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级指标体系搭建全流程落地

本文先介绍了指标体系的概念,然后论证了引入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最后详细讲解了企业中搭建指标体系的全流程。

本文通过黄金思维圈(what-why-how)的逻辑来呈现。

数据指标体系是什么?

指标,即具备业务含义,能够反映业务特征的数据。

因此,一个指标应该至少满足以下条件:

  • 指标必须为数值,不能是文本。例如“订单”不是指标,“支付订单数”,“核销订单数”等才是指标。

  • 指标都是汇总计算出来的。单一个体的明细数据不是指标,因为它不具备任何业务意义,例如“用户A的订单数”不能够反映业务特征,因此它也不是指标。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单一一个指标很难描述清楚业务现状,例如指标为“支付订单数”,那么“支付订单数”的增加究竟是拉新带来的呢?还是运营促活带来的呢?这样就可能出现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扯皮的现象。

所以,想要更好地描述业务,实际上需要的是一整套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是指根据业务的目标,将多个指标创建联系后形成的整体。

可以看出,指标体系中的多个指标之间一定是存在逻辑关系的,而不是多个指标的简单堆砌。

好的指标体系的特征

  1. 科学性:指标必须符合业务状况、计算方法要符合行业标准。
  2. 系统性:各个指标之间要有逻辑关系。
  3. 代表性:能突出反映业务现状。
  4. 统一性:在各指标被不同部门使用的时候,需要保证指标的计算口径的统一。

为什么需要数据指标体系?

根据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我们在引入一样东西之前需要先论证其必要性。

所以,数据指标体系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值得我们引入它?

指标体系的作用

  1. 看清业务现状

    通过数据对业务进行描述统计,避免了不明确、不清楚、不确定的情况,这是指标体系最基础的作用。

  2. 合理调配公司资源,明确工作重点

    指标体系是一个树形结构,如果是企业级的指标体系,可以对应到产品市场运营团队的组织架构,能够让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工作重心。

  3. 向上评估指标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除了顶层指标(北极星指标)外,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都有其父指标,因此通过分析指标在其父指标中的占比,以及分析指标与父指标的相关性,就能够评估指标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4. 向下寻找指标异动的原因

    除了最底层指标外,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都有其子指标,因此当指标发生明显变化时,就能够通过子指标寻找原因。

在企业中,有2种常见状况需要搭建指标体系:

  • 整个公司缺乏系统性的指标体系,这时需要搭建的是企业级的指标体系;

  • 新上线的业务/活动,需要设立监控指标,这时需要搭建的是项目级的指标体系。

那么,该怎么搭建呢?

如何搭建数据指标体系?

搭建数据指标体系的完整流程如下:


Step 1 确定北极星指标

北极星指标(North Star Metric),又叫作第一关键指标(One Metric That Matters, OMTM),是指在当前阶段最重要的指标,就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具备良好的指向性。

根据定义,北极星指标应该具有以下特性:

  • 阶段性:北极星指标是一个阶段性的中期指标;
  • 唯一性:企业的投入成本是有限的,在不同阶段都应该有一个唯一性的指标,不可能朝着所有方向同时努力。

有几个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北极星指标。

1 通过KPI/OKR确定北极星指标

这是最简单直接的确定方法,例如老板定下的KPI就是“日均支付订单数超过10万”,那么北极星指标就可以定位“日均支付订单数”。

2 判断指标是否符合商业目标和用户价值

  • 商业目标:一个企业的最终愿景,而北极星指标,是实现这个愿景的一个中期战略目标。
  • 用户价值:用户对于产品的主要需求。

步骤如下:


以一个电商平台为例(该平台是通过订单提成作为主要盈利模式):


3 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确定

每个产品生命周期可以使用的北极星指标如下:

  • 探索期:验证PMF,侧重留存;
  • 成长期:重点在拉新,变现提上日程;
  • 成熟期:重点在付费转化;
  • 衰退期:挖掘新场景;

具体可以参考:为你的产品选择合适的北极星指标,从了解产品开始

Step 2 梳理业务,拆解指标

1.按照某个维度进行拆解

要求维度内遵循MECE原则,且每个维度内的子指标求和等于上层指标。

例如,以城市为维度进行拆解:


注意:拆解时需要根据公司的业务情况选择分类维度,而不是按照用户性别、地域、来源渠道等等一堆维度胡乱拆解,显得数据指标很丰富,但是实际上没有任何的业务意义。

2.按照计算方式/统计口径进行拆解

比率型指标天然就由分子和分母两部分组成,所以可以按照口径先进行拆解,其他指标也可以按照计算方式进行拆解。

例如,以有效购买转化率为例进行拆解:


指标拆解完成后需要进行核查:

  • 是否存在重复指标
  • 上下级指标是否存在明确、直接的关系
  • 指标关联的维度是否尽可能完备
  • 每个指标是否具备一定的业务指导意义
  • 每个指标是否能够对应到负责人

Step 3 明确指标定义

指标拆解完成之后,我们需要拉上业务团队,技术团队,一起讨论确认指标定义和数据更新周期,指标定义应该包含指标名称、指标说明、计算公式、注意事项等。

示例:

指标名称 指标说明 计算公式
新用户N日留存率 新用户在注册日后的第N日当天返回的比例 N日留存率 = N日留存用户数/注册用户数

确定好指标定义之后以文档形式留存,避免后面扯皮。

Step 4 埋点设计

如果公司采用的是第三方埋点,那么大概率就不需要再进行埋点设计了,只需要根据参考文档进行取数即可;而如果是公司自己埋点的话,那么可能还需要进行埋点设计,然后让前端进行开发。

Step 5 数据验证

项目开发完成后我们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验证。

  1. 表字段是否包含所有事件属性
  2. 表数据是否符合正确性、顺序性、完整性
    • 正确性:是否有数据,内容和格式是否正确
    • 顺序性:有顺序的行为,上发时间是否符合顺序
    • 完整性:需要针对所有场景进行测试

Step 6 指标体系报表可视化开发

前面的所有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我们才能进入到最后的开发阶段。

底层数据跟宽表数据应该是数据开发提前做好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构建业务统计表,以及根据业务统计表进行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数据报表等后续工作。

数据可视化报表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实现方式:

  1. 邮件报表:最简单的可以是定时任务工具crontab,或者是任务调度工具Celery,甚至是任务调度平台Airflow,都是可以实现自动化定时任务的。

  2. BI工具:Quick BI、Tableau、FineBI等商业智能软件也能够呈现我们搭建的数据指标体系。

  3. Web开发:更加定制化的方式自然是自己进行Web开发,可以使用Python的一些Web框架来实现,例如DjangoFlask等。

Step 7 后续优化迭代

完成了数据指标体系的搭建之后,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变更,指标体系也需要随着业务情况进行调整更新,不断地适应新的业务情况,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企业级指标体系搭建全流程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