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灵魂的修道随笔集㈠·善念,剥落与真相

“假如我能使一颗心免于破碎,我这一生就没有白活。”

又想起艾米莉·狄金森的这句话。

我有想要的诗意生活,既出世又入世。

但是我的人生价值,就是在于给予。

如果我真的有超能力,我希望我能让上天保佑你。不要再在尘世受苦了。你吃够了苦头,虽然这些痛苦变成了你生命里的礼物。它使你变成一个完善的人。

我的救世情结好像很严重。但它并不是大而无当的浮夸说辞。我衷心希望你幸福。

特别是对于一些和自己经历很像的人,如果他们因为这份不切实际的祝愿,或者生活中我竭尽所能的援助而过上我期望中的生活,然后依然是我所信任的清澈模样的话,(对,这个很重要。如果他是狼子野心的豺狼鬣狗,我瞎了眼看错了他压抑着本我,实则蠢蠢欲动的灵魂,他辜负了我的信任,那么轮到我暴露人性虚伪自私的那一面了。)即使我没有能够如愿,或许看着也会觉得幸福。

的确是非常孤独了呢。这样的自己。(心底的声音是,我也会尽力如愿,不然总会觉得哪里不公)

哪里不公?



神明无私,是因为他们不求回报。他们为什么不求回报?因为他们不需要平凡人的东西。

他们看不上。

如果他们求回报呢?那是什么?那还是神吗?神有贪欲,又怎么会让人们心甘情愿的信奉?

神明出自何处?人以自身为蓝本创造出了神。但是去掉了一些隐晦的污浊,使之伟岸光明。

那是不存在的虚妄之物。那是人们心底的宇宙造就的星球。

出自人啊

世间种种,凡是不沾染一丝一毫的和人有关的气息的,就会在人的幻想乡里升华形成不能解释的唯心产物。

不过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天文地理生物物理能够推论的结果。

人的身上,有神性。

我不过是放大了这份神性,看出来了吗?

没有傲慢,没有轻蔑,只有通透和怜悯。只有返璞归真的慈悲。

这份爱,是希望清澈的池水永远不会浑浊,即使其中繁衍了各种微生物,被人倒入污染源,也能凭一己之力去净化它,虽然没有如一开始,被杀菌以后的纯净水那样清澈,但是有岁月沉淀下来的宁静与淡然。是甘甜的泉水,能够捞到往事的小鱼。

——可是有谁能够保证这个人不会变呢?我的眼光再一针见血鞭辟入里,也不一定能够预知过滤系统没有坏掉。

生来只是凡胎肉体,没有意识的容器,盛满了回忆的倒影。

而这些起起伏伏,或许是你必定经受的,但转念一想,值得来这瑰丽尘世一趟。

什么都经历过了,不就无憾了吗?不该经历的,在经历所酝酿的基础上提前形成感知,也是对静美的尊重。

对灵魂的尊重。因为你使它安宁,使它无愧于己。

我愿你好,或许是在你身上看到自己的一方投影,又或许是对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的信任。

比如,守恒律。比如,善有善报。

相信善与美,相信赤子之心,相信炽忱的盼望,因有了期待,所以会落空,会有损伤。

所以会抑郁,会迷茫,会焦灼,会抱怨,会无处发泄。

(如果他的成就也有我的一部分,那么我得不到自己应得的回报,会反问“凭什么啊?!”)

对了,这份不公,应该来自于自己。来自于自我的不能实现,和他者无关,嫉妒的流出来源于自身匮乏的投射。

倘若不是心甘情愿的付出,这副伪善的嘴脸理应遭人唾弃,回报到手也会良心不安。如果当真心甘情愿,那应该无悔无憾才是。而他人不可能全凭我的力量抵达,因为我也不可能全心全意送他抵达。

我会算计,因为我的世界里,有我自己的容身之地。

也正因为不仅仅只有我自己,所以我才不会总是空虚无意义。

黑格尔的辩证矛盾贯穿于任何思考过程的始终,如何处理矛盾之间的罅隙,使它不至于让自己提出的观点不攻自破,要掌握好尺度。

像是博弈。

“我愿你好,所以我发掘了一下自己的内心,发现。

我是希望你向前走几步,走快一点,在我想到达的终点安营扎寨,让我看到这个远方是真实存在的,然后我也努力向前,在你的桃花源旁边建造属于自己的大花园。”

可能对于我而言,你能够拥有的美好明天,就是我挣扎地活下去的希望吧。

我用内心的那份柔软,为自己构筑了一个光明的标志物,然后跌跌撞撞却能够心想事成地奔赴终点。”

你是我心底的一部分投射,这部分投射可能因为距离原因没有成影,而少数恰好适合放映,于是我托付了一部分心血进去,如果万事顺意,我的人生价值就能够在你的重建里实现。

我与你交织,而你与我皆无尽也。

所谓世人,正是你了。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019-2-20    想对w说的话与剖析自我的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反思灵魂的修道随笔集㈠·善念,剥落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