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11·20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

第20章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善人:《论语》记载孔子谈及“善人”的地方共五处,其余四处为:“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周有大赉(lài意为赏赐),善人是富。”

      “善人”中的“善”可作为动词用,善人即“使人善”或者“善待别人”。“善人”也可以指堪与圣人并提的仁者。本文的“善人”即为此意。

践:会意字,从足从戋(jian第一声)。戋原指一种扁而薄的农具,后延伸指“薄的”,“细微的”,“少”等意,如“戋戋细物”,“为数戋戋”等。

      凡是从“戋”的字都有这个意思,如“浅”,指水“薄”,“贱”指不值钱,“盏”指薄的器皿,“栈”指小路,客栈指小旅馆,“钱”指薄的金属做的货币。

      也有一说,践为农具名,即铁铲。古时候干农活,需要走路下地。所以践从“足”从“戋”。

      “践”指用脚把地踩薄、踩踏,如《礼记·曲礼上》:“大夫、士入君门不践阈。”后延伸为实践,履行等意,如《礼记》:“修身践言,谓之善行。”

      践还有践踏的意思,如“践踏法制”。 也有“登上,承袭”等意,如《孟子-万章上》:“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践也指实践、履行,如《礼记·曲礼》:“修身践言,谓之善行。”

    践也指依循、顺着,如《孙子·九地》:“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践也通“翦”,指灭除,如《书·蔡仲之命》:“成王既践奄,将其君于蒲姑。”

    践也指陈列整齐的样子,如《诗·郑风·东门之墠》:“有践家室。”

    践也指凭借,如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迹:步处也,从辵、亦声。辶指行走,亦指人的两腋,辶亦结合意为两腋相须行走时,留下的印痕、线索。

    迹的原义就是脚印,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

    迹后来延伸出留下的印子、痕迹等意,如《聊斋志异·促织》:“蟆入草间,蹑迹披求。”

      迹也指前人留下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 ,如古迹;古城墙的遗迹;史迹;迹象等,《韩非子·难一》:“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庄子·天运篇》:“《六经》,先王之陈迹也。”

      凡功业可见者曰迹。如《书·武成》:“太王肇基王迹。”《前汉·王褒传》:“索人求士者,必树霸迹。”

    迹也指追踪、追寻,如岳珂《桯史》:“逻者见之,知非其国人也,迹其所憩执之。”

    迹也通“绩”,指功劳,如《荀子·正名》:“如是则其迹长矣。”

    本文的“践迹”意为:践行前人走过的路,也就是以前人留下的经验为经验。

入于室:古人把学习分为入门、进阶、升堂、入室四个阶段,“入室”属于比较高的阶段。

    《论语》中有记载孔子批评子路弹琴的一段话:“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本文的“入于室”不是“升堂入室”之意,而是指“入于前人之室”,也就是说: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

全文理解为:

      子张问“善人”是如何成为“善人”的。孔子说:“不以前人的经验为经验,也不以前人的标准为标准”。

    孔子的这句话一直扑朔迷离,疑雾重重,历史以来,各位注家基本都这样解读:子张问如何成为“善人”,孔子说:不践行前人的足迹,也就不能“入室”。

    这样解读的言外之意就是:必须遵循前人足迹,才能成为“善人”。难道走别人的老路这么重要吗?可是孔子是很讲究“因时而动”的人啊?他曾感慨:“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小鸟尚能因时而动,况人乎?

    《孟子》曾赞扬孔子说:“孔子,圣之时者也。”作为“圣之时者”,孔子不可能要求子张提高道德学问时,一定要走前人的老路。

      从《论语》的行文习惯上分析,这里子张如果想问自己如何才能成为“善人”,一定是这样的行问:“子张问善人”。不会写成“子张问善人之道”,所以这里子张应该不是问自己该如何才能成为“善人”,应该是问那些“善人”是如何成为“善人”的。

      在句式上看,“不……,亦不……。”这种句式,很显然,前后是并列关系,不该是假设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所以,我认为传统的解读是错误的!

      孔子在这里告诉子张:“善人”们既不因循守旧,走别人的老路,也不以别人的目标作为上限,他们具有创新精神,又不断地挑战自我,完善自我。

“五帝”之首——黄帝

      “三皇五帝”中,黄帝为五帝之首,被尊祀为“人文初祖”。他是个以一己之力统一华夏部落、开创中华文明的奠基者。

      与“三皇”们不同的是,“三皇”更像神,黄帝更像“人”,他身上透露出了不少人性的光辉。

      黄帝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也有说巳姓。名轩辕,一说名轩。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有一种说法,认为黄帝是天上的北斗星下凡,落入腹中,因其生母感而有孕,生下黄帝。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黄帝天生就是奇才,学东西很快。

      黄帝小时候就知道了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他敏锐地观察到,神农氏部族正处于逐渐衰落的状态,各大部落互相攻战,老百姓民不聊生,而神农氏却没有力量去征讨他们,重新建立起和平。

      于是黄帝的做法是:“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他特别重视发展自己的军事实力,征讨那些不服从纪律的部落。随着黄帝军事实力变得越来越强大,许多诸侯们都慕名前来归顺。

      当然,黄帝并不是一位“军事独裁者”,他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一样,思索着如何改变这个世界。

      他明白,强大的军事实力,一定是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民心作为支撑的。所以,他大刀阔斧地推行农业改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为了解决耕地不均的矛盾,他用脚作尺,丈量整个部落的田地面积,并按人数进行分配,确保了人人都能种地、人人都能吃饭。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田亩制度,后期逐渐发展成为商周时期的“井田制”。

      除了卓越的军事素养和经济素养,黄帝还表现出后世孔孟学家所推崇的“民贵”思想。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他有“土德之瑞”,就是像大地一样宽仁厚爱。

      有了前期搞改革、抓生产的经验积累,黄帝在接下来酝酿着更大的目标:丰富老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

      有了田地以后,黄帝敎百姓耕种,制定了天文历法,发明运输工具轩辕车,他还命仓颉在他身边担任左史,负责造字工作。

    《史记》中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

      所谓的西陵,可能就是今天四川境内的岷山南段及其相邻地区,而这里正是古蜀国的发源地。

      而古蜀国人民最擅长的,就是养蚕、织丝。所以,擅长养蚕、织丝的西陵氏之女嫘祖嫁给了黄帝,其实就是一场政治联姻。

      在嫘祖的帮助下,民众们学会了养蚕缫丝后,终于有了更高质量、更保暖的衣服。

      为了改善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他开始研究医药,向医术高明的岐伯、雷公问医。他后来所研究出的“岐黄之术”,给当时的老百姓带来了福音。

      有熊部落实力强盛,黄帝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黄帝将目光放向了中华大地。

      黄帝的主要竞争对手有两个,一个是日益衰落的炎帝神农氏部落,另一个是残暴不堪的蚩尤部落。

      终于,在阪泉这个地方,黄帝和炎帝两大部落迎来了决战。而战争的结果显而易见:黄帝对部落的有效治理,已经远远地甩开了发展走进颓势炎帝。

      在无法遏止的统一大势面前,炎帝最终选择了加入黄帝部落。他俩还要携手共进,共同面对来自于东方的蚩尤部落的威胁。

      时间来到了逐鹿之战。黄、炎二帝组成的部落联盟,对上了蚩尤的九黎部落,两方战况异常胶着,从天黑就打到了天亮,依然不见胜负。

      早期的神话传说在描绘这一场上古战争时,说黄帝和炎帝还请来了各种神怪充当外援外援。

      最终,在黄帝的指挥下,部落盟击败了蚩尤,完成了华夏的“统一”。此后,黄帝正式取代了炎帝神农氏,被诸侯推举为了“天子”。

      从古至今,人们都会把黄帝当上“天子”,视为华夏文明的开端,时至今日,我们依然以“炎黄子孙”自称。

      晚清著名学者,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柳诒徵曾说:“在黄帝之前,虽有琴瑟、罔罟、耒耜、兵戈诸物,其生活之单简可想,至黄帝时,诸圣勃兴,而宫室、衣裳、舟车、弓矢、文书、图画、律历、算数始并作焉。”

      在黄帝之前,华夏大地仍然处于蛮荒时代;而在黄帝之后,我们看到了文明的曙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赖辉东《论语史鉴》11·20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