相应的域名、IP对应关系,如果有,则向其IP地址发送请求,如果没有,再去找DNS服务器。

2.建立TCP连接

    三次握手:请求连接(SYN数据包),确认信息(SYN/ACK数据包),握手结束(ACK数据包)

3.发起http请求

    与服务器建立了连接后,就可以向服务器发起请求了。

4.服务器处理请求

    服务器端收到请求后的由web服务器(准确说应该是http服务器)处理请求。

    web服务器解析用户请求,知道了需要调度哪些资源文件,再通过相应的这些资源文件处理用户请求和参数,并调用数据库信息,最后将结果通过web服务器返回给浏览器客户端。

5.返回响应结果

    在http里,有请求就会有响应,哪怕是错误信息。

    在响应结果中都会有个一个http状态码,如200、301、404、500等。通过这个状态码可以知道服务器端的处理是否正常,并能了解具体的错误。

6.关闭TCP连接

    为了避免服务器与客户端双方的资源占用和损耗,当双方没有请求或响应传递时,任意一方都可以发起关闭请求。四次挥手。

7.浏览器解析HTML

    浏览器需要加载解析的不仅仅是HTML,还包括CSS、JS。以及还要加载图片、视频等其他媒体资源。

    浏览器通过解析HTML,生成DOM树,解析CSS,生成CSS规则树,然后通过DOM树和CSS规则树生成渲染树。

    渲染树与DOM树不同,渲染树中并没有head、display为none等不必显示的节点。

8.浏览器布局渲染

    根据渲染树布局,计算CSS样式,即每个节点在页面中的大小和位置等几何信息。

    HTML默认是流式布局的,CSS和js会打破这种布局,改变DOM的外观样式以及大小和位置。




现在假设如果我们在客户端(客户端)浏览器中输入 http://www.baidu.com, 而 baidu.com 为要访问的服务器(服务器),下面详细分析客户端为了访问服务器而执行的一系列关于协议的操作:

1)客户端浏览器通过DNS解析到www.baidu.com的IP地址220.181.27.48,通过这个IP地址找到客户端到服务器的路径。客户端浏览器发起一个HTTP会话到220.161.27.48,然后通过TCP进行封装数据包,输入到网络层。

2)在客户端的传输层,把HTTP会话请求分成报文段,添加源和目的端口,如服务器使用80端口监听客户端的请求,客户端由系统随机选择一个端口如5000,与服务器进行交换,服务器把相应的请求返回给客户端的5000端口。然后使用IP层的IP地址查找目的端。

3)客户端的网络层不用关系应用层或者传输层的东西,主要做的是通过查找路由表确定如何到达服务器,期间可能经过多个路由器,这些都是由路由器来完成的工作,不作过多的描述,无非就是通过查找路由表决定通过那个路径到达服务器。

4)客户端的链路层,包通过链路层发送到路由器,通过邻居协议查找给定IP地址的MAC地址,然后发送ARP请求查找目的地址,如果得到回应后就可以使用ARP的请求应答交换的IP数据包现在就可以传输了,然后发送IP数据包到达服务器的地址。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2-07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