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他们不一样!这里的"我们"就是有志向的"你们"。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往往只需"举手之劳"。每个同学都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注释这句话。
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这样会使学生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爱的教育最终目的,是应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无私的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一切。
不管热爱什么,首先要热爱周围的人——爸爸、妈妈、哥哥、妹妹、邻居、老师、同学、旅途上偶然相识的伙伴、路上每一个普通的公民、热爱周围的环境——教室、校园、家乡的山水、所在的城市街道、自己的宿舍大楼。如果学生对这一切都没有感情,那么爱国之心又从何而来呢?
德育的起码要求就是集体主义教育。学生不守纪律、学习松懈、劳动不认真、甚至撒谎,都可以原谅,而对别人漠不关心,则是最不能容忍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别人的痛苦麻木不忍,甚至幸灾乐祸的学生,不会真诚地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
我们不应把爱国主义教育当做只是让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作文讲演比赛,而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实实在在地爱祖国。
"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特别意味着教育者对"困难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心、耐心和信心。
如果说应试教育追求的是高考升学率的话,那么素质教育则追求的是学生成人的合格率,最大限度的追求受教育对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率,教育者必然会向所有学生平等地实施教育内容,而且教师必然会对每一位学生充满由衷的挚爱,真诚地信任和热切的期待!
在素质教育的原野上,每粒种子都能破土发芽,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每一朵鲜花都能自由开放,每一个果实都能散发芬芳。
李老师与学生共同制定了《班级管理条例》,这些管理条例具有三个特点:广泛性、可行性与互约性。所谓"广泛性"就是《条例》中几乎包罗了班级中经常出现的各种纪律问题,不管班里出现了什么违纪现象,都可以在条例中找到相应的处理措施。这避免了班主任个人或轻或重的主观批评。所谓"可行性",就是《条例》中所有对违纪者的惩罚措施(轻则唱歌、做值日,重则扫地、跑步)都是大家经过反复讨论并一致接受的。这保证了《条例》说到做到,不至于成一纸空文。所谓"互约性",就是《条例》不但规定了违反什么纪律便受什么惩罚,还明确了"执法者"如"有法不依"而应受的惩罚;《条例》不但对每一位同学做出了纪律的规定,也对班干部有明确的要求,而且对班主任也有所制约,这样环环相扣,互相监督,防止了"执法不严"的情况。所有违纪情况和处理办法一律由有关"执法者"公布在黑板上:某同学迟到了,学习委员会按《条例》有关规定罚其当一天值日生;某同学没有去做课间操,体育委员会依法监督其长跑;如果有人违纪而未受到追究,我们和同学们便会追究有关班干部,并按班规给予相应的惩罚。
新生进校时,发动他们给校长写信,就学校建设、教育改革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或建议。对学生讲"学生是学校主人"的道理,既然是学校主人,岂有不关心校务大事之理?当学生看到自己"不过随便写写"的意见居然变成了现实,主人翁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如果我们在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伤害学生的自尊感,那么,这好比是我们一方面热心播撒师生感情的种子,一方面又在粗暴摧残师生感情的幼芽。不要牺牲一个人而去满足所谓的"集体"。
我们在"杀一儆百"的同时,又刺伤了一个孩子的心灵,真的是"本性难改"!教师想尽量直截了当的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把他的缺点公之于众,以使其他学生从中汲取教训,不犯类似的错误,这种方法是最不成功的,因为这无异于开"批判会",把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自尊心、个人尊严、自豪感统统暴露于外,并使之受到伤害,这种教育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无法弥补的。
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以:即"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我们可以拿这三点来衡量一个学校是否真正的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本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就教育目的而言,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第二,就教育对象而言,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三,就教育内容而言,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做人放在首位,主张德智体美劳并举,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并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增设多样化的选修课; 第四,就教育评价而言,素质教育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合格"放在首位(升学成绩只是其中的一项指标),坚决反对将"升学率"与学校和教师的奖励挂钩。素质教育不可能排除必要的考试,但这种考试是全面而科学的,并且仅仅是教育检测手段之一,绝不是教育的"指挥棒"。
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必须拥有足够的高素质教师。对于高素质教师,应该是专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
高素质教师首先应该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他当然必须要有出色而且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艺术,但还不能仅止于此,他应有教学以外于自己专业相关的一技之长。教数学的不妨在课余研究一点数学"猜想"……教学艺术和专业特长,使教师对学生产生一种热爱科学、不断进取的潜移默化的感染教育作用,也使教师本人对学生保持着一种源于科学、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
高素质教师同时又应该是一位"思想家"。作为"思想家"的教育者,在既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具体教育工作的同时,还能不断关心着、思考着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影响,甚至当代思想理论界的热门讨论,国际上的风云变化,都能使他想到自己的教育。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超前意识,会使他科学地把握教育的历史航向,并敏锐预见未来社会对今天教育的影响,从而主动进行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高素质教师还应该是一位"心理学家"。素质教育同时又是个性教育,这必然要求教师具备发现、发挥、发展学生独特个性的技巧与艺术。因此,教育者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学修养,善于走进中学生的心灵之中,敏锐地感受学生的心理变化,与他们心心相应,息息相通——正如赞可夫所说:"对于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教师的谈话》)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科学的教育。惟有这样,我们才真正无愧于"灵魂工程师"的称号。高素质的学生呼唤高素质的教师,因为人只能靠人来建树。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学会做人"的含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要有爱国主义意识;第二,要有公民意识;第三,要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如果我们的学生只是在老师、家长面前才是"乖娃娃",而背着教育者则又是一副面孔,那么这将是我们教育的失败!"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做人,就是要让学生内心深处永远有一束不会熄灭的道德火炬,照亮其漫漫的人生道路,使他们即使独处时其行为也能对得起自己的良知。
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勇于自我教育和善于自我管理来实现。无论是遵守纪律还是乐于助人,都不是因为怕"受处分"或是为了"表扬",应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心灵警戒。
学习是一种智力活动,不能没有一定的"强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要搞好学习,一点儿负担都没有是学不好的;问题是这种负担要适度,而且不是"无效劳动"。素质教育所说的"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显然绝不是减少应有的学习任务,而是在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下,增加其发展的目标,增大学习的有效含量,从而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我们应该"加重"学生的思维"负担",不仅仅是增加作业中的思维强度,更主要的有两点:一是教师应善于把自己的思路转化为学生的思路,教给学生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灵活思维方式;二是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应有创新的机会,让他们在训练中尽量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个性色彩,充分体验并享受智力创造的成功乐趣。这样的"负担"再"重",学生也会感到一种心灵的愉悦与轻松。
郑州一中的做法颇令人称道的:这个学校坚决摒弃延长学习时间、加重学生负担、大搞题海战术的方法,提出对学生实行"五大解放"——解放学生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走出教室的第二课堂去;解放学生的大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放学生的眼睛,引导学生把眼光从学校投向社会;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进行制作、操作、实验。虽然这个学校严格规定不准增加课时,不准增加作业,不准课外补课,但学校不但一直在河南省保持较高的升学率,而且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也领先于其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