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人间四月天

文.摄影/郑艺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发自App

     任谁提起民国时期的才女,不出第三个,一定就会说到她的;若是说才女加美女,大约也只有张爱玲能跟她媲美;若再说到才女加美女再加幸福女人,那就只有她了--被胡适誉为旷世才女、绝代风华的林徽因。

图片发自App

        世人评价女子,容貌总是第一位的。一个女人,纵使有倾世才情,没有说得过去的容貌,她本人也好他人也罢,终会觉得是一大遗憾的。但倘若有了倾城美貌,人们对她美貌和情感生活的关注度又会超过对她事业成就的关注。幸好,作为中国第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学家、教授、作家、诗人,林徽因才华横溢,不仅人美如花、端庄洋气,还有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这三大才子的情感故事让现代人津津乐道,更有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景泰蓝工艺的抢救者,让在《太太的客厅》里把林徽因当作"所有女人的敌人"的冰心们羡慕嫉妒恨的成就。难怪有人说:女子当如林徽因,情人当若金岳霖。金岳霖温和又执着的爱了林徽因一生,发乎情、止乎礼,终生未娶。一个男人为一个女人守候一生、寂寞一生、也缄默一生,如此深情,又有几个女子能承受的起?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

        这首《你是人间四月天》,让林徽因的生命被封存在了四月,让人在南方的春水煮茗、桃柳抽芽的四月里,总能偶然的想起她来。

对湖街道办事处巷子口

        那天是 5月10日,恰好是农历四月初一,福州的仲春,雷声阵阵、细雨绵绵。喜欢这样的天气,清新干净,还有点烟雨迷离的感觉。在宾馆里无所事事,突然的,就想起了林徽因,想起了祖籍闽侯的她唯一一次到福州探亲时住过的"可园",便决定沿着那首诗的韵脚,走进人间四月天,去寻找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拓庐

        其实,早就听说仓山那边有近百座百年历史的老洋房,一直想去看看的。那些老洋房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福州作为"五口通商"的沿海城市对外开放,大量洋人进入福州后建起的领事馆、洋行、公馆、教堂、医院、学校、私人住宅别墅、跑马场......,据说在苍山区这个面积不过一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先后有17个国家设驻领事馆。

梦园

        车子进入仓山区,沿途就能看到不少西式建筑风格的老房子,庄重典雅,但无暇去看,直奔主题--寻找"可园"。在福建省师范附中附近下了车,发现路边一段围墙内,便有一座老洋房,感觉应该不是主题,但那个窄小的正身都无法进入的小门及伸出围墙外的高大树木让人对围墙里面产生了好奇。我侧身进门,里面是一座三层小楼,黄色的墙体,接近天台处雕刻着一只迈着大步的狮子,墙上整齐地开着一排排窗户,木制百页窗已经很有年代感了,这才发现刚刚进来的小门是个后门。绕到房子的后面,看到了厚厚的拱形门,门不宽,却很深,直直的穿过整栋楼,门边有窄窄的木制楼梯通向楼上。顺着拱门往里走,里面很暗,地面是大块的砖块铺成的,年岁久了,不太平整,好在看着前方拱门外的亮光,高一脚低的一脚的就到了楼前,这才看清整栋楼的样子。楼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呈哑铃状,左边是方形,右边是带弧形,中间有天桥相连,弧形的那头,墙上都开着只有西式建筑才有的大大的窗户,中间原先应该是没有顶的,是连接两边的通道,地面到一楼还有三层台阶。小洋楼原先应该是很精致小巧的,可惜让现在的住户搭盖的搭盖,装空调的装空调,已经零乱不堪。这时,一个五十几岁模样的男子从楼里出来,看我一边拍照一边在纸上写着,就过来询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是不是政府部门的,是不是要修整老洋房了,说这里太老旧了,政府有责任要保护翻修。看着他满怀希望的眼神,我有些歉疚地说自己只是喜欢这样格调的房子,进来看看。他听我这么一说,也不生气,还夸赞我有眼光,说他这个房子很有名的,原先是领事馆,也顺带着回答我问的关于现在这里还住了多少户人、生活方不方便的问题,说着还带我来到前门,指着门牌说你看,我一看,"槐荫里5号",呵呵,这不是网上传说的赫赫有名的英国领事馆嘛,歪打正着,得来全不费工夫哈!

忠庐

      从槐荫里5号出来,正值下午放学时分, 附中周围都是一群群完成一天学习准备回家的学生。之前问了好几个觉得应该是当地住户的老人,问她们"可园"怎么找,居然都不知道,我想也许学生们对学者型的名人会有些兴趣,果然,一打听,学生们就指着前方说就从对湖街道办事处那进去。

        不过三五分钟的时间,就找到了对湖街道办事处,在办事处的斜对面,就发现了一处老房子,外面的围墙不知为何刷的白白的很是突兀,门口写着两个红色的字"建园" ,心里一阵高兴,拿出相机一通拍照,从办事处里走出一个工作人员模样的人,笑嘻嘻地说:慢慢拍吧,巷子里还多着呢。

可园内林徽因故居

        还真是,顺着办事处往里是一条长长的小巷子,巷子很窄,大约只容两人并行。巷子因为窄而显得特别长,两边都是2米左右高的围墙,围墙是红砖砌的,有的墙段上刷着白漆,斑斑驳驳的,平添了一点沧桑感。巷子很幽静,偶有一两个人经过,那个骑着自行车经过的人按了一声铃,竟有回声,或者有三三两两的学生走过,小声打闹,像是怕打碎了一路的宁静,巷子中不时有一些大树的枝丫和纤秀的竹子从围墙里摇曳探出,而一幢幢老宅子便隐藏在那大门紧闭的围墙里边。"拓庐"、"忠庐"、"梦园别径"、"爱庐"、"梦园"、"以园"...... ,一路走去,看到的是这些书写在院门匾额上的老宅的名字,透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和诗情画意,深深的宅院炫耀着老楼曾经有过的华丽盛景,而围墙上横七竖八的杂乱电线和院门口十几个老式的旧电表却遮掩不住今日的光华尽失。

可园内的大榕树

        在巷子里拐了两个弯,就在这条巷子向两边又分为两条巷子的尽头,突然地就发现了"可园",奔到门口,我停下脚步,平静了下心情,从敞开的大门慢慢地走了进去。

        不知是不是刚下过雨的原故,园子里没有看到人,十分的静谧,近门处一排七八间的平房门窗紧闭,应该是厨房吧,门口都有一个洗衣池,七十年代的厨房都这样。院里种了许多的盆栽植物,绿意可人,却不太看到有种花的。从厨房再往前走,便有一栋典雅的三层阁楼,红色的砖,一楼拱形门上绿色的油漆已经斑驳,大大的玻璃窗户用厚纸糊上了,还贴着八十年代香港女影星的大头像。楼房的正对面有一块水泥平台,平台上竖着两口圆形古井,井壁是用砖块砌成的,壁上长着厚厚的苔藓,但井里的水却十分干净,应该是一直还有人用着这井。井边有一棵巨大的榕树,枝繁叶茂,树旁还倚着几株修竹,古意顿出。再往里走,又有一栋三层红砖洋房,房前房后,都种着芭蕉和一些我说不出名字的树。"可园"没有辜负它的名字,整个院子给人一种古朴安静诗意的感觉,跟喧嚣的闹市也就一街之隔,却仿佛隔了一个世界,在这样一个雨季,在这样一个院子里,喝一杯香茗,看几页闲书,听一听风声,这人生该有多惬意啊。

可园

        就在我胡乱想着的时候,一楼的一扇门开了,一对拿着"豆腐花"牌子的小贩模样的男女推着小车走了出来;另一扇门又开了,一个赤着上身腆着肚子的男人看到我这拿相机的,不屑地说:来看才女的?哼,就住了几天。

        看着转身进屋的男子,我不禁哑然,这些老洋房真的已是芳华不再了,代替昔日文人雅士的,是现在的市井百姓,浓郁的生活气息浇灭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幻想。也是哈,生活本来就是柴米油盐,诗书琴棋本就是可有可无的点缀罢了。

        再见了,"可园"!


                                      2014.2.5

以园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可园•猫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找人间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