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ake 是一个基于 Lua 的轻量级跨平台构建工具。
它非常的轻量,没有任何依赖,因为它内置了 Lua 运行时。
它使用 xmake.lua 维护项目构建,相比 makefile/CMakeLists.txt,配置语法更加简洁直观,对新手非常友好,短时间内就能快速入门,能够让用户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上。
我们能够使用它像 Make/Ninja 那样可以直接编译项目,也可以像 CMake/Meson 那样生成工程文件,另外它还有内置的包管理系统来帮助用户解决 C/C++ 依赖库的集成使用问题。
目前,Xmake 主要用于 C/C++ 项目的构建,但是同时也支持其他 native 语言的构建,可以实现跟 C/C++ 进行混合编译,同时编译速度也是非常的快,可以跟 Ninja 持平。
Xmake = Build backend + Project Generator + Package Manager + [Remote|Distributed] Build + Cache
尽管不是很准确,但我们还是可以把 Xmake 按下面的方式来理解:
Xmake ≈ Make/Ninja + CMake/Meson + Vcpkg/Conan + distcc + ccache/sccache
这个版本,我们新增了不少实用的 API,并且移除了一些几年前就被标记为废弃的接口,另外改进了动态库对 soname 的支持。
同时,在这期间,我们迎来了一些喜人的数据,我们的 xmake-repo 官方仓库包的数量也突破了 1k,非常感谢 Xmake 的每位贡献者,我们的包仓库基本上都是社区贡献者贡献进来的。
尤其是 @xq114, @star-hengxing, @SirLynix 帮忙贡献了大量的包,非常感谢~
还有,Xmake 仓库 Commits 也突破到了 12k,一直在持续快速迭代中。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下,新版本中的一些主要更新内容。
新版本中,我们对 set_version
接口新增了 soname 版本支持,用于控制 so/dylib 动态库的版本兼容性控制。
我们可以配置 soname 的版本后缀名称,xmake 会在编译、安装动态库的时候,自动生成符号链接,执行指定版本的动态库。
例如,如果我们配置:
set_version("1.0.1", {soname = true})
xmake 会自动解析版本号的 major 版本作为 soname 版本,生成的结构如下:
└── lib
├── libfoo.1.0.1.dylib
├── libfoo.1.dylib -> libfoo.1.0.1.dylib
└── libfoo.dylib -> libfoo.1.dylib
当然,我们也可以指定 soname 到特定的版本命名:
set_version("1.0.1", {soname = "1.0"}) -> libfoo.so.1.0, libfoo.1.0.dylib
set_version("1.0.1", {soname = "1"}) -> libfoo.so.1, libfoo.1.dylib
set_version("1.0.1", {soname = "A"}) -> libfoo.so.A, libfoo.A.dylib
set_version("1.0.1", {soname = ""}) -> libfoo.so, libfoo.dylib
而如果没设置 soname,那么默认不开启 soname 版本兼容控制:
set_version("1.0.1") -> libfoo.so, libfoo.dylib
add_vectorexts 接口主要用于添加扩展指令优化选项,目前支持以下几种扩展指令集:
add_vectorexts("mmx")
add_vectorexts("neon")
add_vectorexts("avx", "avx2", "avx512")
add_vectorexts("sse", "sse2", "sse3", "ssse3", "sse4.2")
其中,avx512
, sse4.2
是我们新版本新增的指令配置,另外我们还新增了一个 all
配置项,可以用于尽可能的开启所有扩展指令优化。
add_vectorexts("all")
这个新接口主要用于设置源文件、目标执行文件的编码。
默认情况下,我们仅仅指定编码,是会同时对源文件,目标文件生效。
-- for all source/target encodings
set_encodings("utf-8") -- msvc: /utf-8
它等价于:
set_encodings("source:utf-8", "target:utf-8")
并且,目前仅仅支持设置成 utf-8 编码,将来会不断扩展。
如果,我们仅仅想单独设置源文件编码,或者目标文件编码,也是可以的。
通常指的是编译的代码源文件的编码,我们可以这么设置。
-- gcc/clang: -finput-charset=UTF-8, msvc: -source-charset=utf-8
set_encodings("source:utf-8")
它通常指的是目标可执行文件的运行输出编码。
-- gcc/clang: -fexec-charset=UTF-8, msvc: -target-charset=utf-8
set_encodings("target:utf-8")
我们还新增了 add_forceincludes
接口,用于在配置文件中直接强制添加 includes
头文件。
add_forceincludes("config.h")
它的效果类似于 #include
,但是不需要在源码中显式添加它了。
另外,它的搜索路径也是需要通过 add_includedirs
来控制,而不是直接配置文件路径。
add_forceincludes("config.h")
add_includedirs("src")
默认 add_forceincludes
匹配 c/c++/objc。如果仅仅只想匹配 c++ 可以这么配置:
add_forceincludes("config.h", {sourcekinds = "cxx"})
如果想同时匹配多个源文件类型,也是可以的:
add_forceincludes("config.h", {sourcekinds = {"cxx", "mxx"}})
对于 gcc,它会设置 -include config.h
标志,对于 msvc,它会设置 -FI config.h
标志。
在之前的版本中,如果我们要在 vs/vsxmake 工程生成器中添加一些额外的文件到工程列表中去,只能通过 add_headerfiles
来添加,但是这有一点 Hack。
因此,我们新增了 add_extrafiles
接口,专门用于配置一些额外的文件到工程中,这样,用户也可以快速点击编辑它们。
这些被添加文件不是代码文件,不会参与编译,也不会被安装,仅仅只是能够让用户方便的在生成的工程 IDE 中,快速编辑访问它们。
将来,我们也可能用此接口做更多其他的事情。
add_extrafiles("assets/other.txt")
@lanjackg2003 帮忙贡献了 sdcc/sdasstm8 汇编器的支持,非常感谢。
相关 patch, #4071
新版本中,我们还对 Rust 项目构建做了改进,新增了交叉编译支持,包括对依赖包的交叉编译。
set_arch("aarch64-unknown-none")
add_rules("mode.release", "mode.debug")
add_requires("cargo::test", {configs = {
std = false,
main = false,
cargo_toml = path.join(os.projectdir(), "Cargo.toml")}})
target("test")
set_kind("binary")
add_files("src/main.rs")
add_packages("cargo::test")
例如上面的项目配置,我们通过 set_arch("aarch64-unknown-none")
全局修改编译架构,就能对依赖包,以及自身项目进行交叉编译。
如果没有配置 set_arch
,我们也可以通过命令 xmake f -a aarch64-unknown-none; xmake
来动态切换编译架构。
当然,别忘了先得执行 rustup target add aarch64-unknown-none
安装对应的 target 才行。
更多上下文,见:#4049
https://tboox.org/cn/2023/08/22/xmake-update-v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