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我自己:欧文·亚隆回忆录》读书笔记

【基本介绍】

作者欧文·亚隆(Irvin Yalom),1931年生,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美国团体心理治疗权威。与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Emil Frankl)和罗洛·梅(Rollo May)并称存在主义治疗法三大代表人物。

1980年,亚隆发表了他最具学术性质的著作《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死亡、自由、孤独与意义,是亚隆众多理论著述中的四大基石。

亚隆也擅写心理治疗小说和故事,如《诊疗椅上的谎言》、《当尼采哭泣》、《生命的意义》、《爱情刽子手》、《叔本华的治疗》等,多次荣获欧美小说和非小说文类奖项。

《成为我自己》是亚隆的封笔之作。梦、对话、咨询记录、现实生活、自由联想、反思,都是他建构一生的素材。亚隆用他一贯的坦诚展现了他人生中印象深刻的40段故事,也是一条“成为我自己”的漫漫长路。

全书共有40章,一段故事就是一章。依次为:同理心的诞生,寻找人生导师,我想要她走,绕回原地,图书馆从A到Z,宗教战争,赌博的小伙子,愤怒简史,红色的桌子,遇见玛丽莲,大学时代,与玛丽莲结婚,我的第一位精神科患者,实习期:神秘的黑木医生,约翰·霍普金斯的岁月,被分配到天堂,回到岸上,在伦敦的一年,短暂而骚乱的会心团体生活,旅居维也纳,日益亲近,牛津和司菲卡先生的魔法硬币,存在主义治疗,与罗洛·梅一起面对死亡,死亡、自由、孤独与意义,住院患者团体和巴黎,印度之行,日本、中国、巴厘岛和《爱情刽子手》,《当尼采哭泣》,《诊疗椅上的谎言》,《妈妈及生命的意义》,快变成希腊人啦,《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与叔本华一起的两年,《直视骄阳》,最后的作品,短信治疗,我的团体生活,关于理想化,老年新手。

【阅读感受】

感受1-懂得体验的罗生门式,也就更懂得共情的必要

亚隆认为,治疗关系高于一切,治疗关系的本质是人性化的、共情的、真诚的。治疗中的变革力量不是理性的洞察、不是解释、不是宣泄,而是两个人之间深刻的真诚相遇。他鼓励治疗师在工作中发展出自己的风格,“成为我自己”。“你的‘自我’(self)是你主要的工具,尽可能学习它。不要让你的盲点妨碍你理解你的患者,或者与他们共情。”。

在作者讲述的众多故事中,有三个故事或细节让我触动:

一是作者实习时某临床观摩场景。主治者未作任何介绍和引导,任由团体成员茫然无措。所有的成员都面临同一个刺激,并以非常不同的方式做出回应。一个共同的刺激和11个不同的回应!为什么?这个谜题只有一个可能的答案:有11个不同的内在世界!这11个不同的回应也许是通往这些不同世界的捷径。

二是亚隆曾经与一位患者金妮约定,每次会谈后,双方各写一个总结,描述见面时未用言语表达的感受和想法,几周的治疗后可以阅读彼此的总结。这种方式,是针对双方的特点和需求拟定的。它不仅让会谈更深入、治疗更实在,而且笔记提供了一种类似于罗生门的体验:虽然他们一起度过了同一个小时,但是对那个小时的体验非常不同,并且珍视会谈中不同的部分。

三是作者接受了罗洛·梅的治疗,“我们都知道,他对我是有帮助的,但至于怎么帮到的却一直是个谜。他(罗洛·梅)不止一次地说:“我知道,在治疗中,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一些东西,但我不知道它是什么,也不知道怎么给你。’ 现在回想起来,我相信罗洛为我提供了一种在场(presence)——他毫不犹豫地陪我进入黑暗的领地,让我重温了我所缺失的慈祥的父爱。”

感受2-或许你我究其一生都为填补原生家庭和早年生活的内心缺失

作者坦陈,一种发自内心的不自在的感觉,在他成年早期折磨着他。“表面上看我做得很好:娶了我爱的女人,被医学院录取了,并且各方面都表现很好,但是内心深处,我从来都不放松,从不自信,并且从来都不理解我焦虑的来源。我有一些模糊的感觉,我的童年早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精神创伤,并且感觉我没有归属感,我没有其他人那么有价值,或者值得过上好的生活。”

作者说,“我的一生都试图逃避,逃离我的过去——贫民窟,杂货店——但是我能逃离我的过去,或者我的妈妈吗?”

原生家庭和早年生活对作者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甚至他用了一生都未真正实现与母亲的和解。但反过来看,他又是那么希望能填补原生家庭和早年生活导致的内心缺失。

即便在梦里,“我走向死亡,走向那间黑暗的恐怖之屋时,我仍然在寻找存在的证明,但这个证明不是来自我的妻子,我的孩子,我的朋友、同事、学生或患者,而是来自我的母亲!那个我非常不喜欢的母亲,令我感到羞愧的母亲。”

在那个梦里,作者对着母亲提出了自己人生的终极问题:“我做得怎么样?”

感受3-死亡焦虑是我们必须正视和觉醒的体验

死亡、自由、孤独与意义,是亚隆众多理论著述中的四大基石。

作者认为,既然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没有内在设计的宇宙中,我们必须是自己生活的作者,做出自己的选择和行动。这种自由引发了巨大的焦虑。......孤独,并不是指人际孤独(比如孤单),而是指一种更基本的孤独:我们每个人都是单独一人被抛到这个世界,然后又必须独自离去。……意义是一种终极关怀,它涉及了这些问题,比如:“我们为什么被抛在这里?如果万物终将消逝,那么人生所为何来?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无常是作者进入存在主义世界观的入口。且作者认为,面对死亡必须成为存在主义治疗的主要关注点。

“很遗憾,我不得不等到现在,直到我的身体布满了癌细胞,才学会如何去生活。”某位病患说过的这句话给作者留下了永久印象,帮助他形成存在主义治疗的实践。

作者把死亡看作野餐时远处的轰隆声,但他也相信,真正去面对人必有一死的事实,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既然生命只有一次机会,我们就应该充分地生活,带着最少的遗憾结束它。

2008年出版的《直视骄阳》一书追溯了作者对死亡的思考。书名取自17世纪拉罗什福科的箴言:“一个人无法直视的,唯有骄阳和死亡”。在整本书中,作者都在讲直面死亡是一种觉醒的体验。作者完全同意捷克存在主义小说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的观点,“遗忘的行为让我们预习了死亡的滋味”。换句话说,死亡可怕之处不仅在于让你失去未来,而且也在于让你丧失过去。死亡焦虑潜伏在人生的许多重要事件中(空巢综合征、退休、中年危机、高中或大学聚会),以及我们对他人死亡的悲伤。作者相信,大多数噩梦都是由死亡焦虑所驱动的,在梦中它犹如脱缰野马。

作者笃信这一观点:如果一个人活得充实,没有深深的悔恨,那么他就会更加平静地面对死亡。“我所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都告诉我要充分地活着,这样可以无怨无悔地死去”。

2015年,作者因病住院,第一次有了一种可能快要死了的强烈感觉。对此,他试图用自己与患者工作时经常提到的一个观念来自我安慰:未曾活过的感觉越强烈,死亡的恐惧就越大。“这个观念让我平静下来,因为我想到,我对自己的生活几乎没有遗憾。......我有时认为,写作本身就是我努力在抵抗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避免的死亡。”

【最后的话】

寻找到意义与自由去活出自己,多么美好的愿望。然而在工作与生活中,“成为我自己”又何尝不是一场需要花一辈子才能看清答案的追寻。面对亚隆的坦陈,我们也不禁感慨:原来‘成为我自己’即使对于亚隆这样的大师而言也并不容易。

生命是个人的体验。对此,作者给出了答案。但那是他的答案。而我要用自己的一生去亲历、去体验、去得出自己的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为我自己:欧文·亚隆回忆录》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