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模式督导学习收获5

昨天上午,由潘老师带领的中德模式的案例督导学习小组第五次活动如期进行。在这样的数九寒天,大地天寒地冻,但在心易然的课堂上,大家的学习热情却热气腾腾。大家忘我的沉浸在经典读书中,案例探讨中,感受与感受的近距离交融,观点与观点的勇敢地碰撞,觉察与领悟神奇的发生。三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特别感恩潘老师和同学们,让我又收获了很多。

第一部分读书收获:

1、精神分析的发展观点,由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也叫当代精神分析),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科胡特自体心理学和鲍比的依恋理论。

2、心理治疗临床的医疗模式就是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三因素模式。

3、患者对治疗师的移情是理解来访者的主要途径。治疗师的反移情对理解患者在他身上引起的反应非常有价值,也就是给治疗师带来独特的感觉,可以闻到对方人格的特有的味道。

4、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探索人的真实感以及独特感。真实感在经典分析精神分析来说就是要注重探究真相,而自体心理学注重一个人发展的独特性。

6、评估就是最初的假设,评估不是个案概念化,是判断什么人适合用心理动力学治疗。

7、什么样的人符合心理动力学治疗

一般心理动力学面对的是神经性症的人格的人。他会向内看,有觉察、反省、领悟能力。如果有的人有幻觉,幻想,没有现实感,习惯用否认和分裂等精神病性防御机制的人不适合心理动力学治疗。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尽量不要碰,因为这类人习惯与咨询师纠缠,有行动化,有躯体化。自恋型人格障碍还适当好一点。

8、从经典例句中学习:

如“我遇到的每一个女人都似乎想以某种方式利用我"

分析:这个人在脑子里对女人的内部成像都是很糟糕的,他对女人是失望的,我们可以猜想在他生命的早期一个重要的女性他人对他的抚养是索取的,利用的。以至于他建立人际关系的模式就是被抛弃。

如:“我听说你是附近最好的精神科医生"

分析:他的理想化自体客体移情出来了(自恋)。

理想化移情与理想化自体客体移情是有区别的:理想化自体客体移情是他自己的一部分,他内在认为自己有一部分是高大上的,他是在吹嘘他自己,而不是咨询师。而理想化移情是对咨询师认可,崇拜。

不同的咨询师有不同的反移情,反应模式是根据治疗师的内部成像决定的。

面对来访者至少还有四种应对方式,

第一种:我保证会让你满意,让你信任的,

首先要满足他,满足来访者理想化的移情和理想化自体客体移情,用咨询师的自体客体移情代替他比较脆弱的自体客体。

第二种用怀疑的态度(指责)直接挑战来访者,让患者更受伤害。

第三种可能潜意识开始认同抛弃男性的女性角色,对这个男性表示反感,但是为了防御,他表现的过分共情和友善,以缓解应对自己抛弃患者的压力反应。

第四种保持沉默,先托住来访者,在起初他需要依靠的时候,恰当的给一点支持,在关系稳定安全时候,或者他有一定的能力的时候,再讨论他的理想化和依赖。

心理治疗与聊天的最大区别就是心理治疗背后有理论依据支持。

9、经典的治疗模式与自体的治疗模式不一样

经典的治疗模式:是他所有的需要都不满足,就是给他矫正性的情感体验。

自体心理学的治疗模式:可以适当满足,因为要充当他的一部分自体客体。

10、在临床上把防御机制分为三大类四种:

一、原始性防御机制

1、精神病性防御,如分裂,否认,投射认同,分裂样幻想等

2、边缘性防御机制,(投射,躯体化,见诸行动,如自伤,自残,自杀,退行。

二、神经症性防御

三、成熟性防御机制

在经典精神分析把防御看成是对性和攻击性的愿望的觉察。具体就是本我,自我,超我引发的冲突所产生的焦虑。通过防御把他妥协下来,这是经典对防御的理解,最主要是处理焦虑感和内在的冲突。

而当代的心理学把防御看成是对羞耻和自恋性脆弱保持自尊感,为了安全,为了不羞耻,为了自尊,把危险隔绝。当代防御的特点不单单是本我自我超我的冲突产生的焦虑,而且还有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冲突,把防御更普遍化了。

第二部分案例督导收获

1、案例带来的思考:镜映是当孩子有一个愿望有一个夸大,家长不要把他的愿望给破灭,不要打击他,给他留个火种留个期望,让你慢慢的长大。长大以后,他就知道和学会接纳了世界的真相。

如果一个人从小得到父母镜应,夸大自体得到满足,他就会有情感,会共情人,生命有活力,有张力,有创造性,有雄心,敢想敢干,有独立性,有主见,不依赖,有现实感,有幽默,接受死亡,接受生命的无常和生活的无奈。

但如果从小缺乏被父母镜映,他的镜映自体客体(夸大)没有被满足,他就会感觉到内心空虚破碎,没有活力,没有力量,不敢突破,没有独立感,没有现实感,经常自我否定,甚至自残自杀。他会终其一生去去期待去寻找这种心灵的满足。

除镜映自体客体需要满足,还需要理想化自体客体需要满足,就是当自体感到虚弱时,需要有一个人(或物),让我安抚、让我平静,给我支持,情绪得到有效管理的需要。

理想化自体客体需要满足,就是他要有可以理想化的人物,事,或物,让他有生活有靠山,有人生有榜样。他就有前行的动力。

2、人的一生其实大都是由生命早期那几个重要他人塑造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

3、人的成长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承认父母是普通人

第二个阶段承认自己是普通人

第三个阶段承认孩子是普通人

经过这三个阶段的成长才叫成熟。

学习是个不断进行式,成长是个慢动作。

学习是在不停的旅途中,改变是在潜移默化中,成长在不知不觉中。

让我们一起跟大咖、走大路,不断学习成长,遇见未知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德模式督导学习收获5)