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父母如何应对焦虑?听陈默教授这样说

陈默教授在第五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云上大会中道出了许多父母的心声:现代父母自从生了孩子后,就产生了焦虑。

我不能让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兴趣培训班报起来,不管孩子愿不愿意!我是你妈,我为了你好!

我希望孩子上重点中学,高考考上985和211大学!各种学科类补习班从一年级开始就得补!我家孩子不补,失去了竞争力!

就择校问题而言,家长无时不刻焦虑着!九年制义务教育按政策就近原则

可那些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从孩子幼升那刻就打起了读好学校的主意,读一个好小学,给学校老师的“好处费”高达上万块!

我也是一位焦虑的妈妈,曾经为孩子能上好的小学,咬尽脑汁,找熟人拉关系!孩子还是未能如愿上好小学,而是就近原则,读了划片区中的小学。

我的孩子明年又小升初了,加上中考五五分流,我又为他的择校问题伤透了脑筋。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01

  陈默教授谈:家长的焦虑原因

其一,缺乏自信

我也是众多对孩子持有怀疑态度的家长之一,总是怀疑自家孩子不如别人孩子聪明,勤奋,努力,讨喜......

只要家长群里老师通知今天考试,要求家长在考试卷上签字。从得知消息到孩子放学回家的时间段里,老是惦记着孩子的分数,焦躁不已。

他这次考了多少分?在班上排名第几?他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其二,虚荣心

在同学聚会上,在家人聚餐中,遇上老邻居,我们聊及自家孩子时,总是忘不了吹捧一番:孩子多才多艺,成绩名列前茅,前阵子参加什么竞赛得了一等奖!钢琴,跳舞过了几级......

前不久,我遇到了一位多年不见的老邻居,我们聊了许久。在我的印象里,她上六年级的外甥,吃饭都要追着喂饭。十年不见,我问了她外甥的近况。

“他考上了武汉大学!”她轻描淡画,像是在说别人家的孩子!

“他真的很优秀!”我恭维了一番,忍不住直夸。

家长总是期待孩子成为自己心中的“优秀孩子”,在与别人聊天时,孩子成为他的谈资。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其三,让孩子代替自己实现理想

陈默教授在演讲时,有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去咨询她。在交谈中,家长说出了自己的声心:当年自己没能考上心仪的复旦大学,他希望他的孩子能如愿考上复大。

这位家长平时没 少给孩子打鸡血,读初三的孩子只要遇到考试,握笔的手就发抖。

很多家长给孩子寄予了重望:孩子上小学起,希望孩子勤奋好学,将来考985和211双一流大学。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胜过一代。你要胜过爸妈,走出一片新天地。

其四,价值取向有问题

陈默教授提到了父母对孩子错误的价值取向只讲“超越”,不讲“合作”!

人类是群居社会,孩子在社会上立足,我们要教会孩子从小就有“合作精神”。

懂得合作的孩子,他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自我奉献精神都表现在其中。

我们很多家长给孩子定下的目标,期中期末考试进入班级前三名。无形中在暗示孩子要超越班上50位同学。

我们很多家长只谈成绩,忽略了比成绩更重要的“合作精神”——个体与团队的合作精神。

  02

陈默教授谈:家长的焦虑症状

其一,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成绩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为什么你的成绩差这么多!”我们身边很多家长经常这样质问自家孩子。

每当孩子没按我的要求学习时,我总是免不了唠叨几句:“班上第一名的孩子是怎么学习的?你是怎么学习的?你有他那么用功,你没有理由得不到第一名?”

家长关心孩子的成绩,无可厚非。但教育改革,要求孩子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我们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更要关心孩子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其二,对孩子不断催逼

“你还不起床晨读,一个上午过了一大半?礼拜天的早晨好好复习!”

“马上期中考试了,你不好好复习,不是看电视就是胡闹,看你能考多少分?”

“你先写会儿作业,吃完晚饭,我再检查你的作业!”

我就是这样一个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老母亲,生怕他的赖床错过了晨读,他的贪玩耽搁了复习,他的放松浪费了学习时间

孩子一天到晚不是在学校里学习,就是在家里学习,复习,阅读......

孩子稍有反抗,我就开始焦躁不安:“你别以为只有你一个人在学习,爱学习的孩子都在学习!”

其三,争抢教育资源

为了孩子能上市里最好的小学和初中,很多父母豁出去了,不惜重金买学区房。好不容易凑了个首付,接下来的几大千月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有些家长花重金给孩子报补习班,通过补习学校这个跳板,去参加好学校的择优考试或考入市级前几百名,孩子有更多的主动权。

为了孩子读个好初中,一些家长使出浑身解数,有些孩子如愿进入好的学校,但有些孩子还是被拒校门外。

不管孩子能不能赶上得上课,只要孩子踏进好学校的大门,孩子就有望考入重点高中,读了重点高中,自然能考上重点大学。

其四,与他人攀比

“为什么别人能稳坐班上第一的宝座,而你却止步不前?”我老是再三提醒孩子。孩子只是撇撇嘴,表现抗议。

陈默教授一句“别人的妈妈能干又漂亮,你看看自己?如果孩子用你说话的方式说你,你能接受吗?

说得有理,我们作为家长,动不动就拿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却从来不拿自己和别人优秀的父母去比较。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家长要用放大镜去放大孩子的优点,用显微镜去缩小孩子的缺点。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03

    陈默教授谈:父母努力做好自己的角色,关注孩子的身体与情绪

父母经常把那句“我都是为了你好!”挂在嘴边,却无心地伤害着孩子。

孩子需要一个真正理解他,真正关爱他,不求回报的父母。父母深爱着孩子毋庸置疑,但父母对孩子的爱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按我的意愿成长着。

陈默教授讲到:孩子上课精力不集中,爱玩小动作,孩子的心理可能出了问题

孩子的手,眼,脸等身体部位不停抽动,孩子可能抑郁了!

孩子的心理出了问题,孩子抑郁了!想想都后怕不已。我们期望孩子学有所成,但我们更期望看到一个活泼健康的孩子!

陈默教授给父母的提醒:双减之下,父母放下所有焦虑,父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孩子在哪个阅读层次,将来就决定了他在哪个圈层。

作者:乐亦,有思想,有温度的两孩妈妈,用心用爱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孩子向善,向上,向阳成长着,公众号《虎妈遇上熊娃》。

你可能感兴趣的:(双减之下,父母如何应对焦虑?听陈默教授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